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技术论视角下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以马塞尔·莫斯、皮埃尔·布尔迪、米歇尔·福柯等人的身体技术理论为基础,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对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中不同水平学员,在太极拳身体技术习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以检验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与社会结构,以及与身体抵抗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表明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不仅是通过权威的模仿、惯习的规则化、规训等社会结构来进行复制,而且还包括身体构造而引发的身体抵抗在内的诸多因素。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身体技术;身体抵抗;太极拳;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5-0058-05
  The acquisition of Taijiquan body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dy technique theories
  ——Tak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a Taijiquan classroom in Chiba prefecture of Japan for example
  MA Sh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Based on body technique theories by Marcel Mauss, Pierre Bourdieu and Michel Foucault etc,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s main means, and by mean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a Taijiquan classroom in Chiba prefecture of Japan in the proves of Taijiquan technique acquisition, so as to te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quisition of Taijiquan body techniques and soc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body resistance. The author revealed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Taijiquan body techniques is not only copying via such social structures as authority imitation, habit regularization, discipline etc, but also including many factors (including body resistance induced by body structure).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body technique;body resistance;Taijiquan;qualitative research
  本研究通过对现代社会身体的探讨,对具有重要影响的马塞尔·莫斯为首提出的3个有关的身体技术重要理论进行梳理与阐释;运用质性研究访谈法,对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进行为期一年(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深入访谈与参与观察,解析身体技术习得和社会再生产之间并不只是一看便知的必然联系,而是包含有身体反抗等各种因素。以太极拳作为实例进行考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太极拳有别于一般日常生活的身体运动,在习得中身体抵抗更为明显;其次,特别是相对于日本来说,太极拳运动是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来身体文化,它的社会位置更加突出。因此,把它作为研究对象,其社会位置对身体的刻写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抵抗将更为显著。
  1 身体技术论与质性研究访谈
  1.1 身体技术的习得与身体的抵抗
  1935年法国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1]12-36提出了“身体技术”的概念。他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都与其相对应的社会位置,如地位、职业、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要因相对应。也就是说,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身体动作。莫斯还把“身体技术”归纳为以下3个基本特征:它是技术的,是由一套特定的身体运动或者形式组成的;它是传统的,是靠训练和教育的方式来获得;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有效的,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功能或者目标。按照莫斯的解释,太极拳也应该是一种表现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这一特定社会位置的“身体技术”。
  与莫斯持有相似观点的另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动作又补充提出了“惯习”概念。他认为是行为者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实践无意识地慢慢形成的一种习性,并且这种习性不管行为者在各式各样的场域中有意识的去主导自己的身体,那些通过常年生活实践中所累积的一些惯习也会在无意识中显现出来。这是因为行为者在成长过程中个人掌握和理解社会规则,是一种社会化的历程[2]32。就像某种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一样经过长期训练,最终能在身体中刻写规则形成动作的自动化。惯习也可以推论为行为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实践的一些身体抵抗的表层现象,而在有意识主导下行为者的实践则是意识与身体固有惯习之间相互斗争的一种身体认知过程[3]44。这种阐述解释了人为什么能改行学习成功的原因。   莫斯认为一项身体技术的习得从模仿开始,而对该项权威者的模仿就是掌握和它与其相似的身体技术。但是这种模仿并不能获得与权威者相似的社会地位和权威,只能体现出在自身群体结构中的有效性。对权威的模仿一方面是服膺于体制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在被群体结构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最安全的模式[4]40。
  可是,在一般现实中对模仿权威者的行为是否有效是没有科学仪器来进行判定的,有效与否只有通过模仿者自身去体验。从这一点出发,当模仿者在效仿权威者的行为之时,以往身体中所固有的动作惯习将会对其模仿的动作进行抵抗。换言之,即使模仿者有意识想要改变自身动作惯习来模仿权威者的动作时,身体有时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如果这种动作惯习是一种对意识的抵抗,那么是否可以设想模仿者从一开始对权威者的模仿,到最后具有创造性地实践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带着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设想在现实社会中当学习一种新的身体技术体系时,以往的身体技术惯习虽然会给学习和模仿带来阻碍,但是也会是创造一种新的身体技术文化的契机?
