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英鸦片税厘纷争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影响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英两国的鸦片税厘之争,虽然谈判迁延,事件错综,但因为纷争的结果最终是以条约来体现,所以可以根据其间所签订的条约理清纷争的不同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1858年至1870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及《新修条约》时期,1875年至1887年《烟台条约》、《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香港鸦片贸易协定》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时期,1901年至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时期,1906年至1911年《中英禁烟条件》时期。四个时期的纷争各有特点,但又同时都表现出中英双方统治者在盘剥中国人民财富上的高度一致性,给晚清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 Looking at the opium tax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despite the prolonged negotiations and the complicated events, since the result of the dispute is ultimately embodied in treaties,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dispute can be clar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ies signed during this period -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four periods between the 1858-1870 Treaty of Recklessness in the Treaty of Commerce and the Treaty of New Deal, the Yantai Treaty between 1875 and 1887, the Continuation of Yantai Treaty, the Hong Kong Opium Trade Agreement “Sino-Portuguese Treaty of Peace and Goodwill Treaty”, the period 1901-1902 “Treaty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Renewed 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and the period between “Sino-British ban on smoking” from 1906 to 1911. Disputes in each of the four period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rulers were highly consistent in exploiting the weal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brough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其他文献
利用Fort定理讨论了G-空间中KKM点集的稳定性,并证明了G-空间中KKM点集的通有稳定性和本质连通区的存在性.
邓小平同志在他晚年的“政治交代”、“经济改革交代”之后,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如何再发展的问题,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原则的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如何实现公平分配。
汉语中的动结式是一种致使结构,其指示的复杂事件包含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这两个次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关于这种结构存在的理据,很多学者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清代考据学的基本信念是“道在六经”,方法则为“由训诂以通义理”,即以语言文字的释义以通达“六经之道”。章学诚与清代考据学的分歧主要是在语言观方面,一方面章学诚认为,“言
陈寅格先生对屈原十分仰慕,深受楚骚精神影响,"置以为像兮",以开显其人格魅力。也正因如此,陈寅格先生所倡行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考究其源,应追溯到屈原及楚骚精神。
在中国文明传统从边陲向中央世界的迈进过程中,中国法律界的主要任务,是重新把握和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及其法律道路问题。但是,在一个已经瓦解了神圣性的传统价值中,问题不在于
明代前期的史学是苍白的,几乎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史学著作,这种史学局面的形成,与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皇朝统治者极力推行极端的专制政治分不开。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士大夫生存条件
邓小平后勤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且有一个明晰的形成历程,邓小平在汲取古代后勤思想和毛泽东后勤思想的基础上,对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
结合教学实践,对为什么要开非专业科学哲学课、开什么样的非专业科学哲学课、怎样开非专业科学哲学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论证.并给出一个简单课程计划.
翻译活动是经由信息的编码解码而实现信息语际传递的过程。编码解码是在客观语境中运作的认知实践,由于语境因素的制约而势必具有选择性。译者作为沟通原语作者?编码者?与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