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神秘时代终结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时间7月20日夜晚,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2011)离开人世,消息传来,很多人都在微博上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这个生命的离去意味着他的画笔从此不再被挥洒,当代艺术界一直在讨论的架上绘画是否具有真正的当代意识与智慧,也会因为弗洛伊德的缺席而失去一些有力的言说。尽管他从1960年代开始就已经毫不在乎艺术潮流的风起云涌,大部分时间呆在画室里,和模特在一起,但他的作品却从来没有被冷落过,他不断制造新高,甚至因此被批评是“商业画家”。不过,这些论争都会随着他的离去而渐渐消散,真正留存在历史的,是弗洛伊德记录下的那些真实的生命状态。
  二十年前,我“认识”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时候,还是从中文系毕业没两年的小女生,对艺术的理解刚刚开始有了一点点对简单、固化的“真善美”概念的反思,艺术史学习尚未开窍,眼睛的训练也远远不足,但总在搜寻与众不同的非概念化的画面。在男朋友的画室,我见到了弗洛伊德的画册,那本画册,是他用了几个月工资才买回来的。他没跟我讲太多,只说:“你仔细看吧,想想其他的肖像作品。”渐渐地,我也像那个时代的美术学院里的学生,能从笔触、气息中准确无误地认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气质弥漫在当时中国的许多画室里,但他的绘画主要是借由《美术》、《世界美术》的介绍进行传播,从而影响了中国学院写实绘画。今天看画家刘小东的创作,依然可以从中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新表现主义绘画是当时中国学院绘画的精神追求之一,卢西安·弗洛伊德更是与众不同的象征,他的语言比概念化的现实主义更深入和有力。
  弗洛伊德对人物的观察力,是他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而他的祖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蒙·弗洛伊德更是赋予他传奇的光泽。人们总喜欢谈起老弗洛伊德让年幼的卢西安·弗洛伊德读《绞刑架下的歌》的故事,长辈们给他传递着维也纳文化中特有的怀疑与探索精神,卢西安·弗洛伊德之所以对人的观察的角度如此独特,人们相信是“家学”放大了他作画的基调。
  在艺术史中,弗洛伊德的出现,令英国肖像绘画的传统在延续中生长出新的层面。他提供的是充满怪异、乖张情绪的现代人的写照,打破了传统肖像角度的端庄。回顾他的创作脉络可以发现,卢西安·弗洛伊德是用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才达到高峰状态,他的早期绘画细腻、精确、优雅,人物都带着淡淡的忧伤气质,即便到了1950年代初,《带白狗的女孩》、《John Minton》肖像都持续着这样的画面处理。变化发生在5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面部结构块面化的特点开始呈现,6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渐渐地以特别的角度,与古典肖像截然不同的姿态,近乎粗暴的肌理、笔触,刻画着各色真实的身体。越发肯定的画面甚至体现出一些态度上的偏执,譬如选择模特时并不遵从传统的唯美原则。常常有中文报道写卢西安·弗洛伊德热衷于“畸形变态”的身体,事实上,这样的解读,多么偏离真实的生命本身!被弗洛伊德描绘在画布上的Sue Tilly 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总是用响亮的声音提到人生中非常精彩的这段经历。这位胖得超出常态的女人酣然入睡的姿态借由弗洛伊德的画面对观者产生强烈的撼动,这样的身体,也是生命本身。而弗洛伊德认为,他只是关注人,关注并非简单、快乐、轻浮的各种人。
  弗洛伊德说:“作画糅合着希望、记忆、肉欲以及真正意义的复杂性。”画面无处不在的敏锐恰恰应该缘自于他的这个信念。卢西安·弗洛伊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给了位于Paddington的画室,由于人们无法更多地了解画家的生活,关于他的传闻具有各种色彩,他对待女性方面的怪癖、轻率的生活态度以及私生子秘闻,都为弗洛伊德的故事涂上神秘的色彩。无论给母亲或者女王作画,他们都得亲自到这个被颜料弄得非常班驳的画室,他甚至将谈判了6年、被要求到画室来72次的女王画成苍老、呆滞的暮年女人,引发了英国民众的不满,人们很气愤他将女王画成了中风病人。在这个画室,去世的弗洛伊德留下了几件尚在进行中的作品。
  大师都在夏夜离去,四年前,同样是七月,英格玛·伯格曼离开我们,弗洛依德和伯格曼,某种意义上讲,养育了中国文学、艺术、电影的一代人,他们用作品告诉我们叙事的多种可能,告诉我们表象背后真实的存在和意义的虚妄。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作者:小庄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定价:28.00元
