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设计专业的特征,从理念、工具等方面对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展开思考,并尝试在现代设计的理念指导下探讨新的素描教学方式,以期望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更好地开展素描教学。
设计教育 素描 素描教育
素描一词在汉语中指用线条勾勒、描绘、临写物体的意思,它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是绘画和设计的基础,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再现为原则进行造型基础训练。
设计教育中的素描与传统的素描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和传统的素描区分开来又被赋予自己独特的内涵——设计素描,“设计素描( 也称之为结构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描绘能力、结构分析能力和塑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协调能力。设计素描的目的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基于这种目的下的设计素描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设计意图能力的锻炼。
当然在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上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也有不同。设计素描不同于绘画,它更强调结构的领悟,重视作画的过程中,这就使得设计素描非常注重基准线的把握,在基准线确定后,根据透视的有关原理画出另外两条透视缩减更为强烈的边线,从而得出准确的基准面。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贯穿着理性思维和透视原理的运用。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也是紧扣着设计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用简练、明了和精准的线条以达到科学、精确的表达物体结构的目的,基于这种目的就使得设计素描非常的注重细节特征。这些不同就使得在素描设计教育中也要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素描教学作为绘画教学的基础,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培养了大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素描教学显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同时,素描教学的发展却并没有与之同步,依旧在沿袭过去的做法,这样一来,以往的严谨性、规范性,似乎成为制约现代社会素描表现的障碍。”在设计素描方面就更显的如此了。这就需要素描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理念的局限,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加强基础训练。设计素描的基础是点、线和面的运用,这就要加强学生对这些基础元素运用能力,提高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点线面构图表现的能力。在设计素描中点线面是形体塑造和表现的重要手段,点线面表现力的强弱,对表现技巧的影响很大。通过这些基础训练,要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点、线、面运用的主次,强弱和刚柔的运用。同时还要能够灵活的掌握点、线、面的辩证关系,从而能够在形体的勾勒中把他们良好的科学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精准的表现形体的目的。
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训练。“观察,实质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素描,可以认识自然,发现设计,它强调并要求在整体造型活动中,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大脑,给设计赋予人性化和人情味。”设计与平面作图不同,这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观察”能力,通过“三维观察”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把握形体的本质。要想锻炼学生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设计素描中,要对要描写的形体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从上下、左右、前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除了视觉观察之外,还可以对所有进行素描的形体进行触摸,以达到精确地把握形体的结构关系、体面关系、比例关系和空间透视关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全方位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也是进行设计素描的基础。所以在设计素描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训练。
再次,要在生活中体验。点、线、面的运用只是为设计素描提供了基础的工具,多角度的观察是我们把握形体重要手段,但是观察得到的东西更多的是表象的具体的东西,设计素描毕竟不仅仅是单纯的素描,我们不仅要勾勒出具体的形体,还要使其具有艺术的灵性同时又要对生活,为社会服务,要想做这些仅通过视觉获取外表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在生活中体验。一个设计者,只有与生活接触,逐步积累生活中的形象,进而触摸生活的本质,才能够创造出有深度并能够为社会服务的设计。当然这一点不是在课堂上能做到的,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融入到生活之中。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学生大多生活在校园或者有限的几个角落当中,也认识不到融入生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指导。当然能够把生活的气息带入到课堂中来时最好不过的,这就需要设计素描的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起“生活即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最后一点就是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我想教育工作者,对于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都是非常熟悉的,都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象力不是凭空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建立在对事物的观察和你对生活的理解之上的建构,但是这种建构不是感性形象结合,是理性的创造。掌握观察并融入生活的我们有了建构想象的因素,但是还需要掌握一定思维方式。较为常用的一种就是逆向思维方式,就是在进行某一构想的时候,要打破常规,努力地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进而构建合理的设计。在思维的过程中,要用突破常规的勇气,尤其对待以往的设计,不要囿于经典的局限,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典范,但是不是让我们来膜拜的,要有勇气比经典做的更好。在思维的过程中,切忌钻牛角尖,就是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要试着去尝试其他的方向。当然这些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设计的道路上做出更好的素描作品,也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设计素描已经和以往的素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教育方法也是随之而变化,只有在教育和学习中把握现代设计素描的特征并积极就新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王亚英,郝雪鹏.设计素描概念初[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01).
[2]余岚.突破传统教学——设计素描教学初[J].音体美教学研究.
[3]周瞳.现代设计教育中的素描教学初[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4,(12).
