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成功的七要素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全球化的时代,都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都应该明白在哪里能够获得相对廉价的战略性资源,而企业试图海外并购,一定要及早制定战略,找到相应的人才。
  
  诺贝尔经济学将得主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所有美国的大企业都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企业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然而,国外研究机构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仅仅十分之三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真正创造了价值依照不同的成功并购标准,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在50%到70%之间,这就是说,并购既是企业成长壮大必须采取的方式,又是复杂程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战略行为,尤其是跨国并购。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越来越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大量涌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应该做哪些准备?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时代》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
  
  基于远见与能力的战略设计
  
  《中国新时代》:现在是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的最好时机吗?
  康荣平 从2008年开始,今后的一或两年时间里,也就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有两个因素对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是有利的,第一是资产价格低,第二是政治障碍小,以前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不是价格过高,就是因为政治等原因,人家不愿意卖给你,但并不是价格低所有的企业就要一窝蜂地去做海外并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是应以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为导向,避免“抄底”心态,同时也要对并购之后的整合难度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国新时代》:为配合海外并购,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并根据这一战略做哪些相应的准备?
  康荣平 战略必定是中长期的,短期的就不叫战略。战略准备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都缺乏完整的战略。TCL在检讨跨国并购受挫时承认,战略准备不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联想在并购IBM的PC业务之前,曾经请美国麦肯锡公司做过一个战略规划。麦肯锡的建议是多元化,结果这条路走不通,联想被迫裁员,这个时候IBM主动找到联想,希望向其出售PC业务,据说柳传志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很吃惊,这说明联想在海外并购方面同样缺乏战略。
  对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国内研究者没有给以足够关注的是IBM。这件事是IBM主动提出来的,IBM在推动着件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且希望并购能够成功,因为这涉及到其在中国的利益,成功并购之后,IBM是最大获益者,而这也是联想并购及其后的整合,能够比较顺利的重要原因。
  我们认为,跨国并购充分的战略准备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国化工集团近年来在海外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可以结合中国化工集团的案例来谈这个问题。
  第一,整体规模和实力层面的战略起点准备。中国化工集团是在蓝星集团和昊华集团等企业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在蓝星集团时代,任建新就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考,但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主要原因是蓝星集团的整体规模和实力还比较小。任建新决定先把企业规模做大。2004年中国化工集团组建成立之后,总资产达500亿元,年销售收入为400亿元,多项产品位居亚洲领先地位。这就为任建新2005年启动跨国并购做好了战略起点准备。
  第二,组织机构设置层面的战略人才准备。任建新在担任蓝星集团总经理时,就成立了国际部,国际部汇集了蓝星集团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后来大多数成为跨国并购团队的主要成员,这为中国化工集团日后的跨国并购做好了战略人才方面的准备。
  第三,关于行业动态的战略情报准备。中国化工集团拥有24家科研院所,这些研院所均在各自领域中,掌握着最前沿的战略及竞争情报,这些机构为中国化工集团的跨国并购提供了强大的情报服务和研究支持,尤其是在并购目标选择的前期阶段。
  第四,关于目标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战略心理准备。中国化工集团并购的多家目标公司,都是与中国化工集团打过3年以上交道的外国企业。在业务往来过程当中,双方高层人员的频繁接触,不仅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认同,而且可以直接获得关于对方的准确信息。这无疑为日后的并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这种战略心理准备也许是无意中形成的但它的确在其后的并购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把并购比喻为“婚姻”。先恋爱,后结婚的确是婚姻美满的重要法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不成功案例,大多都存在对目标公司了解不足,没有与其高管人员打过变道的问题。对于跨国并购而言,双方人员的心理准备无疑是重要的成功因素。
  
  人才准备是重中之重
  
  《中国新时代》:您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跨国经营的难点在哪里?
  康荣平 跨国并购最大的瓶颈是人才问题。截止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案例,大部分问题都出在人才方面。海外并购和去海外新建工厂不同,新建工厂可以自己控制速度,可以招收符合自己期望的员工。而并购完成之后,马上面临的就是运营,尤其是对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麦肯锡公司做了一个关于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调查,他们认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至少需要75000名中高级人才,而中国目前这样的人才只有5000人。人才问题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难点。所以,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应该尽早培养和网罗人才。
  《中国新时代》:人才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招聘国际化的人才和保留原有管理团队的方式来解决?
  康荣平 TCL并购阿尔卡特之后宏碁董事长施振荣表示,不看好这次并购,原因是IT行业变化太快,不给你时间整合,TCL在并购之后才开始全球招聘,并购完成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李东升仍然表示,他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国际化的助手,这就为其并购失败埋下了伏笔。
  上汽并购韩国双龙,刚开始连会韩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都没有派不出合适的人去管理双龙。上汽保留了双龙的原管理团队但双方的文化沟通还是存在障碍再加上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并购之后麻烦不断。
  并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同行业的差别很大。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人才方面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尽管如此,中国的大型国有石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之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花了很大力气。中石油、中石化很早就选拔英语好的员工,一批批派往欧美学习企业管理,然后去实习海外业务。现在中国几大石油公司主持海外并购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海外留学并实习过的。
  《中国新时代》:中国是否也缺乏海外并购的财务、法律等中介机构?
  康荣平 非常缺乏,特别是缺乏中国本土的中介机构。目前 中国的很多企业做海外并购,都去找麦肯锡、波士顿等外资咨询公司。如果由本土的中介机构来做并购咨询,适合性肯定会更好一些,立场也会更趋于一致,希望中国本土的中介机构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决定并购成败的七项因素
  