  福柯认为知识是权力的来源,而权力又不是一种形式,是要通过利用社会机构来表现的一种真理,也就是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社会的不同的方式。在近代社会制度中利用技术性配置的空间和时间的社会机构,如监狱、军队、学校、工厂等等,从人的一般起居动作到工具和机械操作的训练、队列行进和座次的排列等身体动作都进行了空间与时间上的管理。人为了对这些技术的适应,就会形成对权力顺从的身体和习惯。这样而形成顺从的身体的行为者就会成为一个支撑近代工业社会有自律性和主体的劳动者,同时社会权力结构也会被再生产[5]57。从福柯[6]的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身体如果经常处于权利监督下进行规训的话,那么根据人的主体意识的抵抗要改变权利的结构是不可能的,抵抗的可能性只是存在于没有规训之前或者是规训失败。抵抗的可能性只能在没有被权力驯化的行为者身上去寻找,这种状态肯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人即便处于非常严格的规训中,身体的抵抗依然有可能存在。
  通过对以上3人有关身体技术理论的梳理,身体技术的习得与身体抵抗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3点:1)在权威模仿中行为者的身体抵抗是一种对于有效性的社会要因进行复制的阻碍因素,但也可以促使行为者从权威者的行为中选择那些被认为有价值的身体技术,通过自身的磨合可以创造出一种属于自身的更新,更有效的身体技术。2)惯习频繁地进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是因为人的所有行为通常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那么在实践中的认知就应该是通过在身体上复制社会结构的意图与身体抵抗之间相互斗争的产物。3)规训就是运用现代知识、制度以及技术手段将权利内化到身体的过程,并将形成社会权力结构的再生产,但这只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实际状态。
  以上梳理的身体技术理论为从人文社会学研究以“身体”为载体的体育提供了很好的观察点。本研究理论框架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来探讨身体技术的习得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模仿学习过程,其实还包含有身体抵抗等诸多因素。并通过对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的实地调查具体描绘在身体技术习得的实际样态。
  1.2 质性研究与太极拳身体技术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体育是人类相互行为的一种方式、一种文化。而处于不同社会文化中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人的行为又是针对其个人意义而反应的[7]。因此,简单数字量化、统计的研究方式并不能反映像太极拳这样的体育项目在不同社会文化结构中传习的实际样态。而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8]。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太极拳以长时间、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日本太极拳教室的运作的质性研究基础上,反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中的实际样态。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很多,本研究以笔者自身参与性观察和深入访谈为主要方法,充分聆听被访者的话语,详细地传达被访者学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经验。在身体技术理论框架指导下,对太极拳身体技术学习者在对于学习的动机、认知以及身体抵抗等诸因素进行深度的探究。
  质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问题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因此,将研究范围圈定在海外日本千叶县美滨区太极拳教室以及3个不同太极拳练习水平的日本人进行了观察与深入访谈。虽然样本限制,其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身体技术的习得和身体抵抗之间的样态,但能反映一些同质性的现象和规律,也为以后的同类型的研究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2 质性研究对象:日本千叶太极拳教室的访谈
  2.1 太极拳教室的概况
  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太极拳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中医、汉语等被作为学习中国文化的必修内容,近二三十年在海外已得到较大发展与传播,其中日本是太极拳运动开展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在日本由中国人开办的太极拳教室很多,其中以强调陈式太极拳为继承中国正统太极拳的传授者尤为受注目。千叶县美滨区的太极拳教室是该地区最大的太极拳教学中心,是由来自中国安徽省据称是陈式太极拳第17代传人的姜先生(以下简称A)于2000年创建的。上课时间一般是一周,除星期六和星期天以外每天分上午和下午4个时段。第1时段7:00—7:50内容是24式太极拳(初级基础班);第2时段8:00—8:50内容是42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中高级班);第3时段14:00—14:50内容是陈式新架(初级基础班);第4时段15:00—15:50内容是推手与气功(面向全部的班级)。各班级参加人数多的有20人左右,少的5人左右。到2012年3月为止,据A所说在太极拳教室学习者有200人左右。
  2.2 太极拳学员的质性访谈
  研究以学员学习太极拳身体技术的动机与学习过程中身体认知的变化为出发点,对上中下(B、C、D)3个不同学习水平的学员进行个别访谈,具体解析身体技术论中所阐述身体抵抗的产生对身体技术习得影响的实际样态。
其他文献
《洗冤集录》全书分五卷五十三目,其内容包括宋朝关于检验的条令、验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现场法医学、尸体现象、尸体发掘、死亡时间推断、机械性损伤、交通损伤、生前伤与死后伤的区别、中毒死、病死、火烧致死以及法医妇产科学、法医昆虫学、检验文书等内容,可以说几乎涵盖了现代法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同时,《洗冤集录》不单是一部高水平的法医学专著,而且还是一部包括了宋慈对法医学这门科学的理解,对法医这个职业的要求,以
