聚焦丙硫氧嘧啶安全性———内分泌视角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aojunbaob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
目的观察干扰Twist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Twist的siRNA(siRNA-Twist),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以非特异性siRNA(siRNA-NC)作为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细胞作为空白对照。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wist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
目的评价囊液癌胚抗原(CE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进展期胰腺囊性肿瘤(A-PCN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上海长海医院行内镜超声下细针穿刺术(EUS-FNA)后囊液分析并进行外科手术获得病理学诊断为PCNs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PCNs 32例,非A-PCNs 46例。比较囊液CEA水平和液基细胞学在A-PCNs和非A-PCNs中是否存在差异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因门静脉高压择期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结果共70例因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术后出现持续性发热37例,其中21例存在感染因素(已剔除),16例无感染因素(发热组);33例无发热(非发热组)。非感染性发热发生率为22.9%(16/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