  如果你像我一样,以对科学之敬畏,夹带着对八卦之向往,来读这本《爱与性的实验报告》,效果最为完美。在你惊叹于作者小庄每每总能为爱情这一文艺之永恒主题找到生物化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科学解释的同时,也绝不会忽略文中形形色色的精彩八卦。
  作者通篇都在讲述爱情背后的各种驱力与阻力,教授你一种以往任何情感专家都不曾提及的爱情观,那就是各类情感关系背后之科学解释,实在令人大开眼界。与此同时,当众多鲜活之案例摆在面前,作为爱情对抗人类生物性、社会性等更为基本的天性时节节败退的佐证,仍不免让人生出些许无奈之感。如果你感情遭受挫折,却又对爱情心存幻想,那《爱与性的实验报告》着实不是治愈良方。但对于尚不了解在香水里掺求偶二醇,在饮料里加催产素这类“求爱”伎俩的男女,倒可算作是醒世恒言。
  但仅有“科学八卦”,并不能算作是大众意义上的好专栏—实际上作者之妙笔才是让人不忍释卷的主因。以小庄在本书中所展现出的文笔,她在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时究竟在实验室中花了多少时间,颇值得怀疑——正是要用通晓列夫·托尔斯泰和亦舒、罗兰·巴特及凯鲁亚克的文笔作为润滑剂,一对对为情所困的男女的逸事,才能与各种科学原理、调查数据融为一体。老实说,即使以“一窥隐私”之世俗标准来看这些情感专栏,也足可称得上精彩绝伦,更何况还额外加入了“科学”这一味作料呢!(负二)
  
  神箭
  作者:钦努阿·阿契贝
  译者:洪萃晖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阿契贝是那种有着宏大背景和深厚底蕴的小说家,此前翻译出版的《瓦解》、《人民公仆》都有着显而易见的特性,非洲大地,殖民文化,但宏大的命题在阿契贝那里并非变得晦涩或者深奥,他将故事放在身边日常生活的叙述中坦然面对。《神箭》中白人对非洲民族的侵略带着鄙视的眼光,这些在阿契贝故事中如空气一样随处可见,他并非渲染,而是仿佛讲述自己或身边亲人的往事,那血与泪交织出来的悲欢,又岂是非洲大地独有的?所以阿契贝在今天、在这里被阅读又非常有必要。(朱白)
  
  第三大道的这间酒馆
  作者:约翰·麦克纳尔蒂
  译者:孙仲旭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约翰·麦克纳尔蒂是那种擅长玩弄技巧的美国媒体人,同时他也是抑郁的伤感大师,《纽约客》撰稿人和风格的坚持者。这本被称作“故事集”的书里,你看到的可能仅仅是悲伤的小故事,但在故事背后,你或许还会发现在美国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艰辛和不安,麦克纳尔蒂也许算不上他那代人中最有才华的,但他同样拥有一颗想去记录一个时代的心,面对凌乱不堪的生活,麦克纳尔蒂无疑是坚强的人,他靠与操蛋生活对抗的毅力速写了一代人的人生,不同侧面的、各个角度的,剪影或速写,他们的形象已经凝固在文字中。(朱白)
  
  香港书展走笔
  今年的香港书展,已是第22届,和往届一样,书展人气继续爆棚,在那里,你能见识到如同铜锣湾购物中心般的拥挤以及拥挤所导致的呼吸困难。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中环价值观至上,其实,香港书展的举办以及高质量学术出版得以展示,都回击了这一谬传。在今年的出版社和书店的卖场中,大学坊独树一帜,其中牛津大学出版社摊位上的新书《大江东去》就遭到了疯狂抢购。牛津的书制作精美,令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它既出香港本地精英的著作,也囊括内地等华语文化圈的作品,比如北岛、韩寒等也在牛津出过书。和港大、城大、剑桥出版社主打英文书不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以出版中文学术著作出名,今年他们还重印了徐中约、高华的著作,均是质量上乘之作。
  令人惊喜的是,书展上还可以见到不少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的旧书还特价出售。三楼则有几家台湾出版社的卖场,其中五南文化广场打出的条幅是“香港买唔到”,说的其实是台湾的所谓“政府出版品”。台湾出版对华文世界贡献良多,今年5月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的《殷海光夏君璐书信录》,就揭示了自由思想家殷海光严峻面容外柔情的一面,这些信既是他们的情书,也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世道人心的写照。而《我们最幸福: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无疑是今年书展上的至热图书,《洛杉矶时报》记者芭芭拉·德米克采访六名逃离朝鲜的平民,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讲述“脱北者”眼中的朝鲜社会,本书获BBC塞缪尔·约翰逊奖。
  书展上,还有一些书值得注意。比如《我的父亲罗孚:一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上访者:中国以法治国下幸存的活化石》、《袁世凯家书》等。除了学术图书,书展上的大热门,当然还是林青霞的《窗里窗外》等明星图书,导演王晶的新书《少年王晶闯江湖》也是颇具噱头。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目前受到内地青年读者欢迎的导演彭浩翔,其旧作《出埃及记》竟然被CUP出版社以5港币大甩卖,和他在内地的受追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看来明星出书风险不小。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知粉丝们情何以堪?(文_徐图之)
