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还要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文章分析高中音乐教学现状,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旨在为音乐鉴赏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音乐教学现状;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136-02
  音乐鉴赏是人们审美感知、情感体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主体实践。音乐欣赏始终饱含着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着欣赏者的个人想象,同时必然体现着欣赏者的主观差异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反映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在音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鉴赏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1.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而部分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到音乐知识的教学上,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3.音乐教学缺乏趣味性
   部分教师的音乐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部分教师以教材为主,不会灵活变通,更没有融入趣味性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有效互动,疏远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这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影响音乐教学效果。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1.创新音乐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需要创新音乐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背景、相关作品的特色等,对音乐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还不会谱曲、作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包含的情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索和发掘,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创新教材内容,还需要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教师可通过词曲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等挖掘作品的情感,探讨同类型作品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同一位作曲家不同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例如,在教学“独特的民族风”时,教师可播放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视频,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比如,蒙古族在招待客人时会唱祝酒歌,而在放牧时会唱牧歌。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2.音乐鉴赏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作品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将音乐鉴赏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音乐作品与生活紧密相连,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作曲家和作词家都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把热情讴歌生活、弘扬正能量作为主旋律,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一样,都是利用艺术作品表现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音乐鉴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将音乐作品与当地人的生活相联系,利用相关的资料,对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元素进行挖掘。比如,在欣赏《刨洋芋》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准备关于刨洋芋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刨洋芋的劳动过程,体会歌曲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并知道这首歌曲不仅描写了刨洋芋的过程,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情感,赞扬了他们热爱生活、肩负社会责任、不怕辛劳、勤于劳作的精神。
   3.借助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音乐作品蕴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不同音乐作品,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音色等进行审美认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内,学生共同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共同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品鉴。这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音乐教学,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中的情感世界。
   4.利用音乐鉴赏教学,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不断创新音乐鉴赏的方式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利用不同的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通过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音乐作品所描述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这种音乐鉴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相似的音乐作品进行创作,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这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还能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夜晚”为主题设定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这样的场景,选择相关的音乐进行欣赏,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简单的乐器如吉他、竖笛等进行音乐创作,或者利用手机和电脑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互相鉴赏,从而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所包含的美感。例如,在教学“现代京剧”的课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现代京剧的曲调,分析其中的艺术审美性,然后让学生听现代京剧与流行歌曲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如《说唱脸谱》《粉墨人生》等,引导学生探讨戏曲与流行歌曲的关系以及两者结合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鉴赏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是人们审美感知、情感体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主体实践。音乐欣赏始终饱含着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着欣赏者的个人想象,同时必然体现着欣赏者的主观差异性。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红莉.浅谈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乐,2020(17).
  [2]刘攀攀.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高考,2020(28).
  [3]黄文慧.探究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意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專业知识应用能力。师范专科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文章对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等师范;数学教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O1-4;G633.6 文
摘 要:农村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运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高校教室中控系统可以将所有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统一接入中控中心,实现统一控制,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智能中控系统只有具备高可扩展性、多点并发处理能力、智能自动巡检功能、自主学习功能,搭载AI服务机器人,才能提高高校智慧教室的智能化管理程度。   关键词:多媒体中控;智慧教室;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
摘 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敏感期,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旨在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敏感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2;G44
摘 要:建构活动的开展,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在进行建构活动时,能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性活动,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提高搭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中有效剥离出一个活动点,帮助幼儿确认专题探究项目,以促进建构活动的有效开展。文章以“鸟儿筑巢”探究活动为例,对幼儿园建构活动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建构活动;创造性;搭建水平;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
摘 要:词义猜测题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必考题型之一,同时也是难度较大、考生较易失分的一种题型。对历年高考卷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进行分析,能帮助考生应对该题型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短语或句意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语境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文章从通过转折关系猜词、因果关系猜词、并列关系猜词、上下文关系猜词、举例法猜词、情境推断法猜词、注释法猜词等方面,对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开展品德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对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入手,探究注重教学做合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制定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生活体验;客观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 要:情境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解决。文章分析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以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教学对策;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策略有:摒弃“应试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价值;营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