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三道关”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网络系统是学校重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广大教师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几乎都受到过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互联网上蠕虫、拒绝服务等新的攻击手段层出不穷,病毒的入侵、网站恶意代码、ARP攻击、有害信息干扰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构筑可靠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成了当前学校急需考虑的问题。
  校园网安全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也不能有一个完整而周全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能是想方设法使学校的网络更加安全,尽量减少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损失。在WPDRRC模型中,外围连接的依次是预警(Warning)、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响应(Respond)、恢复(Restore)、反击(Counterattack)六个环节,内层是人、策略、技术三个逐步扩展的同心六边形(如上图)。将安全策略变为安全现实,人是核心,策略是桥梁,技术是保证。下面,我们主要从技术保障、安全策略、人员素质等三个方面,谈谈对学校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一些建议和做法。
  第一道关——硬件技术保障是防线
  通过添加硬件防火墙或者“计算机 软件”式的防火墙,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用网之间构造起第一道保护屏障,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入侵网络。防火墙对通过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防火墙是一个安全策略的检查站,所有进出的信息都必须通过防火墙,使可疑的访问被拒绝于门外。
  现在笔者所在区域大部分学校都采用“海蜘蛛”作为路由器,目前使用的是“海蜘蛛”V6.1.0,此版特别适用于校园等对网络应用高要求的环境。专门解决校园网电脑中毒、相互攻击、上网缓慢等现象。此设备能够轻松实现以下功能。
  用户安全管理:支持各种防火墙策略。提供DNS/IP/网址/关键字过滤功能。支持“PPPoE认证 Web认证 验证码”的三重防护,有效地防止ARP、DoS类攻击。
  安全隔离每个用户:采用一户一线,杜绝用户间互相攻击的现象,即使个别电脑中毒也不会对周围用户产生任何影响。
  智能QoS功能:能对P2P下载、在线视频等高带宽应用采用智能化QoS流量控制,有效防止了这些应用对其他用户网络的影响。方便对小区内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长期稳定运行:路由系统基于linux内核,能在长时间不间断的情况下稳定运作。
  完善的备份支持:支持定时关机重启,远程备份路由配置文件,简化了管理员的工作任务。
  日常网络的监管采用《傲科天蓝蓝安全设备》,可以轻松实现:日志审计、信息过滤、行为管理、内容监控、P2P下载控制、流量管理、策略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
  通过采用各种防火墙技术和网络监管设备的防护,为校园网的安全建立起第一道安全防线,为学校网络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当然,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网络规模有所不同,采用的校园网安全系统也应有所差别,不可能按照同样的方法,但是可以采用同样的模式。
  第二道关——网络安全策略是桥梁
  校园网使用者或者说接入点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合理的、优化的网络安全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在技术上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网络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网络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网络安全策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安全策略:主要包括机房网络和办公网络的物理隔离、机房环境的建设、防火防盗、电磁干扰、非法用户入侵等。
  访问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重要数据的加密、服务器密码的安全性、密码定期更新、用户权限的控制、对于目录的访问权限、敏感数据的控制、用户验证机制等。
  VLAN划分策略:当学校网络规模较大时,建议对学校的网络进行合理地划分VLAN,划分可以按照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网络层协议、根据IP组播、按策略、按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等多种划分方式。划分VLAN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学校用户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科进行划分、根据课程表进行划分,可以有效地隔离用户干扰和进行流量控制。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为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规范各项操作,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用户操作、安全等级管理、管理范围、有关人员的操作流程、机房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制度及应急预案等措施,以起到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有理有据、保障有力,将网络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从内部管理上防范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道关——人员素质提升是核心
  人员素质的提升对校园网的安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这里讲的人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管理人员,简单来讲就是学校的网管员;二是网络使用人员,主要是指教师,还包括使用校园网的学生。
  网络管理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保障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在很多学校的网管员都是兼职的,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提升。网管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掌握足够的信息安全知识,充分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能,不断跟踪安全新闻动态、安全技术发展,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成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的主力军。
  对于普通网络用户来说,网络安全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被动的,来自病毒、木马、恶意脚本和插件以及黑客的攻击等;另一方面却是主动的,比如浏览挂有木马的非法网站、钓鱼网站、含有病毒的垃圾邮件、含有非法链接的聊天信息等。根据调查显示,由于自己无意识地点击恶意网站而导致中毒木马的竟然占到了绝大部分。半年内有40.5%的用户没有遭遇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这部分网络用户有一个共同点:普遍具有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由此可见,教师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是整个学校网络安全系统的核心所在。教师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需要经常组织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得某些网络安全隐患被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际上,网络安全的成败取决于两个因素:技术和管理,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构筑材料,安全管理是真正的粘合剂和催化剂。70%~80%的安全事件来自内部,只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使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发挥作用。硬件和防护技术的提升以及各种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和实现,但是使用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总之,希望通过“三道关”尽量“砍掉”校园网络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尽可能把网络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打造一个稳定和健康的校园网络,为日常教学和网络教研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兴华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受关注,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五项技能(唱歌、跳舞、弹琴、画画、讲故事)之一,与其它四门技能课程相辅相成目前我
《礼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开放、互动、交流是网络学习的基本特征。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人际互动媒介,越来越成为促进人们沟通交流的有力工具。将学习共同体构建于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之上,不仅扩展了学习的量,而且提高了学习的质,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的开放性,拓展了学习共同体的范围。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既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又有彼此竞争关系。有些学习者害怕他人运用自己的知识或者超过
“现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真是没法上了,硬件设备与城里的没法比。电脑室没投影,开机就要半节课,运行几十分钟后又集体死机。作为信息技术课老师,我们该怎么办?”这是一位署名为“姐妹”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常德教育科研网上的留言。还有一位有数学学科背景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曾直接问我:“肖老师,信息技术能否在‘中考’中占5分?中考有分我就跟着你干,否则我还是会选择去教数学。”也常会有教师在常德信息技术教师QQ群
2003年4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到高中必修的行列,从而结束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无标准可依”的局面。(《课标》的制定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经历了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培训,但效果并不理想,症结主要在于缺乏有的放矢的指引,使新课程理念无法很好地、正确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此,在研训工作中我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问题的采集整理与问题课程化  “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这一工作思路,是为加强课程建设,坚持立足优势、彰显特色、关注需求的原则而提出的研训模式,与将在后文提到的校本研修、研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