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纤维化的分子影像学评价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心肌纤维化的干预甚至逆转已成为心脏病防治的新靶标.目前,心肌纤维化的检测临床常用心肌活组织检查和血清代谢物检测,但限制较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分子影像学技术可实现活体、无创、量化和靶向特异性评价心肌纤维化的有无、程度及转归,以便早期进行临床评估和干预.现阶段可用于心肌纤维化评价的分子影像技术主要包括SPECT、PET及MRI,不久的将来有望出现相应的分子影像探针用于心肌纤维化的超声靶向评价。

其他文献
最近,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版面世,这对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预防和诊治水平,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规范和指导我国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不同长度、不同距离、不同活度下125I放射性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方法:将预制的单、双、三粒子链置入人体等效体膜内后进行CT扫描,将扫描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制作验证计划,计算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结果: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形,剂量距离中心1 cm以上,剂量跌落快,径向累积剂量(dose,Gy)与放射性粒子活度(activity,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 ~ 73(53.00± 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
目的 利用序贯18F-FDG PET/CT显像观察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CCRT)中肿瘤代谢变化规律,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前瞻性入组并经病理证实、拟行CCRT的2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在CCRT前、放疗总剂量(DT)达50 Gy时、DT达60 Gy时、CCRT后1个月进行18F-FDG PET/CT显像;记录4次显像的食管放射性异常浓聚区SUVma
目的分析微卫星5联简单重复序列在分枝杆菌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并评价其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型能力,为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工具。方法实验菌株为17株分枝杆菌菌株和41株MTB临床分离株,17株分枝杆菌菌株包括分枝杆菌标准株15株、MTB临床菌株1株和MTB无毒株(H37Ra)1株。利用MICdb2.0软件分析微卫星数据库收录的分枝杆菌基因组中5联简单重复序列(CAGC
期刊
@@
目的探讨IL-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479例为病例组,其中男212例,女26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17)岁;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体检者358名,其中男162名,女196名,年龄18~60岁,平均(34±13)岁。应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技术,检测IL-22
20 0 4年上海建设交通系统1 0项涉及市民出行、居住及城市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项目已经排定,其中将着重解决市容顽症及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房屋拆迁、征
期刊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