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颗粒光催化活性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单纯紫外线(主要波长为253.7nm,功率30w,光距30cm,照射时间15min)、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600mg/L)纳米TiO2及纳米TiO2紫外线作用于A431细胞,采用噻唑蓝(MTY)法检测上述因素对A431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倒)双染法检测A431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Rh0123)染色法检测A43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实验干预24、48、72h后,100、200、300、400、500、600mg/L纳米TiO:+紫外线组A43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效应,3个时间点不同浓度组比较,F值分别为21.54、77.56、20.27,P值均〈0.05(n=6),SNK检验示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浓度单纯纳米TiO: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在3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增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纳米TiO2联合紫外线照射可诱导A431细胞发生凋亡,并降低A43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100、200、400mg/L纳米Ti02+紫外线组凋亡率分别为8.86%±0.22%、11.72%±0.29%、31.24%±0.78%,空白对照组为2.69%±0.28%,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61,P〈0.05,n=3);以上3个浓度组线粒体跨膜电位总荧光强度值分别为758.48±15.42、676.60±14.35、557.71±13.12,空白对照组为2943.65±70.26,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57,P〈0.05,n=3),SNK检验示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TiO2+紫外线对A43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单纯纳米TiO2对A431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光诱导纳米二氧化钛抑制人表皮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的实验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颗粒光催化活性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单纯紫外线(主要波长为253.7nm,功率30w,光距30cm,照射时间15min)、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600mg/L)纳米TiO2及纳米TiO2紫外线作用于A431细胞,采用噻唑蓝(MTY)法检测上述因素对A431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710004,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4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男,51岁.因面部多发性丘疹10年、皮损显著增多伴有瘙痒半年于2011年7月18日就诊于我科.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颧部开始出现粟粒大小淡黄色丘疹,并于冬季消退,夏季加重.近几年皮损渐增多,波及前额、鼻部及下颌等处,由于无明显不适,一直未诊治.近半年来,上述皮损迅速增多,播散至整个面部,瘙痒加重,抓破后见黏性胶样物流出,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患者曾从事冶炼工作20余年,近10年一直在户外从事白行
期刊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以累及皮肤、横纹肌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D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直观或可触及的皮损有助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某些皮损与潜在的内脏损害、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及预后有关,现就皮肌炎伴发的皮损及其意义进行概述。
期刊
目的 测定乌鲁木齐地区志愿者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方法 以SUV-1000型日光紫外线模拟器为光源,测定127例志愿者UVA-MED、UVB-MED.结果 Ⅲ型皮肤48例,UVA-MED中位数为38.10 J/cm2,UVB-MED中位数为31.80 mJ/cm2;Ⅳ型皮肤79例,UVA-MED中位数为59.16 J/cm2,UVB-MED中位数为48.
期刊
患者女,34岁,因左下腹疼痛3d于2009年7月13日收住消化科.患者就诊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绞痛,变换体位疼痛无变化,休息后略缓解,无放射痛.就诊当日无明显诱因疼痛加剧,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腹泻,无畏寒发热,遂至本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5.1×109/L,腹部X线平片示肠腔大量积气,为进一步诊治,拟肠梗阻收住入院。
期刊
目的 探讨神经突起导向因子Netrin-1表达下调对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SCL-1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2000将Netfin-1 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皮肤鳞癌SCL-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1组(未处理组)、对照2组(siRNA对照组)、实验组(Netrin-1 siRNA组).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Netrin-1 siRNA后SCL-1细胞Netrin-1蛋白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皮损组织中miR-31、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7例A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R-31及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检测5例急性期AD患者皮损与皮损周围组织中miR-31及Foxp3 mR
目的 探讨不同肤色人群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14表达变化,明确黑素细胞和(或)黑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肤色个体原代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的表达.取体外培养不同肤色的2代角质形成细胞,分别加人不同肤色的黑素细胞在分化培养基下共同培养24 h,以不加黑素细胞组为对照,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14的表达.结果 浅、深肤色个体包皮原代角质形成细胞Ca
目的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尿液中的特异标志蛋白.方法 CM10(弱阳离子交换表面)蛋白芯片结合SELDI-TOF-MS技术,检测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30例伴发紫癜性肾炎,30例不伴肾炎)尿液中的蛋白质质谱,用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筛选过敏性紫癜肾炎特异的尿液蛋白标志物.结果 共检测到154个经过信噪比和强调过滤
期刊
进展省医学会第十一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皮肤性病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于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成都蜀兰大酒店召开,省内皮肤性病学医师150余人参会。特邀大连医科大学刘晓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马东来教授分别就“重症银屑病治疗进展”、“疑难皮肤病诊治分享”做精彩报告。会议以皮肤疑难病诊治为主题,中青年医师唱主角,强调原创性临床研究,其中“疑难病例临床病理分析”、“头癣的临床及分子学特征”、“皮肤
期刊
目的 了解海南省常住人口银屑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在海南省18个市县各选择10个乡镇或社区作调查点,采取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调查员填写《海南省银屑病流行病学研究登记表》,并将调查所得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样35 314人,实际应答30 935人,应答率87.60%,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