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加强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研究十分必要.该文分析了林业育苗和苗期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并结合当今林业育苗的技术以及育苗管理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林业育苗技术以及苗期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林业资源的现代管理水平,实现我国林业的高效运转.
其他文献
以枯枝落叶、废弃蔬菜和果皮为原料,采用自然堆放腐败方法,进行为期35d堆肥化处理,收集3类易腐垃圾渗漏液,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PN:Most-Probable-Number)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同时测定渗漏液中的NH4+-N、NO3--N、NO2--N含量,进行氮循环主要菌群与氮元素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3类垃圾腐败渗漏液中,NH4+-N含量28d后增加明显,NO2--N含量后期有降低趋势,但含量依然较高,NO3--N含量堆放初期含量较高,后期略有降低趋势;垃圾渗漏液中氨化细菌MPN增加,
以武运粳31号为试验对象,开展了3种肥料产品应用效果试验,探讨秸秆基质块、丰·收组合以及稻坚强控释肥对其栽培特征的影响,以明确3种肥料产品在实现武运粳31号优质高产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1)采用秸秆基质块育秧更易形成壮秧,提高秧苗机插质量,构成“小、壮、高”群体,提高产量.(2)喷施丰·收组合通过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来实现增产,同时提高抗倒性,综合丰·收组合的施用成本和增产收益,以破口期喷施效果最佳.(3)施用稻坚强控释肥产量略有降低,但水稻抗病性增强,同时减少了肥料总量和成本的投入,节本和生态效益明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丰富国有山区林场森林资源的建设要求.基于此,该文从原则与目标、园区规划设计内容以及多彩森林深度建设构想等方面,对徂徕山林场多彩森林建设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林场景观表现和林场建设发展的建设模式与方向.
大扁杏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是山区发展林业经济的优选树种之一.该文结合辽宁省实际,对大扁杏的良种选育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实现大扁杏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为探讨毛竹林中混生的阔叶树对毛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开展了毛竹纯林与竹阔混交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大于毛竹纯林,0~20cm土层,自然含水量混交林是纯林的125.5%,最大持水量混交林是纯林的111.4%,毛管持水量混交林是纯林的105.4%;竹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毛竹纯林,0~20cm土层,竹阔混交林林地的有机质含量为34.62g/kg,而毛竹纯林只有26.35g/kg,混交林是纯林的131.4%;竹阔混交林的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均大于毛竹纯林,0~20c
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测算了种粮的耕地、劳动力、资金和物质的机会成本.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种植粮食作物与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发展养殖业的单位耕地面积收益,发现种粮的耕地机会成本在逐渐增加,粮食作物无论是与大部分经济作物相比还是与养殖业相比都不具有种植优势;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劳动力种粮年均收益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发现劳动力种粮收益与工资性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种粮与务工相比完全处于劣势;再次,通过对比分析粮食作物资金和物质投入收益率与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发现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不
以宁粳50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0、90kg/hm2、180kg/hm2和270kg/hm24种不同施硅肥用量处理,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80kg/hm2高活性微硅粉可显著提高水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与CK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增加43.73%、7.8%、10.1%、38.94%.在施用180kg/hm2的高活性微硅粉处理下,水稻的产量增加,品质得到改善,效果最佳.因此,合理适量施用硅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光合特性,促进水稻增产,具有较高的
选用11个常规早籼稻品种(系),以浙辐203为对照,通过工厂化培育适龄壮秧进行毯苗机插,考察机插条件下各品种的生育特征、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宜双季稻北缘区毯苗机插模式的高产、多抗早籼稻品种,解决双季稻北缘区毯苗机插配套品种问题.结果表明,中早39、中组143和早籼617的实测产量均超过8400kg/hm2,综合抗性良好,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均衡,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双季稻北缘区早稻毯苗机插配套品种.
作为有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具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典型性、稀有资源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价值和科普价值.为充分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发挥保护区的科普宣教作用,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该文介绍了保护区的资源情况和科普宣教现状,并就提升保护区的科普宣教水平、提高科普宣教成效提出了建议.
塞罕坝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林下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塞罕坝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探索了林下经济产品的发展模式,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林下经济产品的发展对策,为实现塞罕坝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