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倦怠了数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曾说过: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也有人比喻数学是长满荆棘的火红玫瑰,是高贵而端庄的情人。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EPC是物联网时代实现“物物相连”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文主要介绍EPC产生的背景、EPC体系框架、EPC系统组成、EPC系统工作流程及应用。  关键词:EPC;物联网;编码  中图分类号:TP27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0-7208-03  1 概述  物联网技术在我们身边悄然升起,我们即将进入一个“物物相联”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智能家居系统能让家
2008年是浙江杭州统一考试的第二年,2008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紧扣“四基”,贴近生活,关注对数学问题本质及同学们学习能力的考查. 试卷的难度按简单题、中档题、较难题分布,比重约为5∶3∶2,这样安排,既注意控制难度,又有恰当的区分度;既给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又有利于各类高中的招生工作.    2008年的试卷与2007年的相比,总体难度有所增加,其中作图题、概率统计题、文字阅
[摘 要] 数学复习要关注核心概念,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关注典型试题,注重解题能力的提升,关注错误根源,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 关注;引领;高效;思维品质  初三数学一轮复习之后,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复习过程中遗漏的知识,同时适应中考试卷题型,通常会进行一些模拟试卷的练习. 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教师帮助学生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题设条件本身的隐蔽性、复杂性,有些同学往往百思不得其解。难以看出其庐山真面目,如果我们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条件重新整合。将几个不同的事物转化、统一成同一个事物去处理,问题常常会迎刃而解,可谓“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本文借201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压轴题第(3)问的求解,谈谈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摘 要]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文以加法运算律为例,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加数交换了位置,和却不变”的根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生活;深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运算律”.  学情分析  在前面三年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例如,在10以内的分与合以及看图列式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换位置来完成;在加法
[摘要]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小学数学教学更应基于儿童的成长角度来思考和实践. 本文从以下视角进行了研讨:“以学定教——关注儿童的成长基础”“以生为本——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放眼未来——关注儿童的成长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儿童成长;视角  这些年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提得似乎特别多,这些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师的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上. 但很多时候,这
摘要:“少教多学”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法与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让讲堂回归到学堂,培养主动的学习精神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少教多学;学生;课堂教学;学习
[摘 要] 本文结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例谈如何通过设计数学学习活动和导学环节,在“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模式下,推动学生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 推动;主体;活动;导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与现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下称《标准(2011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课堂时空,让学习数学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丰富,真正实现课堂的“自然有效”.  [关键词] 自然;有效;目标  数学课堂应怎样走出单向传输、过量习题训练的误区,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呢?笔者最近在设计、试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这
“受制于电价未能理顺,2009年国家电网预计亏损将达450亿元。”2009年3月中旬,吉林某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羡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2008年国家电网利润总额仅为96.6亿元,相比2007年的470.98亿元大幅下降了75.9%。2008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但销售电价未作调整,大幅影响电网企业利润。张羡崇指出,当前正是调整电价的有利时机,国家应抓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