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刮了一夜(五章)

来源 :伊犁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酒馆
  那年夏天,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五天采访了近三十个人。
  从拘谨到放松,像多年未见的老友。
  我们笑谈人生,抖落彼此身上的风尘。
  聊完了,我忽然想,可以找个小酒馆一起醉一场。
  刚要张口,才发现,还没有熟到可以随意邀约的地步。
  他们走出我的房间,穿过宾馆长长的甬道,消失在拐弯中。
  有些人,偶有联系。
  有些人,再无交集。
  多少年过去,独自在小酒馆中喝酒。
  想着曾经点亮了许多灯,又一盏一盏,把它们熄灭,不由得,已醉眼迷离。
  每粒尘埃都有自己的故乡
  忙碌半天,难得此刻抽闲,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看风景。
  行人匆忙。
  阳光跳过树荫,洒落在路上。
  乌伦古湖畔的阳光,干净,温暖。
  忽然想起几个熟悉的名字。
  这是他们的城市。
  他们和亲人一起在此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经历着旁人不能替代的悲欢。
  我只是路过。在别人的土地上,享受着别人的阳光。
  该离开了。
  我起身拍了拍尘土。
  每粒尘埃都有自己的故乡,我不能带走它们。
  总要原谅一切
  把一场相遇变成博弈。
  在乌伦古湖畔,被风侵蚀的岩石,以雅丹地貌的形式坦露不甘。
  可除了不甘又能怎样。
  还不是要低下高傲的头颅,在时间面前溃散如齑粉。
  永恒的意义在于从不试图成为什么。
  山川的明天是大海,大海的未来是山川。
  总要原谅一切。
  远处,阿尔泰山上的鱼化石,借着风的喉咙,发出鲸一般的啸音。
  大风刮了一夜
  大风刮了一夜。
  呼啸的声音晃动着能晃动的一切。
  包括一颗在异乡旅馆里居住的,中年人的心。
  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风,以为会把世界带走。
  结果,风只是风,带走的东西有限。
  远处,阿尔泰山还在,额尔齐斯河还在,乌伦古湖还在,乌伦古湖畔的城市还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和他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在。
  但总有些什么不在了,被大风带走。
  就像昨夜忽然想起的少年某个时刻;楼下餐厅,有人喝多了,大声地叫喊着一个女人的名字;电话里朋友有些伤感,說爱他的外婆已离开人世整整一年……
  一棵老树
  它站在路边。
  粗壮的树干被拦腰折断,再从中撕裂,仅剩一人多高的弧状树壳。
  朽腐了的树芯裸露着,褐黄色的木粉随风脱落。
  死亡如此之近。
  可它居然还从壳之侧长出绿色的枝条,让茂密的叶遮盖伤痕累累的躯干。
  以它的经历,肯定知道这并非生命新的轮转。
  也许,只是想向绵延的阿尔泰山和长流不息的额尔齐斯河宣示:
  自己还没有被命运击倒!
