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的作用及优势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简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基本概况,并分析了其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人才培养3个方面的作用,最后总结了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优势,并对今后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作用;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1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the basic situation of Dongyang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base in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re introduced,and its three aspects role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agricultural talents training were analyzed,finally,the advantage of Dongyang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base were summarized,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were put foward.
  Key word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ongyang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Base;role;advantage;advice
  1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发展的重大挑战[1]。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内容[2-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乡镇以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具备试验、示范基地[4-5],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我国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包括政府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及双方共建型[6]。农业科研院所主导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又分为固有基地、定期租赁基地、联办基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已成为支撑农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并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7-8]。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概况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山西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下设21个专业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3个农业试验站,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果树、资源环境和植物保护等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对全省农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东阳试验示范基地作为山西省农科院1/2以上研究所的试验示范基地,于2013年投入使用,2015年年初完成全部配套设施建设。基地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总占地166.8 hm2,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农科院的目标要求,建设有55栋30 000 m2日光温室、11 000 m2智能化高效栽培试验连栋温室、9 800 m2晒场考种风干室等配套设施、9 500 m2科技培训服务设施。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的作用
  3.1 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
  科研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地,通过实验室与基地应用研究相结合,可以使科技人员更直接地面对生产实际,及时发现新问题,开展更接地气的科学研究,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9-11]。东阳试验示范基地作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地区12个研究所(中心)、2个科技企业科学研究的科研基地,自投入使用以来,各研究所数十个研究团队先后进驻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近2年承担了国家级科研课题120项,省级课题389项。基地内科研硬件设施先进安全,科研用水、电、暖保障充足,同时还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维护、管理科研设施,服务科研人员,保护科研材料安全。在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科研工作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除以上优势之外,东阳基地还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可以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与联合攻关,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3.2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过程,实现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转化[12-13]。农业科技推广是应用农业科学原理,采用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科技传递给农民,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14]。东阳试验示范基地拥有人才、设备、资金、场所等优势,不仅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地区12个研究所(中心)、2个科技企业农业科学实验的平台,也是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试验场,在这里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检验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通过检验可进一步对科技成果进行改良和创新。同时,东阳试验示范基地也是山西省农科院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的窗口,通过品种、技术展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仅2015年,基地与各科研所配合,开展了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西红柿、黄瓜、茄子、甘蓝、白菜、辣椒等各类陆地蔬菜、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食用菌栽培技术与新型机械展示等共计120余项,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3.3 对农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农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人才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农业新技术能否真正传授给农民需要农业技术传播人员在实践中全面掌握新技术,对农业技术员和思想先进的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与实习实践,可以达到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推广的目的[15]。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具有9 500 m2科技培训服务场所,各类培训辅助设施一应俱全,拥有120 hm2试验田、30 000 m2日光温室和11 000 m2智能化高效栽培试验连栋温室的强大硬件支撑和12个研究所、2个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成果的软件支撑。仅2015年东阳基地承接的30人次以上的技术培训或观摩展示等讲解参观任务就达20余批次,接待人数1 500余人;各研究单位依托课题项目举办的小型技术培训更多。充分发挥了东阳试验示范基地技术培训平台的作用,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山西省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4 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优势
  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具有集农业科研、新品种与新技术于一体和集田间试验、成果展示、技术培训于一体的优势。立足这些优势,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实践检验可以进一步改良和创造新的科技成果,提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对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 发展建议
  目前,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内主要开展的是农田作物和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展示及相关培训等工作,但关于农产品加工、水果保鲜贮藏、畜牧养殖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不能全面体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成果,若东阳基地能增加该方面的研究项目,会对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6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5(3):7.
  [2] 张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改革创新转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中共农资,2015(2):5.
  [3] 文静.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用发挥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14(9):46-47.
  [4] 姜转宏.农业高校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J].基层农技推广,2013,1(6):12-15.
  [6] 彭翔,赵明军,雷敏敏,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2(6):143-149.
  [7] 杨忠萍.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管理的探索[J].中国热带农业,2013(1):62-64.
  [8] 白志礼,范秀荣,穆养民,等.陕西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运行模式与发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31-34.
  [9] 吴浩,庞观,袁晓丽,等.农业科研单位基地建设与管理[J].中国热带农业,2012(5):88-90.
  [10] 茹水江,田恒方,蒋定彩,等.农业科研基地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28-31.
  [11] 刘景梅,邓铭光.建立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67-68.
  [12] 聂海.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3] 吴云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89-93.
  [14] 郭久荣,崔卫芳.试验农业高校科研基地建设问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122-126.
  [15] 伊利军.新世纪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望版),2001(2):25-29.
其他文献
摘要 采用2个水稻大粒种质和2个常规品种进行单株产量与穗部性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粒种质粒数、一次枝梗数以及二次枝梗粒数极显著低于常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大粒种质单株产量与穗部10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常规品种单株产量仅与穗部6个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二次枝梗实粒数对水稻单株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大粒种质影响单株产量的穗部性状为二次枝梗实粒数和一次枝梗数正向影响,二次枝梗粒数为负向影响;常规
摘要 吉春2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6年田间以高世代材料97033为母本,以小冰麦32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介绍了吉春23号的选育经过、品质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春小麦;吉春23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48-01
摘要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离子色谱技术在茶叶分析及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茶叶有效组分定性与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离子色谱技术在茶叶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色谱;茶叶;检测  中图分类号 TS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47-02  Abstract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
摘要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腈对荔枝(果肉、皮)中萘乙酸的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LC/MS/MS上进行检测,荔枝中萘乙酸的回收率在86.8%~9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递、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关键词 LC/MS/MS;荔枝;萘乙酸;农药残留  中图分类号 S481 .8 文
摘要 简述了儒麦1号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其高产稳产的因素,即产量构成因子协调、抗逆性强、茎秆质量好、株型合理,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儒麦1号;品种特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026-02  儒麦1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
摘要 介绍了生物反应工程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包括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引入实践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建设课程网站、改革考核方式等,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3-01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生物类专
摘要 介绍了2016年安陆市春耕备耕落实进展情况,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一高三新”农业发展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并提出了发展“一高三新”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春耕备耕;“一高三新”;经验;问题;对策;湖北安陆;2016年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37-0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安陆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摘要 从潜江市近几年表现较好的中稻品种中挑选12個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品种抗逆性表现较好的有广两优476、广两优5号、两优3905,可以在潜江虾稻共作田继续推广种植;徽两优华占应继续观察其综合表现。  关键词 虾稻共作田;杂交中稻;品种比较;性状;产量;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
摘要 旱柳是吸收、转化镉(Cd)的本土先锋植物,可以对Cd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超量Cd会对植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毒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旱柳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旱柳根系和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变化情况,探讨Cd的毒害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旱柳的根系和叶片会产生活性氧(ROS),从而导致抗氧化酶的活性增高。旱柳根系和叶片中O
摘要 为了给施甸县烟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合理施肥方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施甸县植烟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最高的12个样本(占总样本的14.81%),综合得分F∈[0.623 6,1.261 3];土壤肥力较高的32个样本(占总样本的 39.51%),综合得分F∈[0.008 4,0.503 0];土壤肥力较低的23个样本(占总样本的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