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桐城派批判的合理核心应该肯定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芜在《"桐城谬种"问题之回顾》(《读书》1989·11—12期)一文中指出,五四新文学运动对桐城派的批判,既是对中国文学史的必然发展,又是作为当时中国改革运动所必要的斗争,今天应该给以肯定,不应否定。对桐城派的批判,渊源有自,可上溯至乾嘉时的钱大昕及鸦片战争后的冯桂芬、蒋湘南等,至五四时更是步步深入。作者对从胡适、阵独秀、钱玄同、傅斯年、周作人诸人对桐城派的批判理论作了勾稽,特别指出周作人在五四后一直坚持了对桐城"义法"本身的批判,既在学术上又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意义。
其他文献
宋朝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第三十八卷,在《相和歌辞·瑟调曲》中收录一首题为《饮马长城窟行》的古辞。辞云: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与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竞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一在文学批评史上理论建设,一般是在这种文学创作极为繁荣之后,人们才注意对创作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形态;当然,创作有时与理论的发展可能是同步的,一种新的理论对创作起着指导作用。这些现象是较为复杂的,既有其历史文化的客观原因,也有文学内部发展的原因。词体文学的地位在我国文学史上是较为特殊的,被排斥于正统文学之外。宋人视词体为"小道",列入"艳科",用以花间尊前遣兴娱宾,这导致了宋人轻视与忽略对词体文学的理论探讨。诗话与词话虽然都出现于北宋中期,但词话不仅数量极少,而且未能摆脱"助闲谈"、"资考
关于唐代大历诗人皇甫冉里贯生平,《旧唐书》无记。《新唐书》有传附萧颖士传后,《新唐书·艺文志四》集录诗集下注文有之,均寥寥数语。唯冉弟曾,编其兄诗集后,请了大历间著名散文家独孤及为之题序,叙其生平较为详实,不失为考辨诗人的重要史料。另《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唐才子传》有传,亦可资参考。兹根据上述资料并参以皇甫冉本人的诗作,其与同代人的酬唱之作,钩稽其生平如次。里居皇甫冉生在封建地主官僚的家庭。曾祖敬德为银青光禄大夫,泽州刺史;祖父价为朝散大夫、饶州乐平县令;伯父彬为太子侍读、秘书少监、集贤院修撰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文学遗产》召开了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八九年的工作,讨论刊物九○年的大方向和具体的安排、与计划。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天成、赵存茂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主编吕薇芬主持。陶文鹏受编辑部委托,向编委们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他说,《文学遗产》编辑部在八九年初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更好地贯彻"双百"方针,以科学性和建设性作为本刊的努力方向和在目标,保持和发扬科学的严谨性的传统特色,并以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和整理的新实绩,
《中国诗话史》(蔡镇楚者,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洋洋三十余万言。作者搜集了相当的资料,对由宋至今的各种诗话作了初步的列举,在诗话研究领域中,这还是第一部,应该得到肯定。但是,由于诗话的数量极其繁多,尽管近几十年来人们有计划地作了一些文献整理工作,但与未经整理的比较起来,还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一部诗话史,首先有待于对各个诗话的甄别、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勾勒出诗话管论发展变迁的历程,
由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仲联先生主编、该系明清诗文研究室集体编纂的《清诗纪事》,经有关人员前后八年的不懈努力,最近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分册出齐。全书一千一百多万字,计分明遗民、顺治朝、康熙朝、雍正朝、乾隆朝、嘉庆朝、道光朝、咸丰朝、同治朝、光绪和宣统朝,以及列女释道鬼诗梦诗和民歌谣谚等十一卷,精装廿二巨册。《清诗纪事》之完工问世,被学术界公认为近年来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一大成果。
杨亿(974—1020)字大年,谥文,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文坛大手笔,著作等身而佚作不少。清人梁章钜(1775—1849)等即曾在嘉庆十五年(1810)为祝氏留香室编纂《浦城宋元踢儒遗书》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时,自《宋文鉴》、《瀛奎律髓》、《诗林万选》、《建宁府志》、《古今诗话》、《渑水燕谈》、《后山诗话》、《浦城县志》、《山左金石志》诸书辑得杨亿佚诗十二首、各体佚文八篇,汇为《杨文公逸诗文》一卷。近人唐圭璋编纂《全宋词》时,后自《梅苑》卷10辑得杨大年〈少年游〉词一首;
张稔穰、刘连庚发表《佛、道影响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一文,(《文学评论》1989年6期)认为:佛、道宗教首先在古典小说的题材、情节中有着浓重的投影,从而影响着古典小说的思想结构。从宏观上说,中国古典小说从思想结构同封建社会的整体思想文化结构一样,是儒、释、道的三位一体。其次,佛、道的宗教思想,大大增强了古典小说艺术形象中的虚幻成分。一些带有极强虚幻色彩的宗教故事和人物直接进入了小说。佛、道宗教思想从与儒、史相反的方向影响古典小说,以"虚"济"实",遂使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生活场景,包括天上
由中国韵文学会赋学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江油李白故里酒厂联合主办的全国赋学第二届研讨会,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日至十四日在四川江油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六十七人出席了会议。
郭英德《论明清文人传奇的时代主题》一文(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指出。通观全部明清文人传奇,大致可以归纳出三大时代主题,即:1.忠奸斗争。明清传奇阱政治批判、道德评价和忠君卫道三位一体,构成忠奸斗争的主题模式,其内容是反对权奸阉宦,谴责专制暴政,歌颂忠臣义士,主张开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