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底蕴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社会上一些人的荣辱观颠倒了,忘却了诚信。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无用”等观念广泛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等等。造成这种信用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的种种欺诈现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中诚信意识培养的严重滞后。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历史教师,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已迫在眉睫。
  一、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广大初中生正处于人格长成阶段,可塑性强,这些现象势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也重点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称之不仅将影响其终生,更会影响中国的未来。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必定是惠及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是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认同与共识,才能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而荣辱观的本质和基础就是诚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诚实守信的教育,就显得更有必要。
  2、诚信教育的可能性
  相对而言,初中历史教师的应试教育压力要小的多,我们主要是应付初三历史的毕业会考,所以,平时完全可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在道德情感领域的教育中赢得了其实学科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这就为诚信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诚信教育的操作性
  在历史长河中,诚实守信的人物事例可谓比比皆是,反面的教训也是俯首可见。我就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人物事件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诚信教育。在和风细雨中滋润他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诚信情感得到升华。
  1、结合学科内容灌输“诚信意识”
  充分利用学科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抓住相关实例进行有意识的点播,灌输“诚信意识”。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具有无限的广博性和教育性,在这其中寻找“诚信教育”的实例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受知识水平和思维深度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在自己单独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实例,当然也谈不上自觉地接受感染和教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自身先具备这种意识,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捕捉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点播,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以高一政治史教材为例,书中都有很多值得展开教育的内容:如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慈禧屠杀义和团,日本不宣而战发动甲午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地扣留张学良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讲给学生听。教师甚至可以借题发挥,在学生中组织讨论,通过这些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和后人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形成的一种默契,是为全人类所认同和遵从的,没有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诚信”,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了保证。那些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不论其遭遇如何,最终的结果是彪柄青史的;相反,背信弃义地小人也许会一时得意,但公道自在人心,他们的恶名和丑行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人唾弃。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诚信
  充分利用学科可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将诚信教育从他律引向自律。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在这一点上,历史的课堂是有着充分的优越性的。以往我们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观看历史电影电视片,用CAI辅助教学等等,当然以其他形式开展的教学如实地考察参观、以历史问题为核心的征文、辩论以及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等也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历史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3、以史为镜,做诚实守信之人
  中国古代感人的诚信故事数不胜数,我们要大力弘扬其光荣传统,激励广大学生誓做诚实守信之人。周成王言而有信,削树枝而封侯,而周幽王因失信而亡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真诚相交,为后人弹奏了一曲千年不衰“知音”乐章。为变法强国,商鞅立木取信。为教育子女,曾子一言九鼎,杀猪取信。司马迁虽受宫刑,但如实记录汉武帝的功德。唐太宗“以至诚治天下”,造就了贞观盛世。柳宗元临终托孤,韩愈不负亡友期望,抚养两名幼子成人。晏殊实话实说,深得宋真宗赏识。乾隆帝为兑现六十年前一句诺言,让出皇帝位,终成千古美谈。
  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科本身“真”的特点,建立历史学的崇高感和威严感,树立诚信教育的正面楷模。历史学科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无论中西,历代史家本着对历史和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追求历史学科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求“真”的修史传统,传承至今的绝大多数史籍都是可靠的信史,具有公认的权威性,这使历史学科本身就成为一种求“真”的典范和榜样,对学生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宣传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落实诚信行动。
  总之,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对中学生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培养诚信品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重要任务。就学校而言,要创设一个人人讲诚信、处处有诚信的环境,把诚信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生逐渐养成诚信的优秀品质。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科美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授课时展示物理美、试验中发掘物理美、知识延伸体味物理美等方面发掘物理学中的美,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美的魅力,受到物理美的熏陶,提高鉴赏物理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发展,激发学习热情。  【关键词】美;物理;发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应当是一个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掘物理美的过程,本身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特别重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独立思考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富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
【摘要】本文通过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作用、成效及注意事项的论述,还列举了教学实践中的实例,以飨读者。  【关键字】简笔画;作图学文    形象直观教学便于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作图学文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应用    简笔画的教学应用就是在语文课堂教时结合教材内容所运
【摘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容以及对院校产生的变革影响。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从而建立起崭新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 角色转变    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
【摘要】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出发,以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为主导思想,结合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符合个性化教育服务要求的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原则,初步探索了个性化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方法。  【关键词】成人教育;个性化;网络课程    1 前言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方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
[摘要]教师必须适时地给予指导,教给学生必备的文本细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即:文学理论先导、阅读鉴赏方法随行,辅之以教师指导。  [关键词]文本细读 细读理论 细读方法    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进而读出“语文味”。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其阅历和文化积淀,走进文本所营构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体味、感悟作品,产生对
【设计意图】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组作文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中年级的特点,又要兼顾向高年级过渡的需要。此次看图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看图叙事,并通过前思后想,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与以前的要求不同,除了在观察中要有序、细致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叙述中──边叙边议,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指导下,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夹叙夹议作文训练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
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若衔接不好,会使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处于困难的学习当中,所以高一新生的衔接教学很重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首先,教师要分析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情况,查漏补缺,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注意课改后初,高中教学方式的衔接。再者,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高一的学生能较好,平稳的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课改后初,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八个年头了,其间不乏成功的实验和有价值的成果,但从大面积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大。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习作,至小学毕业,约占用280多个课时,习作也近百篇,加上日记等,训练不能说少,但相当数量的学生却每每惧怕作文,习作甚感吃力,作文水平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费时、费力颇多,而收效甚微。  有人说“注意小学作文的简单化、文学化倾向”。从现象上看,这两种倾向不但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