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是最好的温柔:教师的反身性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我成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刚刚教过一轮的教师,哪些方面做得好应该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应该改进,我已经做了深刻反思。暑假里我定目标、做计划、立规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迎接即将入学的学生们。
  一、制造“契机”:改变“怪”小孩
  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带着兴奋与好奇走进教室,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一个小男孩却一直站在教室的最后,叫他坐下,他不理我;叫他过来,也不理我。其他同学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作为老教师,我第一感觉是他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过几天就好了。于是没太在意。
  后来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开学半月有余,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能听懂教师的指示,遵守学校的规矩,但他显得与众不同。那个小小的、胖胖的身影排队时总是出现在队伍的最后,和班里的其他同学距离三四米。
  课上,他从不听讲,教师问他什么也不回答,教师让干什么也不干,就是呆呆地看着教师。课下,亦是如此。同学们叫他,他也不理;拉他一起玩,他会甩开别人的手,然后呆呆地看着同学,也不说话。渐渐地,学生们都不再主动理他了。
  这个小男孩叫聪聪,看着他的种种表现,我不自觉地给他贴上了“特殊孩子”的标签。
  恰逢教育叙事探究工作坊举行第一次活动,老师留的作业是让大家选择自己要写的故事。我决定研究聪聪。主人公确定以后,主题也就定下来了——如何让特殊孩子转变,赶上大部队。
  选好故事以后,我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叙事探究要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分析人物。那些日子为了研究聪聪,我抽出所有的空余时间观察他,看他在做什么。并且,只要有机会我就找他聊天,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教育契机,希望早日把他转变成我眼中的“正常孩子”。
  我坚信,只要抓住机会,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他一定能变“正常”。我一有时间就主动找他聊天,无果;让其他学生和他做同桌,多和他说话,无果;鼓励其他教师和他聊天,无果。心里琢磨着,可能是我太心急了,让他再适应适应吧。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他还是那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我的“满腔热忱”无动于衷。
  二、孤独男孩:“我有一个农民奶奶”
  那是一天下午的大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跳绳、跑步、做游戏,到处欢声笑语。我则一边溜达一边照看他们。突然聪聪站在楼门口,双手插着兜,远远地望着我们,小小的身影看起来是那么孤单。我赶紧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呀?”聪聪还是呆呆地看着我,没说话。“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吗?”还是没说话。“那你和我一起遛弯吧,你看我自己多孤单呀,你当韩老师的好伙伴吧。”我一边说一边拉起了聪聪的小手。聪聪竟然没有拒绝。我太意外了,心里有些兴奋。
  我俩手拉手地走到了操场上。“老师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农民奶奶……”他竟然说话了!他竟然主动开口跟我说话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太激动了,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该接什么……聪聪反复地说着农民奶奶。农民奶奶是谁?为什么叫她农民奶奶?
  放学时,我和前来接聪聪的奶奶聊了聊,基本了解了他的成长情况:聪聪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他从小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他们在山里有一个自己的小院子,奶奶大多数时间在种地,所以聪聪便说奶奶是个农民奶奶。村里的人大都搬到山外面去了,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人,因此聰聪没有什么同龄玩伴,相处的人都是些年纪很大的爷爷奶奶。
  幼儿园也是在村里上的。教师从来没跟奶奶说过孩子有什么不同,家长也没想过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