其他文献
早晨起来,拿着剪刀,去阳台上剪一小篮子生菜叶,夹三明治;周末烤排骨招待朋友,剪一大盆茼蒿,配菜吃解油腻;下雨懒得出门,拔几棵芥兰,白焯了,漂亮的叶绿素;又或者芥菜漂汤、香菜凉拌、菠菜煮面......    自然条件菜比花对光照要求高,瓜果类,一般需要6-8个小时的日照,才能开花多结果。叶菜,也需要每天三小时左右的阳光。如果有一个开放的、平均日照超过4个小时的阳台,那就可以折腾一个小菜园子了。  种
通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公然进行的掠夺和财富再分配,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又诱导大量错误投资,周期性地制造出经济危机,甚至酿成政治危机,这才是通胀最大的社会危害。    最近通胀的话题很热闹,但舆论中关于通胀的常识性谬误很多,这里只拣两个最重要的来说说。  谬误一:要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是否有通胀,通胀有多少。  这个说法的错误有两层。第一层:CPI是可任意制定的指数。CPI,是一些消费品
我不懂天文,也算不上严格的科普爱好者,却每每被讲述宇宙的书和图册所吸引,读这些书,有时比读一本小说要认真多了。吸引我的,并非科学上的爱好,倒是对于经历诗意的上瘾。人类历史,亦即诗意所存在的历史,宇宙学或关于宇宙、时空的认识的拓展,总会延伸出与以往不同的诗意。当你读到宇宙是泡沫状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起伏幻灭的泡沫,有的瞬息破灭,有的膨胀无休,每一个便是一处宇宙,“有的宇宙包含有星系,其他一些宇宙是
中国积累起来的航母设计与建造知识,主要还是前苏联体系的,但与此同时,近30年来中国新一代主战舰艇的设计却呈现了较大的欧美风格,这种融合的技术思想使中国的改装航母,很可能具备库兹涅佐夫所没有的重大技术、战术性能。    今年牵动全球军事观察家及国内公众的中国重要军事新闻,就是“改装航母”,该舰即将海试,随后将投入现役。由于该舰奇特的身世,对于其技术和战术性能到底如何,未来中国海军将如何运用该舰,猜测
5天(1月7日~1月10日)的展会时间很短,但却足以将未来一年甚至十年消费电子的趋势铺陈。有新意,有热点,也给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争论议题:环保、节能、网络应用、中国机会,消费电子前景正被极客与科技者们带向更远方。  “五天、2500家参展商,200万英尺的展会面积、11万新闻记者和行业代表。你就是消费电子产品展中的绝对幸存者!”当主持人借用美国真人秀《amazing race》(惊险大挑战)来总结这
英雄、流氓与国王  苏尔特郊区那个抓获卡扎菲的水泥洞,如今已成为利比亚人津津乐道的景点。在洞外的一处涂鸦上,写着:这是一只叫卡扎菲的老鼠躲藏的地方。  卡扎菲曾言:想如英雄般死去。可他最后的声音却在水泥管里回响:“别开枪!别开枪!”但一阵枪声之后,他获得了死亡,却毫无荣光。  10月20日,一代枭雄落幕。  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利比亚解放。  独裁者、暴君、邪恶的化身……在
稀奇古怪的装束,出人意表的言行,人们都说Lady Gaga是“雷母”、是个谎言。不过,她却将—个个荒言变成了现实。独特的时尚观让她看上去本身就像是—件艺术品。  我们的采访,Lady Gaga不过只迟到了70分钟而已,对于她这个等级的明星来说,这样的等待时间不是太长,还不算太摆谱。她的经纪人亚德里安解释说:“Gaga小姐正忙着化妆呢,她从来不索面见人。”  在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我终于看到脚蹬超高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世上最伟大的建筑并非出自高迪们之手,而更应该是把生命尊严摆在首位,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医院、养老院甚至火葬场。    生    专门为孩子治病的医院,就不要建得太高。否则,每次挂号看病都要抱着孩子跑上跑下。建筑结构如果不从实用出发,那么就会给家长们造成不小的负担。而比建筑高度更重要的则是医院的内部环境,对儿童负责任的医院,内部装修就会像
某天深夜,我在香江才子陶杰的微博上看到一句:“乔老爷归天,留下万亿家财,他的巨富一不凭圈土地,二不靠爹牛逼,三不假造金缕衣……”我登时大脑断电,心说乔老爷不是死了快30年了么,回过神来,原来他说的是乔布斯,我想的却是乔冠华。  乔冠华之绰号,来自50年代的老电影《乔老爷上轿》,政界高层,亦都习惯以此称呼他。当年的电影来来去去就那么几部,所以取外号都喜欢从银幕上套用。我有一远方亲戚一口气生了5个女儿
《赛德克·巴莱》在台湾上映的第一天,42岁的导演魏德圣没有像往常一般,骑着摩托车,送老婆去银行上班。他也没有偷偷去戏院观察票房,因为“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  当他确定票房大好,在傍晚时分,来到台北最大的影城“信义威秀”答谢观众,他从新光三越过马路走到戏院的路上,甚至当他只是站在厕所门口等待,都有十几台摄影机包围着他。强烈的灯光让他渗出汗来,认出他的民众举起手机拍照,惊呼“魏德圣!”之余,还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