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我们通过三段重点语段的解读,要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合作探究准确把握作者对刘和珍等人徒手请愿这一事件的态度,在分析语句、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提炼本文的写作特色。另外,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理解鲁迅杂文的思想性,培养理性看待,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情感;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导入
  尼采说:“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可谓是字字血泪,情感深沉,堪称是用血泪书写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
  二、文本分析
  许广平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请在文章的四五小节中勾画出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心解读,品味语句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鲁迅先生之所以发出“沉默呵,沉默呵”的感叹,是因为面对当时的局势,国人选择保持沉默。我们能够看到国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就是“惨象”和“流言”。
  2.“我没有亲见;听说……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是对使作者“目不忍视了”的惨象的直接描写,读完之后,让人心情沉重。在这一段中,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猛击两棍”“其一是手枪”“从背部入”这些细节?明确:“猛击两棍”,惨案除了枪杀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甚至冲上前去近身殴打镇压。“其一是手枪”,配备手枪的高级军官也加入到了镇压请愿群众的行列,“准备充分”,其目的昭然若揭;“从背部入”,反动者从背后偷袭请愿群众,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小人嘴脸;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看到当时的情形确实非常惨烈。
  3、“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第四节一、二段)这两段通过写作者的感受来写惨象,是对惨案的间接描写。当鲁迅先生知道惨案发生后他的心情应该是悲愤和震惊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惨案发生时的惨烈。下面大家带着自己所体会到的悲愤和震惊的情感来齐读这两個自然段,读的时候语气沉重,语速缓慢,还要注意重读一些词如“居然、竟、还不料、这地步、无端、虐杀”等。
  小结:在课文的第四小节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走狗文人,为反动者摇旗呐喊,散布流言,企图掩盖无情镇压的真相。革命者以生命为代价做出的贡献,被谎言无情的抹杀。不怕流血的人们也沉默了。如此沉默,结果会是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明确:“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认为,沉默只会导致灭亡,想要生存,只能选择在沉默中蓄积力量以爆发。追问:会不会有我们所期待的爆发呢?有,那些心系民族前途命运的像刘和珍一样的青年爆发了。但我们心痛的看到,他们所采用的方式是什么?请愿。
  那么鲁迅对于刘和珍等人徒手请愿这一事件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快速浏览第六小节,找一找能体现作者态度的语句。
  明确:“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更何况是徒手。”这里,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正如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木材,那么历史的前进通过血战前行注定要付出巨大的流血牺牲,徒手情愿在武装到牙齿的反动者面前,收效甚微。换言之,鲁迅先生对热血青年徒手情愿是不赞成的。
  作者说,“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前面的句子。“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什么?“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女子的勇毅在千百年来遭遇阴谋诡计的摧残压抑尚且没有消亡,那么作为须眉男儿更应该奋然前行,至少会让人看到民族的希望。那么作者在文中有没有写到这一点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作者虽然不赞成徒手情愿,但热血青年的牺牲,会有力的鼓舞激励后来的勇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爆发方式应该是什么呢?
  明确:“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面对穷凶极恶的反动者,一味地徒手请愿毫无成效。我们只能强大自己,暴力革命,这才是奋然前行的最好方式。
  小结:鲁迅先生字字血泪,能从一大批热血青年倒下的巨大悲痛之中清醒理智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并为在黑暗中迷惘彷徨的人们指明斗争的方向,这正是先生的伟大之处。
  三、提炼特色
  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本文有着独特的写作特色,小组合作交流,尝试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1.描写、议论与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悲痛与愤怒的双线结构。
  四、拓展延伸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过境迁,这句话在新的时代可以赋予新的内涵。新时代,我们不需要面对血雨腥风,但是,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颗像刘和珍这样心忧天下,关注现实的责任心呢?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时代同样赋予我们历史使命,让我们一起读鲁迅文章,品鲁迅风格,学鲁迅精神,做时代新人。这便是学习这篇文章的根本所在。
  五、作业布置
  课后大家尝试背诵文章第四小节。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会宁一中为例;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1708)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学生的核心素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的重视。小学语文写作是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写作时,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本文分析了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写作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适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写作;核心素养;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是当前发展
【摘要】当今时代,我們的孩子现在读什么书?从网络到报纸,人们很是热心了一阵子。然而,热心的背后,却是一个让人无奈的  现实,即,我们的孩子不读书。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反过来问一问,我们成年人现在还读书吗?在读什么书?笔者以为:我们老师更应该做阅读的引导者。  【关键词】阅读;引导者;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下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广义上我们每天都在接受
【摘要】拒绝是为了坚守,坚守每一次的绽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现;拒绝是因为执著,执著于对独立矜持的自我个性的追求,执著于对自我生命质量的尊重。世人对牡丹的爱,仅仅是因为它外在的雍容富贵吗?本文再现了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一文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拒绝;张抗抗;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能够在划分层次研习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脉络。  2
【摘要】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变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方法出现在教师的授课视野中,也为教师开展作文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会更加侧重追求学生的成绩,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直陷入“误区”,导致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不高。本文笔者也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新要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兴趣,启智导思,积累运用,从语言文字上着力,用语文的手段来实现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同时要有文化意识,从“小教材”走向“大阅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本课例从文本和学生本位出发,在朴实、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