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只有把这个新理念贯穿 到当前语文课程中,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新课标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 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 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入一种真正的、有效的、 入情入境的阅读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人物形像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思考
  
  教师应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预设充分、引导得力,在评价中引发学习的激情,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尊重,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我们的阅读变成了纯功利的阅读,阅读教学变成了简单的分析课文,即分析写作背景、结构层次、文章主旨、写作特点,一篇篇优美隽永的文章就这样被肢解的“体无完肤”,何美之有?一句句简单的语言,却硬要牵强附会分析出复杂的含义。更有甚者,直接就把课文编成若干考题,先预设好答案,然后牵着学生的鼻子半猜半蒙,猜对了,皆大欢喜;蒙错了,自然由老师公布答案,你只需牢牢记住即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现代阅读观认为,一半以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可见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并非阅读活动的唯一目的,由阅读获得审美体验,获得愉悦同样是阅读的一大任务。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每个主体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现代文艺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所以,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没有权利把自己创造完整的哈姆雷特强加给其他人,每一个读者都有在原作基础上再创造的权利和能力,哪怕他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引导鼓励学生做阅读的主人,不要为所谓的“标准答案”牵着鼻子走。在阅读教学中,我尊重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虽读无定法,但大的策略还是应当有的,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办法是存在的。个性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徹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3、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绝不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是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绝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的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教学设计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资源,展现自主的阅读新方式。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点拨的实质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应该在学生思考的适时点拨才有个性化阅读基础上才能实施,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课堂上的时间是紧张的也是珍贵的,但是解决重要的疑难问题,应该给学生以必要的思考机会,不必凡是疑难问题,不待学生思考就先行点拨,其结果必然影响点拨的质量,降低教学效果。如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片段,应让学生诵读涵泳:可朗诵;可吟诵;可默读;可静坐联想……尽可能地让学生走进作品的世界之中,走进作者的世界之中,领会其中的内涵,只针对诵读内容进行适时点拨。适时点拨要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要点在“节骨眼”上,点在必要时,即点在学生思维迷茫时,这有助于头脑开窍,思路接通。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我在本文提出的思考,希望能对中学语文阅读个性化的探索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要】我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首先,注意平时的积累。语文老师应该是个 “杂家”。不但要在教学中有专业的语文知识,如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字学等,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了解。 其次,课前要好好备课。学习是一个双方努力的过程,上好一节课,老师要提前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最后,巩固于课后。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要求学生记得每一节课的重点
期刊
【摘要】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学习也是一样,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多媒体,组织游戏,做有效的问题设计,利用自己幽默的语言,充满激励的评价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学习语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拿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去做。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特别注重范读、注重词语的归纳练习和特殊句式的渗透、注意积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重视时代背景的讲解”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初中学生具有对浅易文言文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由于文言文在生活内容
期刊
为了解不同Cd污染农田土壤上炭基改良剂的治理效果,运用土壤医生理念,针对广东省韶关和云浮3个重金属Cd污染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区域农田分别设计了3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
【摘要】当今社会,事物是时刻变化的,为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小学生,让小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小学生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应当是开放而具有活力的,本文将针对现阶段小学生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介绍,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问题以及对策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趋于全球化,文化呈现
期刊
【摘要】: 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中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职生大多厌倦作文,惧怕作文,教学效果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提出了几个提高中职作文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性训练,对提高中职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内容。培养语感应从三个方面来做: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整体功能,强化对名家作品的理解性诵读功能,强化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开展的功能。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關键词】语感阅读教学重要性    语感的表面意思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很多书上解释为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通过多年的学校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开展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仅供给各位同行参考,希望你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