  现在聪聪上小学了,从山里搬下来,依然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只有周末才回家,跟聪聪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了解了聪聪的经历,我想了很多。那时正好参加教育叙事探究工作坊第三次活动,我和同组的老师提到聪聪的变化。王青老师建议我换个主题,研究一下“他为什么只和我说话”,试着从自身的角度分析一下聪聪只跟我交流的原因。我觉得很有道理,比我之前的主题更有研究性。于是,我决定按照这个方向研究。我还告诉自己要迎难而上,一定要和聪聪的父母一起努力,把聪聪变成一个能融入集体的“正常”孩子。
  说干就干,我拨通了聪聪妈妈的电话。聪聪妈妈说,她眼中的聪聪是个胆子有点小但是话很多的孩子。于是我把聪聪在学校的表现跟聪聪妈妈说了一下。聪聪妈妈很诧异,不敢相信这是聪聪,说要找孩子谈谈,然后就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我问聪聪奶奶,妈妈是怎么跟聪聪谈的。奶奶说聪聪的爸爸打电话对孩子一顿嚷,说再不好好听讲,就揍他。奶奶说,聪聪的爸爸没有什么教育方法,只要觉得孩子不听话了,不是嚷,就是打。
  三、遭遇瓶颈:到底是谁“不正常”
  这一天,聪聪更沉默了。看着小小的聪聪,我很自责,感觉因为我的莽撞行事,让他受委屈了。回到办公室,我和资深的班主任宋老师说起了这件事。宋老师问我,想把聪聪变成什么样。“变成一个性格活泼,不会落单,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的‘正常’孩子呀!”我立刻回答。“这只是你眼中的正常,可你并没有想过,孩子是不是想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听了宋老师的话,再想想王青老师说的可以试着从自身找找原因,我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
  居家学习那段时间,因为聪聪太小无法操作,每次和他视频都得等他妈妈有时间。聪聪妈妈工作特别忙,因此我和聪聪进行视频通话的机会少得可怜。这导致我遭遇了写故事的瓶颈,所以那时我一直考虑换个故事。没过多久,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线上讨论,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个聪聪讲故事的片段。叙述完后,组内老师建议我把这次讲故事比赛当作一个教育契机,既能鼓励聪聪,也能让我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我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发生一件事,我就把它当作一个教育契机,想方设法地通过这个契机改变聪聪,让他融入集体,效果不佳;接着再发生一件事,再找到教育契机,找机会改变他,仍然效果不佳。到此时,我已经完全没有写下去的欲望了。   我开始沉下心思考: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死循环?为什么聪聪还没变成“正常”孩子?为什么我的教育方法对他作用不大?脑子里一大堆问号,我找不到答案,急需有人拉我一把,帮我找到一个突破口。
  四、峰回路转:如其所是地爱学生
  6月13日,工作坊的三位导师一起帮我分析我的故事。任老师说:“从你的叙述当中我没看出这个学生有什么特殊的,这不就是一个慢热型小孩的正常表现吗?”听到这话,我大吃一惊。我一点都不认同她的说法,想告诉她这个学生就是不正常,他的一切表现都跟其他学生不一样。我急切地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是,老师们都不认同我的观点。她们都觉得聪聪没有什么不正常。接下来导师的一番话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老师们说,其实并不是聪聪有什么不正常,他可能只是因为成长环境不同,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应激反应和其他学生不一样。聪聪只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一般学生差一些。而在面对他的时候,我却毫不犹豫地给他贴上了“特殊”的标签。我总想着把学生变成我眼中的正常学生,没想过接纳他的不一样。
  讨论过程中,陈向明老师和安超老师说我们应该“如其所是”地爱学生,能够看到每一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不是用固定的标签将其归类,用一种“缺陷模式”专门针对学生并改造他们。
  “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接纳他本来的样子是教育,无声地陪伴是教育,默默地欣赏也是教育……”我一下子顿悟了。
  作为教师,我不该站在高处俯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权力的拥有者,所有学生都要按照我的意愿来规矩行事。好的教育不该如此。好的教育应该是蹲下来平视学生,接纳学生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生长规律,珍惜学生作为个体的特性,不要总尝试改变学生,也不要刻意寻找教育契机干预学生的成长。我应该做一个无声的陪伴者,默默地观察,静静地等待机会的到来。就像我和聪聪的第一次对话,不就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发生的吗?
