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一直深入探讨的课题。它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是指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营造一种快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传导和教育,让他们在愉快中受教育,求得知识,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享受快乐。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制造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好奇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往往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快乐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1、用电影或电视剪辑引入新课。如:讲《政治生活》中“‘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时播放一段精彩的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录象等。2、把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而《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等课程,故事是相当多的。上课之时,当我说到“让我先来讲一个故事”话一出,教室里顿时会雅雀无声,一下子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把歌曲引入新课。革命歌曲很多,教育意义很大,可以充分利用。如在讲我国民族文化时,放一段《我的祖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4、把顺口溜引入课堂。如讲思想道德修养时,我鼓励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家乡作奉献,支援家乡建设,讲到贫穷的家乡面貌,我用了一段顺口溜: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保安基本靠狗,读书基本没有。这样,学生们听了,常常会发出会心的笑。总之,上课伊始,先创造一种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产生悬念,使学生感到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求知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喝取知识之水。
二、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创设愉快和谐、自主多彩的学习环境对快乐教学是必要的。我在上课伊始,就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的心理,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关系和谐、心情愉快,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用教育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感受课堂的快乐
教学既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在课堂快乐、喜悦、迷醉中求知。
1、在课堂上,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样,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多彩、立体”,使课堂变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思想政治理论课,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2、课堂上,将理论、事件、史实故事化,形象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我感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将相关的理论、事件、史实揉进故事情节之中,以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其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非常丰富生动的。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一定能挖掘出使用不竭的有用素材。为了得到好素材,教师要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从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对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上课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编成相关的故事就能满足教学之所需。
3、教给学生巧记,鼓励学生再去摸索、创新
学习方法的好坏是关系到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的大问题,方法得当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学,更有学的好效果。比如:讲解记忆“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简为“路”;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简化为“专”;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简化为“党”;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简化为“马”,路专党马。学生只要记四个字就行了。同样在记忆简答题和论述题时,教会学生学会概括、简化记忆。
四、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快乐”,除凭借恰当形式来创设课堂快乐的环境外,还依据教材本身的要求,以课外实践来保持和巩固。在实践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我开设的思政课总是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育人教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向知行统一的开放性教学,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以达到在道德认知中求“乐”,在补充教材中求“乐”之功效。如结合思政课程特点,我经常组织学生赴革命圣地或现代化建设前沿去参观,如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墓、纪念馆等等。
快乐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建立民主、平等、团结的师生关系,创建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快乐走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前提;教师乐教善教与学生乐学爱学会学相结合,是实施快乐走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保证;教师在讲课中要善于深挖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激发学生兴趣,让抽像枯燥的符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快乐教学。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好奇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往往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快乐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1、用电影或电视剪辑引入新课。如:讲《政治生活》中“‘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时播放一段精彩的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录象等。2、把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而《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等课程,故事是相当多的。上课之时,当我说到“让我先来讲一个故事”话一出,教室里顿时会雅雀无声,一下子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把歌曲引入新课。革命歌曲很多,教育意义很大,可以充分利用。如在讲我国民族文化时,放一段《我的祖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4、把顺口溜引入课堂。如讲思想道德修养时,我鼓励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家乡作奉献,支援家乡建设,讲到贫穷的家乡面貌,我用了一段顺口溜: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保安基本靠狗,读书基本没有。这样,学生们听了,常常会发出会心的笑。总之,上课伊始,先创造一种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产生悬念,使学生感到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求知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喝取知识之水。
二、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创设愉快和谐、自主多彩的学习环境对快乐教学是必要的。我在上课伊始,就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的心理,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关系和谐、心情愉快,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用教育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感受课堂的快乐
教学既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在课堂快乐、喜悦、迷醉中求知。
1、在课堂上,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样,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多彩、立体”,使课堂变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思想政治理论课,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2、课堂上,将理论、事件、史实故事化,形象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我感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将相关的理论、事件、史实揉进故事情节之中,以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其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非常丰富生动的。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一定能挖掘出使用不竭的有用素材。为了得到好素材,教师要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从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对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上课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编成相关的故事就能满足教学之所需。
3、教给学生巧记,鼓励学生再去摸索、创新
学习方法的好坏是关系到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的大问题,方法得当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学,更有学的好效果。比如:讲解记忆“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简为“路”;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简化为“专”;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简化为“党”;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简化为“马”,路专党马。学生只要记四个字就行了。同样在记忆简答题和论述题时,教会学生学会概括、简化记忆。
四、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快乐”,除凭借恰当形式来创设课堂快乐的环境外,还依据教材本身的要求,以课外实践来保持和巩固。在实践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我开设的思政课总是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育人教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向知行统一的开放性教学,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以达到在道德认知中求“乐”,在补充教材中求“乐”之功效。如结合思政课程特点,我经常组织学生赴革命圣地或现代化建设前沿去参观,如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墓、纪念馆等等。
快乐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建立民主、平等、团结的师生关系,创建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快乐走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前提;教师乐教善教与学生乐学爱学会学相结合,是实施快乐走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保证;教师在讲课中要善于深挖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激发学生兴趣,让抽像枯燥的符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