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镜头新浪潮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AF,更易用


  全面搭载自动对焦功能
  一直以来,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国产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要么缺失,要么表现不佳。现在,唯卓仕系列镜头打破了这一局面。
  不可缺少的AF
  什么样的镜头是好镜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恐怕很多人都会提到,那就是好镜头要易于使用。
  在镜头的易用性中,自动对焦功能在如今的微单时代尤为重要。因为微单相对于单反,最大的提升就要数智能化的对焦,不仅识别面部,更能识别眼睛;不仅识别人类眼睛,更能识别动物的眼睛。因此,如果一支镜头只能手动对焦,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放弃了微单相机的便利性。

  (01)我们使用机身上的实时追踪对焦,将焦点定在人物头部,相机与镜头配合始终可以锁定焦点,完成追随拍摄的创意。
  机身:索尼α7R Ⅳ
  镜头:唯卓仕AF 24mm F1.8 FE
  光圈:F5.6
  快门:1/50秒
  感光度:ISO-50

  (02)镜头卡口处的USB Type-C型接口使镜头可以方便地进行固件更新,以便适配最新机型或是通过固件升级改善对焦性能。
  导螺杆型STM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唯卓仕出品的大多数镜头都坚持了自动对焦这一过去国产镜头“弃疗”的项目。
  以本文重点介绍的唯卓仕AF 24mm F1.8 FE、AF 35mm F1.8 FE和AF 50mm F1.8 FE为例,就搭载了“导螺杆型STM”步进对焦马达。这种类型的对焦马达也被像佳能这样的日系厂商使用,具备机械结构简单和对焦过程非常平滑安静的优点,同时能满足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拍摄的需求。
  内对焦与稳定性
  本次测试的3支唯卓仕FE卡口镜头均采用了内对焦系统,并对近摄对焦有所优化,最近对焦距离分别为0.3m、0.4m和0.55m。在配合索尼全画幅微单相机时,3支镜头的对焦表现都很不错。只是偶尔在连续对焦(AF-C)时出现偏差,单次对焦(AF-S)时则基本不会失误。如今微单相机上主打的面部、眼部识别对焦和主体追踪对焦则可以很好支持。
  兼顾视频对焦
  对于如今人数日益增长的Vlogger来说,自动对焦的平滑与安静至关重要,因为多数视频创作者并没有专业团队,通常是自己拿着相机拍摄。在这方面,唯卓仕镜头的视频自动对焦性能令人满意,为视频爱好者减轻了压力。

  (03)導螺杆型STM马达的应用,让唯卓仕镜头具备了极佳的自动对焦表现,并同时适用于照片和视频的拍摄。

好画质,放心拍


  要性价比也要高画质
  2499元、2199元、1999元,分别是唯卓仕AF 24mm F1.8FE、AF 35mm F1.8 FE和AF 50mm F1.8 FE的官方指导价。在此基础之上,要保证做工,又要有自动对焦,还会有多少成本给到画质呢?

  舍得使用特殊镜片
  国产镜头使用非球面镜片或低色散镜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保证自动对焦和做工的前提下,使用多片特种镜片,就是诚意了。
  在这方面,我们能看到唯卓仕镜头中有多片保证高画质的非球面、低色散和高折射率镜片,这在此价位的定焦镜头中并不多见。此外,唯卓仕镜头在抗眩光方面表现很好,其镀膜技术比较过硬。
  实拍表现
  唯卓仕AF 24mm F1.8 FE全开光圈时画面中心的分辨率表现很好,但周围区域成像偏软,暗角也比较明显。高光边缘会有轻微的色散,眩光控制则不错。收缩光圈至F2.8之后,周围画质开始明显提升,F5.6后色散变得很轻微,周边锐度也非常理想。在拍摄人物时,由于F1.8光圈带来的虚实对比,所以画面的主观感受其实很好。
  AF 35mm F1.8 FE禾口AF50mm F1.8 FE在全开光圈时的表现要好不少,特别是采用近年来高品质标准镜头流行的凹面前组镜片的50mm F1.8,其锐度和画质均一度更为出色。两支镜头在三等分处的锐度相当好,配合F1.8大光圈十分利于人像拍摄。但它们也都会在高光边缘出现细细的紫边,要在F4之后明显改善。
  总的来看,对于喜爱人像、美食、静物和Vlog拍摄的用户来说,这3支轻巧的镜头都能提供不错的画面效果,对得起售价。
01

  (01)唯卓仕AF 50mm F1.8 FE的面质表现在本次测试的镜头中最为出色。特刖足其全开光圈时中心和边缘的锐度部处于极佳水准.虚化效果也令人满意。
  机身:索尼α7R Ⅳ
  镜头:唯卓仕AF 50mm F1.8 FE
  光圈:F1.8
  快门:1/800秒
  感光度:ISO-100
02

