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测量、访问座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心理、体质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江西大学生心理和体质健康教育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江西 大学生体质 心理健康 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彭艳飞(1970- ),女,江西南昌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心理学;李学武(1971- ),男,江西宜春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江西 宜春 3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大学生心理和体质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YB370)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4-0188-02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事业的未来,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良好的体质与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重要保证。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身体健康水平下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本调查以江西大学生为样本,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特征,为提高江西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数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江西12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医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宜春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的部分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及12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1)问卷法。通过问卷形式,实验对象采取自愿、独立、匿名的方式填写关于营养状况、健康认知、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以及精神症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986份,有效回收率为82%。(2)访问座谈。通过访问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同时和一些学生代表座谈,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3)文献资料法。查阅全国同期同类学生的测试资料以及和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试中心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各所大学进行身体测试,依据2002年国民体质监测确定的测试指标、方法和仪器,对抽取的实验对象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测试。(4)统计学分析。由作者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
  处理,对测试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方差分析,对问卷统计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二、结果
  
  1.身体形态发育特征。江西男大学生身高为(170±6.2)cm,女大学生身高为(160.1±5.8)cm,与全国男大学生身高(169.9±5.9)cm和全国女大学生身高(158.4±5.4)cm基本一致(P>0.05)。体重、胸围亦无明显差别。
  2.身体机能现状。从身体机能特征方面分析,江西男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为3792.28±704.6ml,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1);而平均台阶指数为54.17±11.23,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1)。这说明江西男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比较好,但肺功能就有待提高。江西女大学生的平肺活量为2598.39±855.92ml、平均台阶指数为51.22±9.84,与全国大学女生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1)。本次测试的机能指标包括肺活量和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肺通气机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呼吸系统机能的好坏,是衡量人体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台阶指数是反映人体的有氧耐力,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有氧代谢能力、呼吸、循环、肌肉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评价指标,较客观地了解和评定心血管机能状况与工作效率。这两项指标能反映出大学生能否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
  3.身体素质现状。江西男、女生50m、立定跳远及女生仰卧起坐水平均优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2.35,P<0.05);但反映男生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水平低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2.39,P<0.05);耐力素质的女生800m、男生1000m也明显弱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2.32,P<0.05 )。目前全国大学生的耐力素质令人担忧,而江西大学生还处在其水平之下,可见提高中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耐力水平已势在必行。
  4.心理健康现状与全国常模比较。江西大学生精神症状调查结果除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外,其余各项都较低(u=2.35~3.23,P<0.05 或0.01)。这说明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对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不够,因此学校要通过课堂、讲座、媒体、网络等培养发展学生自我健康的意识;校医院要对学生进行医务监督和体质健康监视,并对其进行运动处方的指导,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监测,对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应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治疗。
  5.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中部普通高校学生68.91%作息制度没有规律,57.45%无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37.4%睡眠不足;在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体育锻炼、医疗保健、合理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的选择中,仅有24.74%的学生完全选对了正确答案;在健康应包括哪些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选择中,仅有26.67%的学生完全选对了正确答案。因此可见,江西大学生的健康行为相当差,且对健康的认识非常不足。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个人期望与现实相悖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怀着美好的愿望跨进大学的校门,然而,来到学校后发现实际并非他们所憧憬的那么美好。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学生社会经验缺乏,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强,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总有怀才不遇之感;有些人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容易形成对自己过分完美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见到别的同学受到表扬,就埋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甚至认为老师、同学与自己过不去;也有的大学生从社会上了解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找到工作也只能混迹在“蓝领”阶层中,因而滋生出不公平感,进而产生消极对待学习的情绪,产生失落感、自卑感等。
  2.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影响。大学生都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接近自己,成为好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自卑和交际能力不够,以及不善言辞表达等,导致有的同学害怕交际,不会与人沟通。有的同学本来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闭锁心理,常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有的同学在与人交际时有较强的戒备心理,甚至干脆独来独往,不和他人接触;还有的同学一方面要求自我开放、还我真实,另一方面又表现文饰,封闭自我,这种双重人格很容易导致孤独感、抑郁症和自卑等心理障碍。
  3.环境变化的影响。由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我封闭等心理特征,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拥挤的宿舍及食堂,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要自己料理生活等,都易使大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加大,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心理障碍。
  4.学习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带来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授重点、难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从课本与参考书中寻求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与中学相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许多原本的尖子生来到新环境中,不再是校园的宠儿。大学生若对此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因自信心降低而产生自卑感和嫉妒心理,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
  
  四、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原因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反映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心肺功能)的耐力素质和反映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足,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均达不到健康的要求。二是大学生懒惰,锻炼意识缺乏。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习惯。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完成课业、上网聊天、玩电子游戏等活动,而运动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同时,生活水平的改善,膳食营养过剩,盲目不科学的减轻体重、节食瘦身,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学生身体肥胖、身体素质指标下降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专家认为,大部分人在生活方式、营养习惯、运动需求方面已有了良好表现,但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还处在初级状态。具体表现为运动目的单一化、运动项目选择过于原始化、运动的科学化指导程度低、对运动关注和了解的程度差。
  
  五、对策
  
  1.运动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调节和缓解不良的心理症状,对促进人体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运动锻炼简便易行,便于自我调节和治疗,且有身心并治的效果,把运动锻炼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有其他心理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条件,调动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类课余运动锻炼。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和引导,指导大学生强化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吸取健身知识,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广大学生能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中。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自然地渗透到每位大学生的言行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3.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合理的膳食结构能有效地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讲座,保证学生每餐的营养。问卷调查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午餐暴饮,是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5.学校应把学生健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健康”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健康第一”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并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日常教育的工作中去。学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行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大的成效的。为此,学校不能只重视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建设,也应该注重学生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投入。长期以来,江西各校虽然对健康教育工作比较重视,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不断增多,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与学校的发展规模还是不成比例。体育教学场馆的硬件设施及资金的投入等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对各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希望各校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一平,马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R].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6.
  [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高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谈[J].教育与职业,2006(18).
其他文献
把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起步较晚,但起步以后发展很快,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我国长期以来也有对国有银行的保险。只不过他们的是显性保险,我们的是隐性保险;他们的是保险机构,我们的是中央政府;他们的是针对存款性质的保险,我们是针对银行的方方面面;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与考核等方面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高职教学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紧扣市场脉搏,跟上技术潮流,把握发展动态,根据职业能力、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来完善实验与实训,结合课程特点来公证、客观地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实践环节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衰退引发了大学申请的激烈角逐—申请今年9月入学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46.57/。教育界人士警告说,由于今年申请入学的人数上涨了7.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万
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文章从分析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
教育是中性的,教育可以启蒙人,也可以蒙蔽人。我这里说的“教育”是指明代化教育,即用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去传播最现代化的知识,去培养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
[摘要]文章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对学生未来生活及工作储备职业体能、技能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 课内外一体化  [作者简介]郑会娟(1971- ),女,河北行唐
[纽约时报]目前,数字化教学在全球日渐普及,数以百计的大学都在使用和共享开放式课程资源,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业大学。
从红外遥控器的分类出发,介绍了“固定编码+学习型”遥控器的结构、部件的选择,以及功能按键的选择、排列,然后从其技术规格及技术测试方面介绍了其选择的一些重点项目,最后,就弥补
高学历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闲暇时间的教育、学习能力以及教育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期望值过高、教育时间不能保障、实践层面不能很好落实教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