  《中国新时代》:决定跨国并购成败的因素有哪些?或者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具有哪些共性?
  康荣平 我做过一个“跨国并购难易程度表”,对照下表,有7项因素决定跨国并购的难易程度,如果4个因素占优势,并购相对就比较容易,成功的几率也更大。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基本上具备并购双方的心理距离比较接近、企业规模是大并购小,产品创新速度比较慢等特点。
  例如在机床行业,欧美的机床企业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近年来大连机床,沈阳第一机床,北京机床等中国机床企业,连续并购了数家德国机床企业,成功的原因都是大吃小,行业技术变革慢。温州制鞋企业哈杉成功收购意大利老牌制鞋企业威尔逊情况也与此类似。
  《中国新时代》:您曾经将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哪些结论?
  康荣平 我曾经对中国企业和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非西方语言文化国家的企业并购西方企业时,遇到的障碍,比现在的教科书上阐述的难度还要大,也就是要比60%的失败率还要高,几乎没有日本或韩国的企业成功并购大中型西方企业的案例。
  日本企业更多采取在海外建厂等渐进模式向海外拓展,20世纪90年代初,日元迅速升值,在这一因素的鼓励之下,日本企业开始海外并购但这些并购成功率极低,结果损失惨重。
  在并购领域也存在“文明的冲突”问题。台湾明基并购西门子公司的手机业务,很快就败下阵来。据明基的人员回忆,西门子手机的工程师非常高傲,他们很难指挥这些工程师工作。
  在亚洲国家当中,有一个国家是特例,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印度塔塔集团近5年来进行了30多起海外并购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
  《中国新时代》:为什么印度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能够获得成功?
  康荣平 针对西方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并购中提出的整合理论我们提出了一个“融合”的概念。整合居高临下,融合就是强调和谐,而不是居高临下。印度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能够获得成功,原因是印度用英语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文化影响较大,在语言和文化沟通方面相对容易。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印度文化强调融合,印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也强调融合。而不是侵略和征服,这对于印度企业成功并购起到了很大作用。
  需要告诉中国企业的是,海外并购受行业,政治、文化及经济周期等多方面的影响,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学习。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在这个时代,都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都应该明白在哪里能够获得相对廉价的战略性资源,试图海外并购的企业,一定要及早制定战略,找到相应的人才。
其他文献
W ork. The modern fetish1. No previous age has been so enthralled2, or longed for more, rather than less, work to do. No other people have imagined nothing better for their posterity3 than the eternal
他曾怀揣600美元独闯华尔街,与索罗斯共创量子基金,利润率一度高达3300%。在之后长达20余年的独立投资生涯中,他曾两次环球旅行,投资足迹达至葡萄牙、奥地利、德国、新加坡、巴西、中国等十数个国家。他善于做长线投资,并且每次都能获利颇丰,除了在年轻时曾犯过一次严重的投资错误,此后他几乎没有再“失足”过——这个被誉为天才投资大师的人就是吉姆·罗杰斯      成功者和普通人的根本区别也许就在于,前者
乘坐新航体验奢华享受  新加坡航空公司近日宣布:搭乘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航班,可体验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Salvatore Ferragamo设计的头等舱新产品的不同凡响。Salvatore Ferragamo设计室与新航合作,专门为新航头等舱乘客设计了新的便携式旅行盥洗包。  此款豪华客舱必备品包括印有Salvatore Ferragamo闪亮签名的Incanto香水,该香水以迷人的花香和果香为基调。
员工都很希望被加薪,而且幅度自然越大越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能够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激励,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俗话说年关难过。对于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来说,员工年底调薪是很头疼也很重要的事情——对于员工来说,都很希望被加薪,而且幅度自然越大越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能够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激励,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年底调薪涉及到员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打击员工士气,造成
最近翻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在第67页看到这样一个句子:  I like city life but there are cities and cities. 我喜歡城市生活,但城市之间也有差异。  请注意词典对后一个分句的翻译。乍一看,我们很容易将“cities and cities”译为“城市和城市”,但明显又逻辑不通。从形式上看,它是两个相同名词由and连接而成的词组;从意义
城市薪酬差异系数代表了城市整体薪酬水平,反映的也是城市间整体薪酬水平的关系    受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各地区间薪酬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为鼓励员工接受在中国境内的流动,企业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为帮助企业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中国各地的薪酬水平以及之间的差异,太和顾问特制定城市薪酬差异系数(CDI)的概念。  城市薪酬差异系数(CDI),将有利于企业在制定薪
欧洲每年的复活节庆祝活动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信徒,也有非信徒;有成人,也有孩子;更有那些纯粹出于好奇心而前来的人们,那种热闹欢腾使人们几乎忘却了复活节的象征(巧克力蛋、野兔)来源于犹太基督教的历史。  在主要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们适逢复活节都要庆祝什么呢?这要回顾一下圣经故事。圣周四,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圣周五,耶稣被判处死刑并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作为静思冥想的象征,钟声停止了敲响
摘 要:郝又明从事基础英语教育近50年,她既是一位英语名师,又是一位对教育有独特见解的校长。本文试图阐述郝又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及其成果。郝又明认为,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要进行德育教育;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她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断实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简介  郝又
在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30年前,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凭借勇敢的开拓精神,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NO.1;20年前,包括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在内的几家专门向外商驻华企业和机构提供雇员服务的企业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服务领域——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      与国内大多数行业协会是在机关、部委调整过程中“派生”而出不同,中国对外
W hen you tap open the AsterRide app to hail a taxi, you’ll see something a bit different from other ride-hailing apps: a feature called InstaAlert.1 It’s designed to help passengers notify friends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