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什么菜都往中高考的篮子里放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的现实语境下,加强学校体育的呼声始终未曾减弱过。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体育“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并未扭转,体育课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基于这样的背景,教育界人士呼吁将体育纳入中高考,以此来倒逼学校体育改革。此次,教育部出台文件为体育课正名,既迎合了舆论呼声,也能有效改善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值得肯定。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背靠中高考这“两颗大树”,学校体育是否真就能“好乘凉”?
  众所周知,国家虽倡导素质教育,但实施情况不容乐观。纸面上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回归到教育现实当中,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依然广泛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中高考的指挥棒未有彻底改变,学校教育的重心自然也不会转移。将体育纳入中考范畴,看似强化了体育课的地位,有助于扭转师生对体育课的偏见,进而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这样的初衷虽好,但并非什么菜都要放到中高考的篮子里,体育便是如此。体育课虽然强势“突围”,被正了名,但其地位依然尴尬,一方面是体育师资力量是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成绩测评标准的设定及如何防止人为因素对公平的干扰,都成为影响体育真正落实的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应试化倾向较为明显,既凡是中高考必考科目,学校重视,师生重视,家长重视;反之,除了上级部门在文件中三令五申外,估计没人会把这些中高考外的“副科”当回事。语数外学科在中高考的提分手段无非就是多做题,由此可以想象,一旦体育被纳入中高考,学生将要接受的必然是魔鬼式的强化训练,且只会针对考试项目进行训练,一旦体育考试结束,又会被晾到一边。这样一来,真正的体育乐趣无处可寻,试图以此来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更是空谈。
  显然,现实教育环境还不足以接纳体育课成为中考必考项目,一旦如此行事,应试体育便会火热。到头来,苦的、累的依然是学生和家长。与其通过中考的形式来倒逼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倒不如真真实实地减轻学生语数外等的课业负担,留出充余的休息时间,去让学生培养自身体育爱好。要知道,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某一体育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和谐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
其他文献
印度当代艺术是否会成为继中国当代艺术之后的下一个被世界广泛关注对象,目前还未有定论,但是印度当代艺术已经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6月24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年度大展“印度公路”开展,这是印度当代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展出,也是该项目首次登陆亚洲,北京一站将开启它的亚洲之旅,展期直到8月26日。  “印度公路”是蛇形画廊继2006年启动“中国电站”项目后的第二个项目,项目首展于2008年在伦敦蛇形画
最近课外班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电路与电压关系的资料,用一个原创公式说明这种关系,越简单越好。”老师站在讲台上,双手叩响讲台,扫视全班的目光变得异常严肃。  坐在我右边的周晴举起手:“老师,我可以申请不做吗?”  “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位都要同学积极参与。作为学生,大家应该有开拓与创新的精神……”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周睛的问题。我看看周晴,低低“哼”了一声。“上课不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在妊娠期实施母婴阻断治疗(观察组),30例在妊娠期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