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刘胡兰热”及刘胡兰视觉形象的塑造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胡兰的名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她的英雄事迹长期为国人传颂。而作为一个文艺宣传的主体形象,刘胡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戏剧、文学、美术等领域中被艺术家们进行了塑造。这就为向刘胡兰学习的政治目标提供了视觉依据。刘胡兰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跨媒介语言转换的最好案例。刘胡兰形象塑造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界有关如何表现英雄形象的争论。
其他文献
Impact是由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史蒂芬·霍克斯金(Stephen Hokskin)教授发起的、以版画为中心内容的讨论会.该会议由遍及世界各地的高校中的版画机构自愿申请举办,周期为两
我和陈可是二十年前的校友,1993年,我们同届进入了当时位于王府井校尉胡同的中央美术学院。光阴荏苒,时过境迂,二十年后重新面对陈可,面对他新近的创作和一直未变的执著,心中总有些
期刊
2012年5月10日,旅美华侨、著名国际文化名人关瑞之先生做客“天美讲坛”,从国际视角,在重视文化传承层面谈中国画的创新。关瑞之先生是著名国际文化名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动中
作为未来的反思性实践者, 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样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D师范大学2016级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反思能力的初始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高校教师,因此推动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新时代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
也许这一组诗札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和中华诗歌史上留下一种特殊的纪念,因为这是第一次,以诗歌尤其是中国格律诗歌的形式,对中国当代的实验艺术的一种回应和阐释。在一个艺术家们
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2000年至2018上半年所收录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发现有2604篇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分析对象。将导出的文献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进行
乡村是城镇化的落脚点,乡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补齐短板,乡村教师是关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要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应从
近日,哈市一些招生学校纷纷打出了“学历快取”字样的招生广告,宣称本科学历不用上课、考试、交论文,lO天就能获得学历。而且毕业日期还能随意填写。这样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