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交流论(上):基于客观知识的交流类型辨识

来源 :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公共交流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出发,回顾了图书馆学历史上的三种交流论,并从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原意出发,梳理了客观知识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知识交流和私域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交流的特性。
其他文献
产品召回是一个既费钱又费时的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可追溯性保证,那些没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大量地召回并维修或替换,从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在未来的几年中,相关法规和产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中的研发与应用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针对住户需求的研发方向及功能拓展也在不断升级。为了进一步解析智能建筑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价值、质量、水平,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理念、研发需求、应用方向,以期借助物联网技术优化智能建筑服务功能,为居住者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智慧建筑服务。
患者, 男, 70岁, 高级教师. 因高血压、高血脂服用复方降压片及脂必妥. 脂必妥(批号0104009)剂量为3片 tid, 每片 0.35 g. 7 d后上下楼梯出现双下肢麻木感, 停止活动后休息5
哲学方法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方法。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哲学的理论支持、哲学研究范式的根本方法论、人与文化的哲学共建基础、核心价值的理念性基础等图书馆学哲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