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言语表达更加精彩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怎样让学生读中积累、看中发现,结合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和景有所发现、有所启发,用细腻的笔,记下自己生活中有感触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看、说、想、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运用的平台,让作文成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介质。
  【关键词】作文;活动实践;生活;观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写作教学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素材,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重要砝码,要让小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应扩大阅读贮存,积累内化,做到“三结合”让其掌握一定的写法,驱除怕作文心理,让其体验成功作文的快乐。
  一、同化于“改造”结合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教师应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习作思维能力是作文的核心。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分学段要求,教师应建构有梯度、有层次的习作核心能力培养。如小学低年级的组词造句的能力;中年级“有序化构段构篇的能力”;高年级“主题化表达的能力”。但无论哪种能力,都应以教材学习为基础,大胆改造课本中的单元作文,拟写与教材本单元同类型的作文,扩充同化悟格写法。所谓同化悟格法,就是把本单元作文题通过类比,通过比较、类推等方法,写出二者的共性、本质特征。通过相关实例的表达拓展,深化言语的积累表达形式。
  如义务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习作三是写发言稿,主题是竞选班干部。要求:应讲清楚参加竞选理由,参选有哪些优势?竞选成功,你将要怎样为同学服务?本人在指导写完发言稿之后,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写导游词介绍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假设自己是“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景点,你应重点介绍哪几处景物,它的名字由来、历史典故、景色特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瞬间开始转动了,挖空心思地组织自己脑中积攒的语言,拟写“导游解说词”。结合实际,这样进行同化性的写作改造,能使思维和习作内容更广泛了。
  二、活动与练笔结合
  有了活动,再动笔写作,就有了生活情景的影子,学生写起作文,就不再胡编乱造。如在习作时可先开展“生活再现”式的活动,学生思维拓展开来,不但能写出活动过程,有趣的场面,而且还能写出自己活动的经验和感受以及所受的启发呢。这样多样化的练笔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演一演,做一做,写一写
  无论是课本剧,或是课外寓言、童话、民间故事,教师常可拓展原文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把主要内容情节演一演,多用人物表情、语言、动作,再有所选择地写下来。有时,教师可先指导小学生动手做一做,如造航模、叠纸船、制作书签、小手电筒、小挂历,或科技小实验等等,做完就说,让其说说做的过程和感受,教者应随机点拨,最后让学生把说的内容记下来。比如水果拼盘制作活动,先说是什么水果?形状、颜色、滋味如何,你是怎样拼制的?为什么要这样拼?接着按“先……再……接着……最后……”的顺序与同学口头交流,再把重点写下来。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落笔时就不再慌神,不再心无头绪,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了。这样的练笔,学生在演、做、说、写中感悟、思考,其表达的内容一定真实、有序、有血有肉。
  (二)编一编,画一画,写一写
  张化万先生说过 “来自于学生的素材,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能动他们的心结。”可见教师应该大胆地舍弃教材中的命题及半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编和绘画。如教师可用几个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编一编故事。如让学生用宋代诗人邵雍的《一去二三里》编写故事,学生讨论、交流后。有一个学生就发挥想象,编写了以下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小孩子,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做客,呀,走的可真快呀,一口气就走出二三里,路过一个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时至傍晚,家家户户都在做饭。他们走累了,路边正好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坐下休息。亭子外边花儿开得正旺,小孩儿伸指头点数儿,口里念着:“八枝、九枝……”像这样的一首小诗,读、讲、编、写,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可让不少小作者喜欢上了文学,还可以指引着小作者从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让学生先单独作画,画完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说出画意,最后动笔写作。画的形式或内容,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漫画的形式,十分夸张地表现一件有趣的事,也允许用简笔画表现一个人物、动物或一处景物。比如在游览一处景物后,教师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路—桥—林—池—花,先请学生选一处画,有的学生会画路、画桥,在小路上画青石板,在路旁画小草,花丛中有野花,在小桥上画桥洞,桥下画河水,河边画小草小花或在水中画小鱼……这一过程,既帮助了学生理清了游览顺序,明晰了写作思路,又能促進学生回忆游览时看到的重点景物,明确了习作内容,这样把画的内容再有序写下来,不就是一篇好作文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是,只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并时时动笔表达,就一定能得到“润物无声,插柳成荫”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宋仲春.作文教学现状分析[J].作文教学研究,2013(4),
  [2]王熊丽.如何让小学生有效练笔[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3]刘敏珊.也谈在观察生活中练笔[J].山西教育,2009(5).
  [4]张华灵.观察思考与表达[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3(12).
  [5]王福民.抒写真情,表达独特感受[J].课标·教材·教法,2013(9).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诗词具有凝练语言、手法多样、情感丰富等特点,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智慧道德与审美艺术的集中体现。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高中古代诗词的教学现状,提出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古代诗词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灿烂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事业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学对师生互动逐渐引起重视,以此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改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促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很多教育者提高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衔接部分,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这一阶段,要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效;率 策略方法;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指导学生学习、诵读古诗词,不仅仅是读背诗句,理解意思并会默写,以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悟与想象能力,并且能够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自主探究;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古诗词中有美丽的风光,有鲜明的形象,有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