  五、静待花开:接纳是最好的温柔
  又是一個9月初,又到开学季。经历了半年的线上教学,再次见到学生们,难掩心中的喜悦。聪聪长高了没?胖了没?变了没?正想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没有进门。“聪聪,你来了,快进来呀!”我开心地唤他,没有回应。“过了一个假期,不认识韩老师啦?”依然没有回应。要是一年前,我肯定会快步走到他面前,一连串地追问。可是这回,我只是笑了笑,指了一下前面的座位,告诉他:“你坐那。”过了一会儿,我看见那个小小的身影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摆放学习用品。
  这次,我不再追着聪聪问东问西,也不让其他学生拉着他干这干那,更不强迫他一定要站到队伍中。我对他和对其他学生一样,没有过多的关注,怎样教育别人就怎样教育他。几天过后,我发现聪聪在排队时悄悄地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不再跟大家离几米远。这个变化让我感到惊喜,但我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对他的举动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只是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这时,聪聪转过头,笑着对我说:“韩老师,我知道我是二(1)班的,应该排这儿。”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聪聪还是那个聪聪,而我却不再是那个一意孤行的我,我的故事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本文得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教育叙事探究工作坊导师团队陈向明、欧群慧、王青、安超、任静华老师以及“思维之花”小组杨晓琴、刘红艳、岳悦、芦天虹老师的大力帮助。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中心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笔者根据对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学生语文成绩的调查,发现有的学生第三学段(实际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成绩很高甚至接近满分,而第四学段的语文成绩却不及格。课程改革后,尽管六、七两个年级的教材编写体例非常接近,有一定的顺承关系,但是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仍存在着脱节现象。这里既有学制设置的问题,也有考试制度的问题,但主要还是教与学在具体操作上的差异问题。  1.小升初的跳跃和激变造成了学生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是从国家层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解读,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问题的解答。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长春市实验中学”)努力寻找实践策略,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提出3S校本体系。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S体系  长春市实验中学系统梳理了关于创新人才的概念和特征,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
因为数学,我在2010年认识了我的导师—美国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蔡金法老师。《做探究型教师》是蔡老师赠我的第一本书。每当翻开扉页,看见他的亲笔赠言“杨老师,很高兴认识你,谢谢你的帮助,欣赏你的新意。祝福你!”他那温文尔雅、学贯中西的学者形象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谨将此书献给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谢谢你们教我们的孩子—未来的教师、艺术家、金融家、设计师、教授、工程师、医生、企业老板……你们辛苦了!
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资源配置的均衡是一种初级均衡,而优质均衡则是以提升质量为前提的高位均衡。近年来,厦门市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既保证均衡,又保证优质,实现了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的统一。2014年,厦门市以高分在全省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在计划单列市和全省率先实现市域范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一、厦门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厦门市基础教育呈现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013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进一步强调了要“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  班主任评语是指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运用描述性语言在学生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或者成绩报告单等上面撰写的书面语言,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教育
筆者借着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举办的“媒体探校”活动的机会,走进了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幼儿园。这所建园60年的北京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坐落于北京最繁华街区——朝阳区三里屯,藏在一个名叫“吉庆里”的小区中。当时正值中午,坐车前往的笔者感到昏昏欲睡。突然听到一个非常平和柔软的男声在指挥我们的车辆停车入位,笔者以为遇上了幼儿园的男老师,不由得寻声望去,却看见一位穿着保安制服的中年保安在周到地提供着服务。我立即对这所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这是美国诗人梭罗的诗句,也是电影《死亡诗社》(又译《春风化雨》)中死亡诗人俱乐部的誓词(“死亡诗人俱乐部”是基丁老师在威尔顿中学上学时,一群诗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俱乐部;他回校任教后,学生尼尔又组织同学们重建该俱乐部)。这部影片拍摄于1989年,讲述的
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读者常为文章中所描述的父子之间那种挚爱亲情所感动,大多数学人也多从父子之爱的视角解读它。但亲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习见的主题,为何独有《背影》能被人传诵久远?倘若将它置于中西文化对比的开阔视野下来品评,我们就会发现,它自问世以来魅力不减,除了真情的力量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文章在不长的篇幅中,非常精妙地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妙谛。    一、中国的情感表达方式    中
一  在“教育薪火书系·第一辑”中,由河北大学吴洪成教授等撰写的《颜元实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位列其中,著作对清初教育家颜元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细致书写,对颜元的教育精神进行了精要提炼。我们知道,自先秦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及庄子等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其后伴随着跌宕起伏的中国社会演进及教育变迁历程,先后又出现了一大批著名教育家,而以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人为杰
“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学科教学论团队承担研究工作。其中,英语学科子课题—“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由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任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其他核心成员包括该所陈则航副教授和十余位本专业的博硕研究生。北京市海淀区是参加该项目小学学段实验的唯一实验区。笔者作为“海淀区小学英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