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教学工作中富有創造性的教师——訪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議代表馬希賢

来源 :人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課堂上,馬希賢老师看到学生观察显微鏡下細胞时的那种欢欣鼓舞不忍釋手的情景,一方面为孩子們高漲的学習热情而高兴;另方向,又不由得为教具不能滿足教学的要求而焦急。因此,他开始試制显微鏡。他花6万元(旧幣)買来黄銅三脚扩大鏡四个,利用他的零件作制度显微鏡材料;伹怕做不成功,惹别人笑話,于是躲着人做。的确,用手工業的方式制造显微鏡,困难可多着呢。首先是透鏡数目的問题,如果用得少,倍数低;用得多,透进光线弱,生像不明晰;怎样才适宜,只有在很多次的实踐中来确定。 In the class, Master Ma Xixian saw the students’ reluctance to watch out for cells under the microscope. On the one hand, they were delighted with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uld not help teaching Demand and anxiety. So he started trial production of the microscope. He spent 60,000 yuan (old currency) to buy brass three-leg magnifying glass four, using his parts for the system of microscopy materials; fear of doing unsuccessful, provoke jokes, so dodging people to do. Indeed, the handicraft manufacturing microscope, can be more difficult with it. The first is the problem of the number of lenses, if used less, multiples of low; use more, penetrate the light is weak, raw like unclear; how appropriate, only in a lot of practice to determine.
其他文献
一九六八年,我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几年来,我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以上山下乡的实际行动,狠批了林彪
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个支点,以运用科技和管理的杠杆撬动市场这个“魔球”。“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对万首
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后,校内少先队活动的时间相应减少。“让队活动走进课堂”成为许多辅导员的期盼和愿望。在上海一师附小的校园里,响起了“让学科千方百计打入少先队”的口号
在读者的来稿和来信中,我们经常读到学校里提出的一些口号。这些口号中,有正确的,也有不少是错误的,或者是缺乏积极意义的。制定口号是一项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正确的口号,
张湾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八个班,四百五十名学生。几年来,这个学校在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贯彻执行《五·七指示》,坚持开门办学,不断端正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农村
让毕业班学生买纪念品,在某些学校里已经成了老规矩。老师先作动员,再确定买什么纪念品,估计款额,由学生均摊。最后,教师再在纪念品上题上“母校之光”、“母校之花”一类的
如何总结学校与教师的经验,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建立一套总结经验的体系,对于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来说还缺乏经验。苏联著名的教学理论家斯卡特金写的“学校和
貫徹面向小学的方針是办好师范学校的关鍵。过去,由于我們对这一方針重視不够,在工作中曾經發生不少偏差。例如,在教導工作方面,几乎处处都跟着中学走,缺乏师范学校应有的特
一九六三年九月,我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化工学校教无机化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改为半工半读后,我和学工一样间周跟班下厂劳动。下厂劳动期间,我与学工一样,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见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杜(乔)列传》。东汉末,汉顺帝刘保于公元一四四年死去,太子刘炳(冲帝)三岁即帝位,随即亦死。当时外戚豪门梁冀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