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40-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学校教育存在着双重性,既能开发及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一些教育行为同时也无意识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把创造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教师应在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要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会大胆地发表他们的见解,让他们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创新欲望,让学生愿意去创新。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生长点,小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好奇好动,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的组织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抓住时机,策略地提出问题,以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创新。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去创新。
  1.赋予学生设问质疑的权利,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设问让他人思考的活动机会。
  2.注重求异和变通,对学生创造性的答案给予激励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促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尽管有的方程学生暂时不会解答,但在这个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养成不盲从、有主见的良好学习品质,这正是通往创新的必经之路。
  3.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创新的闪光点,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丰富思想的学生,这就注定课堂教学不会一味地按教师的预设而行,当中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实际上就蕴藏着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长期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很容易产生一些教学的思维定势,总认为学生也想不出什么新的花样。其实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还约束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它告诉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的闪现,不能过早的做出简单的判断,学会倾听,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因为受到肯定而尽情地绽放,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敢于创新的品质。
  三、发展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去创新。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力,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所学知识。就小学生而言,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就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创新所应具备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鼓励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并自己推导出面积公式。这种转化思想的渗透,还使得学生在此后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推导过程中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创新意识。又如,在教学“長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将一块橡皮泥塑造成长方体的形状,这样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并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中,我同样使用了橡皮泥,让学生动手捏一捏1立方厘米,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大小的概念,并在随后的“变魔术”活动中,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突破了等积变形的难点。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教学应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只有我们认真学习和钻研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以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具有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
  [4]把握教学原则 实施创新教育——《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3期
其他文献
为研究在非基岩场地条件下核电厂结构的适用性和地震响应特征,以CAP1400型核电厂结构为例,开展非基岩场地核电厂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场地对各方向上的地震动均放大
【摘要】高职院校的设立旨在培养可以适应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型人才,故在课程的设置上也都尽量与专业想关联,进行较多的实践训练,近几年来,对于高职院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多的争论,高等数学这一门较有特点的学科的教学也广泛受到了社会的关注,目前来看不管是在教材的设置还是具体课堂授课方式上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高数教学的具体现状,浅谈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30-02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必须循于生命,遵循生命的特点和规律,在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中,通过生命的体验,而达于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就学生而言,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既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个性的一种展现。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30-01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我就烦",如今一提起作文,不仅一些学生害怕,一些教师也感到头疼。教师在讲台上就如何写好作文讲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仍然笔端枯涩。拿起学生作文一看,要么假话连篇,要么千篇一律,干巴巴,让人失望。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点繁多并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大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来巩固知识,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压力,学生长期处于疲惫的学习状态,学习任务繁重,数学成绩也得不到切实保障。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导研式的教学手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对导研式教学的内涵进行了概述,结合我国当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导研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分析数字化规程与纸质规程在人因工程学上的差异,认为事故规程数字化后需新考虑的行为形成因子。据此对几种常用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除人因失误分析技术
针对广东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训课堂教学上专业教师少学生多,发动机实训设备不足,缺乏统一的实训教材和统一、高效的教学模式等问题而提出的
【摘要】我国教育各方面各层次改革已成大趋势,针对高校当前的计算机教育一些弊端及改革思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在计算机教育模式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讲授内容还是讲授方式上都不能完全胜任时代的发展,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对大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计算机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 计算机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立意是一篇作文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甚至文章的深度。考场作文中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立意,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新颖,是作文能否得高分的关键。而立意创新主要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新鲜、别致、独到。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考场作文立意创新的法宝。  【关键词】考场 作文 立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运用、训练而逐步生长的,因此,作为教师,不遗余力地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学习,而创新学习作为一种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式,离不开对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的吸收。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就能催生学生创新的幼芽。  【关键词】学习方法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