  (02)尽管全开光圈时会有明显的暗角,面面边缘也有紫边问题.但收缩光圈后.唯卓仕AF 24mm F1.8 FE的画质提升明显,边缘锐度令人满意,色散也得到了很好抑制。
  机身:索尼Q7R Ⅳ
  镜头:唯卓仕AF 24mm F1.8 FE
  光圈:F8.0
  快门:1/400秒
  感光度:ISO-100

有质感,有手感


  从金属镜身到小巧体积
  高性價比镜头也不放弃做工和手感,是唯卓仕镜头留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是在FE卡口的3支镜头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金属镜身和光圈环,其操作手感也相当令人满意。
  金属与阻尼
  2000元左右的镜头大多是采用塑料镜身的,有些甚至卡口都采用的是塑料材质。但显然唯卓仕并不希望让镜头有廉价感,细致的金属镜身看起来“很值票价”。对焦环的质感和阻尼感也很出色。镜头卡口也是黄铜材质,美观度和耐用度都得到了保证。
  唯卓仕FE卡口的3支镜头采用了相同的光圈环设计,也就是F1.8~F16段为无级调节,变到A挡时会有一个卡顿的段落感作为提示。A挡时,用户可以依靠机身转盘来调节光圈数值,而其他挡位则适合在视频拍摄时,进行无声且平滑的无级光圈调节。
  很“微单”的体积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即使以定焦镜头来衡量,此次唯卓仕3支镜头的体积也控制得相当出色。特别是其中的AF 24mm F1.8 FE,在同样做到F1.8光圈的前提下,体积明显小于原厂镜头。35mm和50mm镜头也是如此,体型上都与微单相机相得益彰。即使同时携带3支镜头出门,也不会给摄影包造成太大负担。
在这个价位的镜头中,唯卓仕镜头的金属材质和表面涂层工艺,以及细致的对焦环与光圈环纹路,令其质感相当出色。其中24mm镜头还是我们测试过的同规格镜头中体积最小的。

