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佛山市双季稻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水稻生长习性,基于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提供的2019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资料,以及双季稻生育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19年双季稻(早稻、晚稻)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及其遭遇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以便为佛山市双季稻生产开展气象服务提供合理有效地参考。
  关键词:佛山市;双季稻;生育期;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39
  收稿日期:2020-06-29
  作者简介:朱怀卫(1992-),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农业气象。
  引言
  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E113°01′,N23°08′),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非常适宜双季稻的种植。双季稻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是指在同一块稻田里,1a种植和收获2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双季稻的出现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劳力资源,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9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资料对双季稻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为佛山地区双季稻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双季稻的品质与产量。
  1水稻生长习性
  水稻属于喜温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热量条件[1]。水稻苗期适宜的温度条件为18.0~21.0℃,水稻移栽返青期日平均温度需要20.0℃左右;分蘖生长阶段最为适宜的气温为21.0~25.0℃;拔节—孕穗阶段适宜温度为25.0~30.0℃。在抽穗阶段温度指标为25.0~30.0℃;乳熟时适宜的气温要处于27.0~30.0℃。水分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从幼穗期开始到抽穗末期是水稻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水稻属于短日照作物,但若长期日照时间不足会使得生育期缩短,影响水稻产量[2]。苗期需要足够的光照条件,移栽后水稻返青阶段需要的光照较少;分蘖阶段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强光照条件比较有利于分蘖;拔节孕穗阶段,要求达到一定的光照条件;乳熟、成熟阶段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这样有利于增加光合产物。
  22019年双季稻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根据2019年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双季稻生育期观测资料,早稻生育期处于3月8日—7月14日,全生育期129d,比常年延迟1.6d(以1981—2018年历史全生育期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为参考比较标准,下同);晚稻生育期处于7月19日—11月5日,全生育期110d,比常年延长1.9d。
  2.1全生育期气象条件
  2.1.1气温条件
  2019年早稻生长季日均温为25.4℃,比常年增加0.7℃,日最高气温为36.7℃,比常年增加0.3℃,日最低气温为12.1℃,比常年增加2.3℃;晚稻生长季日均温为28.1℃,比常年增加0.5℃,日最高气温为37.9℃,比常年增加0.6℃,日最低气温为16.7℃,比常年增加0.7℃。由图1(a)可知,早稻移栽期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逐渐升高。由图1(b)可知,移栽期前,气温变化平稳,移栽期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逐渐降低,日最高气温在抽穗期有小幅提升。可见,2019年佛山市早稻生育期温度适宜,有利于早稻的生长发育;晚稻生育期温度条件较好,有利于晚稻的生长发育,但是也需要注意高温天气的危害。
  2.1.2降水条件
  2019年早稻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达1145.7mm,比常年增加271.8mm,日最高降水量達135.5mm;晚稻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达559.2mm,比常年减少61.9mm,日最高降水量达91.8mm。由图2可知,早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降水量较多,分别达到259.1mm、303.9mm和168.6mm;晚稻移栽期和抽穗期降水较多,分别达到104.2mm和276.9mm。可见,早稻在需水关键时期降水量比较充足,可以较好地满足早稻的生长发育,晚稻3叶期、分蘖期、拔节期降水充足有利于晚稻的生长,而孕穗期无降水天气影响晚稻生长。
  2.1.3光照条件
  2019年早稻生长季日照总时长达384.9h,比常年降低61.4h;晚稻生长季日照总时长达729.2h,比常年增加109.7h。由图3可知,早稻3叶期和移栽期日照时长较短,达6.9h和1.2h,双季稻分蘖期、拔节期和乳熟期日照时数均较长,早稻3期日照时数分别达到61.6h、64.6h和83.5h,晚稻3期日照时数分别达到138.7h、130h和132h。可见,2019年早稻出苗期、分蘖期、乳熟期光照条件充足,移栽期光照少,有利于早稻的生长发育,3叶期光照不足则会制约早稻生长,晚稻出苗期、分蘖期、乳熟期光照条件充足,移栽期光照少均有利于晚稻的生长发育。
  2.2生育期内气象灾害
  2.2.1暴雨
  2019年早稻生育期间共遭遇6次暴雨过程。其中,3月9日日降水量达58.5mm,4月27日日降水量达56.7mm,5月26日日降水量达50.3mm,5月28日日降水量达67.7mm,6月24日大暴雨日降水量达135.5mm,7月10日日降水量达62mm。可见,抽穗—乳熟期遭遇大暴雨过程日降水量影响最大,对早稻生长影响大。
  2019年晚稻分蘖期共遭遇2次暴雨过程。其中,8月2日日降水量达66.0mm,8月26日日降水量达91.8mm。早期分蘖期及时疏通稻田积水,对晚稻生长影响不大。
  2.2.2低温天气
  2019年5月5日,日平均气温为19.3℃,低于20.0℃,不利于早稻分蘖。
  2.2.3高温天气
  2019年6月28—30日遭遇高温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分别达到36.5℃、36.7℃和36℃,影响水稻后期灌浆结实。
  晚稻生长季共遭遇3次高温天气过程危害,3次高温过程分别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连续多日日最高气温均达到36℃以上。
  2.2.4台风
  2019年8月1—3日,晚稻正处3叶期遇上台风韦帕外围气流的影响,同时在8月24日夜间—26日晚稻遭遇白鹿影响。
  3结语
