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为害及防治指标初探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98-2003年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测定了杂交水稻不同组合、不同生育期的发病率,以及秧苗期与大田期的侵染机率,分析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前后作发病率关系:M=1.6822m+0.1049,以及株发病率(M%)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Y=0.9776M-0.1935;阐述了灰飞虱不同虫量(X)与发病率和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秧苗期为Y1=12.1841X1-1.0784,大田前期为Y2=4.5159X2-0.4620.在拟定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秧苗2
其他文献
用皿内培养法,研究了NaCl胁迫下几种樱桃番茄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以期为樱桃番茄的耐盐栽培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下降,萌发率明显降低,
作物产品中的钙含量是人类钙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施钙能够提高植物性食品中的含钙量,从而有利于人类健康。若植物新根生长受阻或蒸腾作用减小,作物中钙的含量急剧降低,这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