  它站在路边,像个倔老头。
其他文献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了“贸易畅通不断提升”,其中一组贸易数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落地,不到4
期刊
森林里有几个小伙伴,经常在一起玩耍,有啄木鸟慧慧、红疣猴探探和哈比鹰翔翔,另外还有一只很邋遢的小野猪嘟嘟。  嘟嘟不爱洗澡,还喜欢在泥里打滚,每次都和小伙伴们在清晨或者黄昏时一起玩耍,觅食,野猪嘟嘟虽然不爱干净,却是个热心肠,喜欢给小伙伴们帮忙,谁遇到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这天,森林里阳光明媚。一大早,晨光暖暖地照在哈比鹰翔翔的窝里,它展开双翅,在空中盘旋,看到探探已经在树上伸着懒腰,慧慧早
期刊
2018年是中國与丹麦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两国在包括健康、食品与农业、知识产权和市场监管、文化、旅游、海事、政法事务和城市发展等58个领域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国已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欧盟以外第二大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在丹麦的投资从2017年的2.9亿美元增至11亿美元。除经贸合作外,中丹两国在人文交流领域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2017年“中丹旅游年”期
期刊
看西山桃花想起故人的问候  “少年依旧,美好”  有时在阳台上远远望你  如在朋友圈看着并不真切的你  每一次开放都是新生  每一片粉色都从旧的骨骼里长出  故人是我,身体渐渐进入中年  灵魂还在修行的路上  故人是安静的你,小女儿乘兴起舞  大风起,你以落花相迎  明亮的雨夜  葫芦的藤蔓顺着晾衣绳  已经爬上了阳台的栏杆  (我的阳台居然还有葫芦)  黄昏时分,天空像一张发黄的报纸  它的头条
期刊
《苏武》后记  写苏武,不易。  班固在《汉书》中所写的“苏武牧羊”的故事,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但在今日读来,却感觉班固已将苏武写尽,让人实难再落笔。  古代名著,对后人是一种占有。  但我对苏武仍有兴趣,将他所处的地方与匈奴的纠葛视为汉匈历史中最为凝重的事件。于是决定,以今人视角探入历史,作苏武小传。  在写作过程中,遇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今年夏天去帕米尔高原的瓦罕走廊,那里是“丝绸之
期刊
由一滴雨开始  由一滴雨开始,就能把  所有雨看作风景  就能自由  穿越湖水,草地  如同泛着鳞鳞波光的记忆  被夜露唤醒  从前事都是呢喃  我只是  被一只雁唤醒,被自己的疼痛缩进梦里  所以我并没有  站在高高的天山上  看一滴雨究竟会落到哪里  或者在雨中  把人生当作眷恋  之后,就让多余的缠绵  从体内  带着沉吟和唏嘘  暮春时节  在博尔塔拉,我从一棵草  看见了旧时光  看见晚
期刊
依曼干孜沟的诉说  1964年11月的一天,在伊犁地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公社泊勒坎村的一个马厩里,孕妇段翻娃正撕心裂肺地喊叫着,年轻的丈夫袁忠槐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的第一个娃。几个月前,他们才从甘肃天水逃难到这里,举目无亲,是这个村的生产队长加勒斯拜收留了他们,安置在了这个马厩里。马厩四面透风,寒风凛冽,外面飘着大雪,马厩里没有一点儿热气。袁忠槐泪水直流,束手无策。痛不欲生的段翻娃
期刊
著书者说  晨光褪去了金黄,清茶热了又凉。窗外桃花又新发几枝,蜜蜂总能找到甜味的路径。布衣下的这颗心,虽有孤单,也存着天下。  偌大的镇街,我只需一间小屋。一桌一椅,铺上洁白的纸,磨开浓黑的墨。再没有这样安谧的场景,铺排开半生的心事。  一炷沉香,在晓色中修行。仪式古老,仪式唤醒日渐枯竭的行云流水。面对一张白纸,我不敢轻易说出热爱。  那么多人悬在空中,双足不能落地;那么多人蓬头垢面,匆匆赶一条没
期刊
迪坎在地理上释意为“最后一个山洞”。连接艾丁湖畔到库木塔格沙漠。水、驼铃、骆驼刺、石头……是戈壁荒原上的灵光闪现。写着绿洲字样的风,跟随一缕缕炊烟吹向大漠深处。  1  那年的夏天我来到迪坎。  夏天的迪坎是大自然随手而作的一幅水墨画。在偌大的纸张上,随意圈圈点点,着墨重的是连成片的葡萄地,着墨淡的是间或排开的树木,榆树、沙枣树、杨树,高矮不一,枝叶疏密有间、黄绿不匀,不分种类杂居在一起。大片戈壁
期刊
从前,在中国最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棵白杨树。这棵白杨树长在一个小姑娘家的院子里。  小姑娘爱读书。每当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到这棵白杨树上的时候,小姑娘就搬过一张小板凳,坐到树下读书。  这一天,她读的书叫作《海的女儿》。她轻轻地念:“在蔚蓝色的大海深处,有一座珊瑚砌成的宫殿,海王的六个女儿就住在那里。她们长着人的身子、鱼的尾巴,人们叫她们人鱼公主。……”  她念呀念呀,偶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