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医学视角谈促进2021—2022季节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c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冬季节气温低,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发生呼吸道病原的共同循环和叠加流行。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我国的流感防控和流感疫苗应用,本文从2021—2022季节流感流行风险研判和防控举措、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的流感疫苗接种政策、从群医学视角促进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等三方面分析,呼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不能影响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正常接种,促进流感疫苗接种政策,改进免疫服务便利性,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护公众健康,助力疫情防控。“,”The lower temperature in autumn-winter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urvival and spread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d influenza. It is likely that there will be a co-circulation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such as SARS-CoV-2 and influenz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na, we separately discussed the risk of influenza epidemic in the 2021-2022 season, the influenza vaccination policies, and advocate influenza vaccin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medicine. We appeal that COVID-19 vaccination cannot delay the normal delivery of other vaccines in th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s and non-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EPI) vaccines. Promoting influenza vaccination policies and improving immunization service convenience are necessary for increasing influenza vaccine coverage,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nd assisting COVID-19 response.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控制队员对蚊媒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匿名调查问卷,于2020年9月统一对蚊媒应急控制队员进行问卷调查,用x2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队伍的整体知晓率为46.5%,其中蚊媒生态习性、蚊媒监测、灭蚊操作、蚊媒传染病的知晓率分别为32.0%、39.7%、48.8%、59.8%.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及是否有有害生物防治员证的蚊媒应急队员的蚊媒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了解3.9%四氟苯菊酯杀蚊气雾剂的长效杀蚊效果.方法 参照国标GB/T 13917.6-2009及GB/T 13917.10-2009检测方法.结果 实验室药效显示,按压3.9%四氟苯菊酯杀蚊气雾剂产品阀门1次施药后,0~20 min和11.67~12 h对淡色库蚊的KT50分别为0.11和0.52 min,24 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药效显示,按压产品阀门1次施药后,0~1 h时间段对淡色库蚊的1 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为100%;11~12 h时间段对淡色库蚊的1 h击倒率和24 h
雷公藤在我国民间有着十分悠久的应用历史,用来防治各种虫害、毒蛆及灭鼠等.在我国鼠害防治工作重点已经转向运用更加绿色环保生物技术大背景下,可充分利用雷公藤的纯天然植物来源,兼具毒杀、抗凝和抗生育等多重功效的独特优势,应用现代生物高新技术深入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雷公藤基植物源杀鼠剂系列产品,推动我国的雷公藤资源在鼠害绿色防治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因素、宿主免疫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已开发的药物主要针对病毒生命周期、宿主免疫因素或临床对症治疗.新近研发的抑制病毒吸附和复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中和抗体、环状肽、多肽化合物、先导抑制剂和小干扰RNA,改善血管功能的达沙替尼、帕唑帕尼、血管生成素1和免疫调节剂等进一步拓宽HFRS治疗策略.本文基于靶向病毒或宿主的药物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的分布特征.方法 从2001-2019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集并鉴定宿主动物寄生蚤,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宿主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及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收集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13 262只,属4科10属19种,平均染蚤率为41.15%,平均蚤指数为1.60.该疫源地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构成比最高,占46.63%~81.34%.不同季节宿主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均不同(H=19.14
目的 调查江西省阿蠓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 运用诱虫灯法和网捕法采集蠓类.结果 报道了江西省9种阿蠓及其分布情况,包括2个阿蠓新种和4个江西省阿蠓新记录种;描述了采自江西瑞金的阿蠓属一新种,瑞金阿蠓Alluaudomyia ruiji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馆.结论 江西省阿蠓种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生境不同年份鼠的密度及携带汉坦病毒情况.方法 2009-2018年运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并利用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分别进行鼠带毒率及人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8年期间,2013年鼠密度最高,为2.28%(205/8 973);2012年农村鼠带毒率最高,为8.50%;2011年人血清阳性率最高,为7.00%(7/100).结论 2009-2018年不同生境鼠密度与鼠带毒率无统计学差异,需要加强实验室检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暴发,做好预警工作.
目的 评估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杀效果.方法 测定5种不同浓度的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力,再选用30 μg/ml溴氰虫酰胺开展白蚁驱避实验.结果 5 μg/ml溴氰虫酰胺处理72 h后黑胸散白蚁的死亡率达100%,显著高于5 μg/ml氯虫苯甲酰胺的白蚁死亡率.30 μg/ml溴氰虫酰胺对黑胸散白蚁无驱避作用.结论 溴氰虫酰胺具有发展为白蚁防治药剂的前景.
目的: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n 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测量的左心房心外膜脂肪(LA-EAT)炎症活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因肿瘤指标异常升高或恶性肿瘤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行n 18F-FDG PET/CT检查的78例房颤患者。按照PET/CT检查日期、年龄、性别等基本特征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设立非房颤对照组(78例)。采用n 18F-FDG PET/CT测
近年来肾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肾癌发生发展机制、肿瘤生物学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肾癌预后判断方法是以临床指标为主的预后预测模型。在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基础上,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药物在肾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越来越多与肾癌预后及疗效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发现,有望为肾癌预后预测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参考。“,”The prevalence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