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对310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70岁高龄胃癌患者中术前75例(74.3%)有合并疾病,209例<70岁低龄胃癌患者术前35例(16.7%)有合并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27.7%,术后病死率5.9%,低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17.2%,术后病死率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无合并疾病在高龄组与低龄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9.6%和6.2%,病死率分别为0和0.0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常合并心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仍可使高龄患者耐受标准胃癌根治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胃肿瘤;高龄胃癌;合并疾病;外科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0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中≥70岁的高龄患者101例,占32.6%。其中男72例,女29例,男女比例2.4:1,年龄70-87岁,平均75.2岁。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
  1.2 合并疾病 310例患者中有128例伴有合并疾病,常见的合并疾病是心脏疾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42.2%(54/128),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28.1%(36/128),糖尿病16.4%(21/128),高血压5.4%(7/128),前列腺增生尿潴留4.7%(6/128),脑梗死2.4%(3/128),低蛋白血症或贫血57%(73/128),术前伴有2种或2种以上合并疾病56.3%(72/128)。101例高龄胃癌中术前75例(74.3%)有合并疾病,209例低龄胃癌患者术前35例(16.7%)有合并疾病。
  1.3 围手术期的处理 针对术前合并疾病采取不同措施,如选用广谱抗生素,有效控制血压,纠正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给予雾化吸入,纠正器官功能不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适当输血和营养支持;术中切口减张缝合;术后高危病人监护治疗,早期取半卧位,控制输液速度,鼓励咳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1.4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肿瘤部位及类型。310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227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3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1例;其中8例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则行联合器官切除术。101例高龄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73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2例。
  1.5 病理与分期 所有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胃癌。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143例,中分化腺癌79例,低分化腺癌9例,黏液腺癌35例,未分化癌22例,溃疡恶变22例。根据胃癌分期标准分型:Ⅰ期50例,Ⅱ期185例,Ⅲ期70例,Ⅳ期5例。其中≥70岁的高龄胃癌患者Ⅲ、Ⅳ期占34.7%(35/101),<70岁低龄胃癌患者Ⅲ、Ⅳ期占19.1%(40/20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1.6 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27.7%(28/101),病死率5.9%(6/101),低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17.2%(36/209),病死率2.4%(5/20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胃癌患者术前无合并疾病患者中术后并发症29.6%(8/27),病死率0;低龄胃癌患者术前无合并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6.2%(9/146),病死率0.0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高龄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9.8天,低龄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3天,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分别为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6例,心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瘘1例,尿路感染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4例,应激性溃疡1例。死亡6例,其中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心肌梗死,3例分别因肿瘤广泛转移仅行探查术。
  2 讨论
  高龄胃癌特点是起病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不易引起重视,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较长,患者往往体质较弱,病情重,晚期居多[1]。本组Ⅲ期和V期病例占24.2%。高龄胃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有资料显示,在高于70岁的胃癌患者中,80%的患者术前有合并疾病,而<70岁的患者,仅25%有合并疾病[2]。本组老年胃癌患者74.3%术前有合并疾病,合并疾病是增加手术危险性的重要因素。又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处于衰退状态,机体应激性低下,各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差,手术耐受性差,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容易产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对于高龄胃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问题,目前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高龄胃癌患者手术风险大,如行根治性手术,有较高死亡率,因此对高龄患者多持消极态度,不宜行根治术。
  根据本组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高龄胃癌患者的生理机能退化,就诊时多属中晚期,且大多存在合并疾病,合并疾病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只要重视高龄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龄患者可以耐受标准胃癌根治术,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海林,叶韶峰.52例老年胃癌患者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414-415.
  [2] 嵇振岭,李俊生,彭淑牖,等.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风险及外科处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12):320-322.
其他文献
本文对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利用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岷江上游及供水区的水资源分析、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等进行了阐述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手术方式和时机。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8月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60例(6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24只眼,白内障联合抗青光眼手术36只。一期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0只眼。结果 手术后55只眼眼压正常。5只眼要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手术后矫正视力55只眼,矫正视力≥0.3者为40例,占68%。结论 早期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白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集历史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特殊工程。不仅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与都江堰相关的任何活动
本文针对灌溉水资源配置过程的闭环及非常态控制,利用工作流分别建立了以用水需求为依据的常态控制和以水位变化为依据的非常态控制模型,并对UML描述的过程模型作了正确性验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前后患儿肝功能、血生化指标及血常规,观察换血期间及换血后患儿不良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 换血后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WBC及PLT均明显下降,与换血前对比,P0.05,见表2。  2.3 换血前后血常规 换血疗法后白细胞(WBC
本文以岷江上游及都江堰供水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评价为基础,研究了都江堰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探讨了提高都江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措施。
目的 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培养高素质强适应的护理队伍,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从以往质量保证(QA)向持续质量改进(CQZ)转变.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赢
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更是如此。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效的审慎
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是遵照自然规律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典,其蕴含的生命力和文化的魅力来自于对自然和河流的尊重。古人在认识自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
会议
【摘要】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212例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胸腺五肽治疗组(A组)62例、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组(B组)70例、联合治疗组(C组)80例。待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①3种方法的疗效不全相同,其中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最好,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胸腺五肽及紫外线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