[4]范子慧.浅谈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J].教学与育人札记.
1
设计教育 素描 素描教育
素描一词在汉语中指用线条勾勒、描绘、临写物体的意思,它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是绘画和设计的基础,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再现为原则进行造型基础训练。
设计教育中的素描与传统的素描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和传统的素描区分开来又被赋予自己独特的内涵——设计素描,“设计素描( 也称之为结构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描绘能力、结构分析能力和塑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协调能力。设计素描的目的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基于这种目的下的设计素描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设计意图能力的锻炼。
当然在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上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也有不同。设计素描不同于绘画,它更强调结构的领悟,重视作画的过程中,这就使得设计素描非常注重基准线的把握,在基准线确定后,根据透视的有关原理画出另外两条透视缩减更为强烈的边线,从而得出准确的基准面。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贯穿着理性思维和透视原理的运用。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也是紧扣着设计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用简练、明了和精准的线条以达到科学、精确的表达物体结构的目的,基于这种目的就使得设计素描非常的注重细节特征。这些不同就使得在素描设计教育中也要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素描教学作为绘画教学的基础,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培养了大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素描教学显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同时,素描教学的发展却并没有与之同步,依旧在沿袭过去的做法,这样一来,以往的严谨性、规范性,似乎成为制约现代社会素描表现的障碍。”在设计素描方面就更显的如此了。这就需要素描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理念的局限,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加强基础训练。设计素描的基础是点、线和面的运用,这就要加强学生对这些基础元素运用能力,提高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点线面构图表现的能力。在设计素描中点线面是形体塑造和表现的重要手段,点线面表现力的强弱,对表现技巧的影响很大。通过这些基础训练,要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点、线、面运用的主次,强弱和刚柔的运用。同时还要能够灵活的掌握点、线、面的辩证关系,从而能够在形体的勾勒中把他们良好的科学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精准的表现形体的目的。
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训练。“观察,实质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素描,可以认识自然,发现设计,它强调并要求在整体造型活动中,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大脑,给设计赋予人性化和人情味。”设计与平面作图不同,这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观察”能力,通过“三维观察”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把握形体的本质。要想锻炼学生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设计素描中,要对要描写的形体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从上下、左右、前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除了视觉观察之外,还可以对所有进行素描的形体进行触摸,以达到精确地把握形体的结构关系、体面关系、比例关系和空间透视关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全方位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也是进行设计素描的基础。所以在设计素描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训练。
再次,要在生活中体验。点、线、面的运用只是为设计素描提供了基础的工具,多角度的观察是我们把握形体重要手段,但是观察得到的东西更多的是表象的具体的东西,设计素描毕竟不仅仅是单纯的素描,我们不仅要勾勒出具体的形体,还要使其具有艺术的灵性同时又要对生活,为社会服务,要想做这些仅通过视觉获取外表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在生活中体验。一个设计者,只有与生活接触,逐步积累生活中的形象,进而触摸生活的本质,才能够创造出有深度并能够为社会服务的设计。当然这一点不是在课堂上能做到的,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融入到生活之中。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学生大多生活在校园或者有限的几个角落当中,也认识不到融入生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指导。当然能够把生活的气息带入到课堂中来时最好不过的,这就需要设计素描的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起“生活即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最后一点就是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我想教育工作者,对于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都是非常熟悉的,都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象力不是凭空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建立在对事物的观察和你对生活的理解之上的建构,但是这种建构不是感性形象结合,是理性的创造。掌握观察并融入生活的我们有了建构想象的因素,但是还需要掌握一定思维方式。较为常用的一种就是逆向思维方式,就是在进行某一构想的时候,要打破常规,努力地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进而构建合理的设计。在思维的过程中,要用突破常规的勇气,尤其对待以往的设计,不要囿于经典的局限,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典范,但是不是让我们来膜拜的,要有勇气比经典做的更好。在思维的过程中,切忌钻牛角尖,就是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要试着去尝试其他的方向。当然这些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设计的道路上做出更好的素描作品,也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设计素描已经和以往的素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教育方法也是随之而变化,只有在教育和学习中把握现代设计素描的特征并积极就新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王亚英,郝雪鹏.设计素描概念初[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01).
[2]余岚.突破传统教学——设计素描教学初[J].音体美教学研究.
[3]周瞳.现代设计教育中的素描教学初[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4,(12).
[4]范子慧.浅谈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J].教学与育人札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