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干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干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其中观察组给予渐进减压,对照组给予常规减压.比较两组预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14 d GCS评分为(11.0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0.92)分(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颅内压分别为(21.10±2.32)mmHg、(16.87±3.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3.05)mmHg和(21.21±4.11)mmHg(P<0.05);观察组术后3 d BNP、t-PA和PAI-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为(78.90±6.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9±7.21)分(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术后BNP、t-PA和PAI-1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巨噬细胞促凝级联放大效应与心肌梗死介入术后肺栓塞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术的病人120例,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出现肺栓塞分为栓塞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清NET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分析NETs与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治疗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急诊PCI且术中应用血栓抽吸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75例.依据术中是否应用尿激酶原冠状动脉溶栓分为血栓抽吸组(111例)和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组(64例).收集病人基线临床资料和急诊PCI术资料,并记录院内及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血栓抽吸联合尿
目的 观察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TEMI行急诊PCI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指引导管到位,指引导丝通过病变确定在真腔后,观察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照组依据血压情况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注射液,比较两组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 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对帕金森病(PD)病人脑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BS治疗.比较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二部分(UPDRSⅡ)、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脑血管储备能力[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指数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绳带捆绑技术对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病人运动耐力及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病人1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绳带捆绑技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及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肌张力分级、步速、步宽、步长、起立-行走(TUGT)测试结果和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电生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抗NMDAR脑炎病人,收集病人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56例抗NMDAR脑炎病人男女比例为3:5,中位年龄为21.5岁.30例(53.57%)病人有前驱感染病史,以头痛最为常见.首发症状以癫痫起病22例(39.29%),精神行为异常29例(51.79%).随着疾病的发展,43例(76.79%)出现癫痫发作,
目的 探讨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 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黑龙江省第二医院收治的轻度VD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联合组,每组30例.奥拉西坦胶囊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栓通胶囊组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的哲学思想和“整体观念”的指导理论与现代双心医学心脏、心理全面康复的治疗理念深度契合.结合中医理论对双心疾病的认识,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切入点,阐释该理论治疗双心疾病的理论依据及内涵,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治疗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