国产镜头的艰辛与挑战


  专访唯卓仕
  采访人:《大众摄影》杂志编辑 李硕
  受访人:深圳市爵影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木基
  Q:唯卓仕这样的定焦镜头群在别的厂商那里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建立,你们是怎么做到如此快速的?
  A:其实大家只看到了这两年我们高频度的镜头发布,而没有看到我们在2013—2017年无产品上市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做镜头研发和生产准备工作,那段时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方案和成熟的核心技术。所以并不是我们的研发速度多么快,只是我们慢的时候无人知晓,至于现在新品发布的速度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Q:之前看到有报道说24mm、35mm、50mm这3支F1.8镜头的光学结构中,一部分后组结构是非常相似的,这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吗?
  A:确实有成本方面的考虑,但是更重要的考虑是在产品稳定性上。在镜头的装配环节,越简单的结构越不容易出错,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才会越高。因此我们在产品结构的设计理念中也更加注重产品的稳定性,这关乎用户的使用感受。我们不会只去考虑成本和生产效率。
  Q:为什么没有采用全程都带有段落感的有级光圈环?
  A:确实考虑过全程有级光圈,最终选择无级光圈是因为我们考虑到拍摄视频的需求。
  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只用来拍摄静态照片的相机了,年轻人都在玩抖音、拍Vlog。因此对相机镜头而言,肩负的使命也变成了兼顾照片与视频。而在视频拍摄中,有级光圈的调整存在时间和声音传输上的缺点。
  Q:唯卓仕镜头的自动对焦性能一直表现不错,特别是能适配AF-C和眼部识别对焦等功能,在这方面有怎样的技术积累?
  A:其实从很早以前开始,镜头转接环就一直是我们Viltrox(唯卓仕)的核心产品。转接环的自动对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功能和卖点,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有比较深厚的积淀。
  Q:如今国产厂商做镜头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是光学还是电子?所有部件都是国产的吗?
  A:其实光学和电子都是难点,因为我们国内厂商的制造水平在这两个领域上还是不及国外企业。至于零部件,部分是国产的,部分是进口的。
  Q:目前市场对唯卓仕品牌和镜头的反响如何?
  A:从销量上看,2020年的疫情对我们影响不小,好在新镜头的发布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在2021年,我们有希望突破10万支镜头的销量大关。
  就Viltrox(唯卓仕)品牌而言,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认可度相当不错,特别是年轻群体。我们会关注自媒体人和广大用户的使用反馈,倾听改进建议。虽然还不能透露未来镜头的规划,但我们会保持现有的研发进度,每年都会带来几次不一样的惊喜。
  编辑观点:见证新浪潮的来临
  尽管在其价位下性能表现可圈可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唯卓仕镜头与国外顶级镜头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色散、焦外光斑的圆度和虚化柔和度等问题上,唯卓仕镜头还有待改进。这与目前国产非球面镜片加工精度、光学设计和装配工艺等方面有关。
  但整体来看,唯卓仕镜头在核心理念、系列规划和自动对焦等方面,表现出了过去国产镜头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秀特质,打破了过去被国外垄断的自动对焦镜头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新选择。
  其引领的国产镜头新浪潮,已初具规模。
其他文献
作为新的I系列成员,适马35mm F2 DG DN | C具有与同系列产品一致的设计语言,令人赏心悦目。其体积在35mm定焦镜头中也属较小的,325g的重量不会带来太大负担。古典造型、经典手感  适马曾凭借35mm F1.4 DGUSM | Art让新生不久的Art产品线被广大摄影人认可。来到微单时代,I系列的35mm F2 DG DN| Contemporary以同样的规格再次做到了与众不同。融
秋葵 郁青峰摄冬瓜 郁青峰摄显微镜下美妙的果蔬世界  显微摄影,是指运用显微镜的镜头,将肉眼通常无法直接看到事物的细节高倍放大,用摄影的方式转换成影像。  借助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看得更深、更远,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表达周围的世界。显微镜下的水果和蔬菜,既有叶脉、细胞和叶绿体等具象形态,也呈现出抽象的艺术构造。摄影师既可以表达光鲜靓丽的部分,也可以反映阴郁灰暗的角落。  摄影一方面记录当下,同时
[摘要]《落叶归根》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两部影片不同于商业大片之处在于它们在对社会小人物,当今热点的社会问题以及不同层次的人对根的探寻上体现了对人的关爱。  [关键词]小人物 社会问题 寻根    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上曾兴起“寻根文学”的热潮,他们从文学寻根到文化寻根,力图找到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学样式和风格,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尽管在寻根文学的实际创作中,大多数作家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
原图场景不错,构图方面比较乱,上、下方的荷塘元素可以去除。瞬间具有趣味性。光线为侧光,具有立体感。光的色彩略微偏暖,但感染力不足,尤其是水面色彩,显得沉闷。整个影调偏晦暗,也不太适合画面的情景。本期两位嘉宾基本是通过剪裁、影调、色调的控制最终制作出了好看的作品。  杨锦炎(福建)  图片前期构图过于松散,过多的元素干扰图片主题的表达。现场环境,光比较大,不能很好地表现影像的质感和层次。作者虽然有意
[摘要]本文通过对《满城尽带黄金甲》剧情及音乐的分析研究,揭示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和作用。尤其是对近年来我国影视大片制作规律及其音乐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不断促进影视艺术品质的发展,同时。针对该影片对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意义展开评析。  [关键词]电影音乐 评析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上映了。这是张艺谋继《英雄》和《十面埋伏》两部古装文艺影片后的又一力作,张艺谋为该影片倾
欢腾的土楼 曾松滨 摄土楼里的中国梦 胡剑文 摄翠山藍项链 黄忠 摄  作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结构群体,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为积极推动全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靖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靖土楼杯“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摄影大展。大展经5个月征稿,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33000余幅。选登部分作品的同时,我们请“土楼之乡”福建漳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
近日TIPA(世界影像技术新闻协会,Technical Image PressAssociation)颁发了“2021年度摄影与摄像最佳产品” 共40个类别的奖项。作为TIPA会员,《大众摄影》参与了本届TIPA奖项的提名和评选,并在线上会议中投出了代表中国专业影像媒体的选票。  值得欣喜的是,在TIPA2021的40个奖项类别中,有5个奖项由中国品牌获得,其中包括:老蛙 Laowa 15mm F
雪后 康文义 摄 / 尼康D7000 ,光圈F11,速度1/125秒树影婆娑 康文义摄 / 尼康D7000,光圈F8,速度1/1000秒金山 康文義 摄 / 尼康D7000 ,光圈F22,速度1/80秒源远流长 康文义 摄 / 尼康D7000,光圈F22,速度1秒千年卫士 康文义 摄 / 尼康D7000,光圈F8,速度1/4秒  剔透的世界,洁净的自然,在朝霞或黄昏的光影下,带着观者的思绪翻越层峦
摄影师  王卫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顾问。旅居巴西多年,拍摄了大量巴西社会人文图片,并为推动中国与巴西文化交流策划过多次展览。曾荣获佳能2012年度十佳专业摄影师称号等,2015年出版巴西专题摄影画册。2016-2017年,在巴西、中国举办个展。  巴西东北部的贝尔南布戈、塞阿腊、巴腊伊帕、比奥依和巴伊亚等广袤地域被称为巴西的干旱之地。那里常年缺少降水,与巴西其他肥沃富饶的土地
[摘要]本文提出把陌生化分成手法和定义性特征两个层次。并与自然化进行比较,认为,作为手法它们并不矛盾,作为定义性特征,二者构成诗歌语言的复调理论。  [关键词]自然化 陌生化 手法 复调    本文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将陌生化做一个分析,认为陌生化应身兼两职,一方面它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定义性特征,以下本文也就从这两方面来阐释它与自然化的关系。  首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