  本文以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为试点,分析佛山市2019年双季稻全生育期内气象条件。结果表明:2019年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即使水稻生长过程中遭遇暴雨、高温、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温度、光照、水分条件充足也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对于气象灾害,在今后需要及时有效应对,确保双季稻取得稳产丰收。
  参考文献
  [1] 马宏斌,乐义.浅析主要气象因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6(01):190.
  [2]胡言青,严小静,汪大林,刘士高.气象条件对水稻生产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168-173.
  (责任编辑李媛媛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一年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水气平衡栽培法、常规水分管理栽培法均比深水漫灌栽培法(对照)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以水气平衡栽培法Ⅰ(处理5)和水气平衡栽培法Ⅲ(处理4)最为明显,水气平衡栽培法Ⅳ(处理3)和水气平衡栽培法Ⅱ(处理6)次之。  关键词:超级稻;水气平衡;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12  
摘要:智慧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来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河北省元氏县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元氏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监管等智慧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元氏县智慧农业在生态与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智慧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摘 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 水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 SB-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10nm波长下对氟茚唑菌胺·四氟醚唑24%悬乳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检測氟茚唑菌胺和四氟醚唑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0、1.0000,标准偏差为0.05、0.04,变异系数为0.44%、0.31%,平均回收率为100.01%、98.42%。  关
摘要:  大豆是我国基础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大豆食心虫的灾害不断,导致大豆大量减产,影响大豆质量。文章对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深入分析,旨在为合理控制大豆食心虫灾害,提高大豆产量及质量,给豆农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测报;绿色防治;豆农;质量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
摘 要:2016年4月17—18日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安远县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安远县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与低层辐合的垂直环流结构促进了水汽的抬升形成不稳定能量。  关键词:天气学;大暴雨;天气过程  中图分类号:TV12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试验通过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在不同熟期水稻品种上的示范应用,研究了新型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成本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效益方面,新型肥料处理对“南粳2728”、“华粳5号”、“甬优2640”等中早熟品种产量具有正效应,产量增加133.5~574.5kg/hm2;对晚熟品种糯稻“99-25”产量呈现负效应,产量降低264kg/hm2;因新型肥料成本较高,效益变幅较大,效益增加-48
摘要:  黄曲霉毒素B1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具有极高的致突变性、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污染广泛存在于奶制品、饲料等行业中。本研究以香豆素为碳源,筛选出1株降解率为8277%的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筛选;鉴定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06 
摘 要:通过在前郭县吉拉吐乡扎拉吐村示范试验,进一步验证芸乐收在水稻上不同使用时期和施药次数的表现与增产效果,为决策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芸乐收;水稻;防病;增产;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37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掌握芸乐收在水稻上不同使用时期和施药次数的表现与增产效果,为决策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摘 要:本文选取常规天气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相关资料,利用天气学及天气动力诊断方法对2012年7月8日四川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此次特大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低槽、西南急流、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倒槽。蒙古低槽底端南下冷空气同副高北上携带的暖湿气流在四川省上空汇集,激发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产生。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抽吸作用,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水汽、动力及热力
摘 要:本文以山东莱州市豪克国际橡胶工业有限公司6761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简述了6761kv分布式光伏发电继电保护应用。  关键词:光伏;发电  中图分类号:U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06  山东豪克6761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山东莱州市豪克国际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厂房屋顶。本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6761kw,共使用电池组件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