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后期文学与晚明后期文学悲剧意识的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悲剧,中华民族心理整体缺乏悲剧意识,实际上这是套用西方悲剧理论所得出的片面看法。本文通过西方文艺复兴后期文学与中国晚明后期文学的具体文本比较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只是由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这种悲剧意识在表现手法上与西方悲剧存在“隐”与“显”的差距。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re is no tragedy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lack of tragic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whole. In fact, this is a one-sided view deriv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tragedy theo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ate Western Renaissance literature and the concrete text of late Ming dynasty Chinese literature shows tha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has a strong sense of tragedy just becaus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reasons. “Hidden” and “significant” gap.
其他文献
美术生的就业现状及择业观反映了美术生当前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及其自身观念急需转变的事实.本文主要探讨武汉地区高校美术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期望能够产生
一、打碗碗花之异名及传说    80后的一代人,小学的时候大都学过一篇叫做《打碗碗花》的课文,也因此知道了打碗碗花会使人打碗这样的传说。  我原以为我没有见过这种神奇的花朵,因为在我的家乡,并无“打碗碗花”这个名字,也无打碗碗花会打碗这样的说法。然而我在网上找到了打碗碗花的图片,那种普通的小花,在我的家乡,叫做“酒盅盅花”,因其形状像一个小小的酒盅。有时也叫“喇叭叭花”,也是因了形状。不过在我的家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我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设计+应用”的
期刊
二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
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是政治课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具有思维空间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使教学环节衔接紧凑,教学过程通达顺畅。以情境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