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气田北部山1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延安气田北部山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方法,分析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其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溶孔、晶间孔和微裂隙为主要的孔隙类型,发育缩颈喉道,片状、弯片状喉道。储层具有中—大孔隙、微细喉道的特征,喉道为影响储层渗流的关键因素,微裂隙及溶蚀影响孔隙、喉道的发育。微裂隙型储层喉道半径大,喉道频谱分布宽,渗透性最好。储层样品可动流体饱和度为14.82%~55.16%,平均为32.23%。研究认为,喉道半径、
其他文献
研究Hurwitz zeta函数、Kloosterman和及广义Cochrane和的相关性质,通过初等方法,利用Gauss和的性质及特征和的估计研究了Hurwitz zeta函数、Kloosterman和及广义Cochrane和
基于铸体薄片、岩心相、测井相、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物性等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长7储层特征,对其成岩相进行分析,旨在找出有利成岩相类型,并以此为依据,预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让正常运行的种子产业突兀间被摁下“暂停键”。经过疫情持续蔓延的大浪淘沙,强势种业努力发挥积蓄优势和应变潜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实验测试数据,对比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和长10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物性及主控因素,探讨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