摘要: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庞大的生产机器,它给予每个人固定的位置和职能,使其成为“一般”工具,剥夺了他们发挥个性、演绎生存的可能,导致了现代人精神的虚无和焦虑。精神的虚无和焦虑折磨着人们,而身体运动却能通过血液的奔腾,让主体自我保存的冲动得到短暂释放,让本真生存意志得到轻微的宣泄,让精神的创造性、自主性得到片刻的欢愉,满足了精神作为完整性的生存需要,缓解了精神的生存需求与社会机器齐一化压力
摘要:对中国、美国、俄罗斯3国运动员在第29届奥运会获得奖牌项目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竞技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奖牌数增加、奖牌项目分布更加广泛;传统优势项目获得39枚金牌,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潜优势项目为金牌总数提升做出了贡献。但我国金牌项目扎堆,金银铜比例呈现倒金字塔现象;游泳、田径项目奖牌严重歉收,特别是田径金银牌数为零。美国除了田径、游泳两个优势项目外,奖牌均匀分布在各大项中;
〔摘要〕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是要不断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抗疫实践中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正是体现在这四个维度。具体来说就是:一是坚强领导力,凸显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二是应变组织力,统筹制度性与灵活性、整体性与精准性的兼容优势;三是制度执行力,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协同优势;四是科技创新力,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创新优势。  〔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创
摘 要: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指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的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的差距,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育学科的边缘地位、体育教师自身的主动性不足、教师评价与教师管理混同,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等。提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首先需要规范应然状态,为教师评价提供参考;其次要参照应然状态规范实然状态,真正发挥教师评价的功效。  关 键
2017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冷冻电镜技术,什么是冷冻电镜?它在分子生物物理学领域产生了哪些技术革命?想要了解冷冻电镜,先要从它的祖先显微镜说起。说到显微镜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胡克的显微镜与《显微图谱》  胡克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少年时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随后进入了牛津大学,并很快凭借自身的聪颖成为了波义耳的助手。从1662年起,胡克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研发出一款新型高科技材料,可通过发电显著加快伤口愈合。    这种新型高科技材料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愈合伤口。当聚偏二氟乙烯与其他表面(包括人体皮肤)接触时,会产生少量电流。美国航空航天局朗格里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资深材料科学家西奥奇(Emilie Siochi)说,如果使聚偏二氟乙烯正确贴
1984年3月,在召开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上,海南的领导曾问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在传达当年2月14日邓小平与几位领导同志的谈话精神时,为什么不提“海南20年赶台湾”。因为邓小平的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不啻是一把尚方宝剑。那次谈话,邓小平确实说过“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谷牧有意不提“海南20年赶台湾”这句话,是因为他想到了1958年毛泽东试探
小雪时节,未见飘雪。但在我心里,总有那一片雪,无边无际,洁白无瑕,静好如诗。  雪满世界的景色,总是令我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放眼望去,山川、树木、房屋、大地,到处都罩了厚重的雪,世界成了清一色的白,粉妆玉砌一般。于是,群山银装素裹,松林玉树琼枝,大路变得清清白白,绵延到远方。  雪落的声音很美妙,雪花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是那么轻盈而有诗意。当雪落在衣服上,你仔细听,仿佛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如天
摘 要:根据201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肇庆学院、惠州学院5所广东高校51 967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探讨地区、城乡、年级之间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性,运用因子分析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体质健康差距,地区之间较大,城乡之间较小,年级之间最小;对于体质健康水平,珠三角地区高于其它地区,城市高于农村,大二高于大一,大二到大四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