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社交只需要喝好一杯下午茶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身着燕尾服,女士身穿长袍,和英国贵族朋友们聚在一起享受每日例行的下午茶。8月9日,在北京郡王府的百年洪氏祠堂里,《留学》杂志作为受邀媒体,带领了四组家长会会员,同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位学员,一同参与了一场有关英伦社交礼仪的文化盛?宴。活动主办方、BeGo英国毕高公司联合创始人Gaston Chee先生表示:毕高首次将与其于英国同等规模的顶级社交活动搬到了中国,“希望在做的每位学员都能受益于此。”
  大人小孩都受益的礼仪课堂
  有些人也许会问:“学习英式礼仪显得崇洋媚外,另类矫情,即使出国了也很难用到,为什么还要学?”其实往小了说,礼仪正是从细节上体现一个人的举止修养;往大了说,礼仪可以折射出一个人豁达明朗的人生态度。不学礼,无以立,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亦是如此。下午茶这项源于英国贵族的习惯,已成为留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交环节之一。
  来自《留学》家长私享群的Sara妈妈,带着秋季即将升入某国际高中的女儿加入了这场英伦绅士淑女养成之旅。“下午茶的点心,需要你先用刀子切开,而不是直接用手拿着吃。这些细节上的礼仪学起来才知道有这么多门道。”Sara妈妈说。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的礼仪有着很大的不同。对西方礼仪的无知,或许会给你带来不可预知的困?扰。
  《留学》带领四组家长会会员,在现场和学员们分席而坐。参与者四人一组,互相配合,亲身体验英国王室的下午茶社交,英国顶级礼仪精修机构的课程总监James则全程手把手指导。
  因为英国人对于茶品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因此在下午茶的餐桌上展示的礼仪都是值得咂摸的。对英国人来说,每天下午4点到5点一个小时的下午茶时间,是与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好机会,是雷打不动的休闲时光,无论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还是在现代中国,都是真正的奢侈?品。
  传统的下午茶以伯爵茶为主,点心由三层点心瓷盘装盛。从下至上分别放有:三明治、传统英式点心scone、水果塔或蛋糕。由下往上吃。整个过程平静温和,亲朋好友们一起讨论着哪种茶更好喝,哪个点心怎么做。身着正式服装的主人全程服务。宾客需衣着得体,细声交谈,最好再加点古典音乐的佐餐。
  Sara妈妈告诉《留学》杂志,“因为平时跟国外的朋友接触的少,所以一些礼节上的东西都被忽略了。”虽然,她已经把女儿早早送进国际学校,也打算送孩子去英国或英联邦国家深造。“但是,礼仪这些知识是一般课堂学不到的,课外也很难有这个机会。这对孩子是一种补充,对我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拒做国外的“中国幽灵”
  周妈妈作为《留学》家长会的会员,本是休息日,她的行程也排得很满。上午,她和女儿刚刚参加了一场有关美国文理学院的教育展。“看后女儿不太想去美国读本科了,打算申请英国的院校。”周妈妈很希望女儿能从这次礼仪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对周妈妈来说,熟悉英国文化,是女儿适应英国生活的基础。
  “希望孩子能早早适应西方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西方社会,同时不丢失自己的文化。”但眼看着女儿就要去国外学习,周妈妈还是有点担心。“我的同事有一个很懂事的女儿,有一次在社交网站里说:真不想回宿舍,永远待在外面。”原来,这个孩子跟宿舍的德国姑娘产生了矛盾。德国姑娘总是排挤她。对于周妈妈而言,同事孩子的状况就是一个留学预警,“孩子不在身边,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一时半会儿真的帮不了什么。”周妈妈认为,这次礼仪培训也只是孩子国外求学的开始。只要孩子能主动融入到国外的生活中去,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才能减轻,出现在交往过程问题才会更少。
  礼仪的学习只是敲开西方社交文化大门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考验等着他们。只有更主动的结识新的伙伴、融入西式的生活,才是应对良方。否则,你就成为了“玻璃人”,留学也失去了意义。
  《留学》家长说
  Sara妈妈
  希望《留学》多介绍些孩子们留学后的问题
  这次社交礼仪课堂让我受益匪浅,在现场还认识了很多家长。虽然,我的孩子只有14岁,还有2年的过渡期,但是我希望她能多多接触这类活动。我们做父母的其实过得很平凡,但希望能为孩子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让她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希望她能去更多的国家、结识更多的朋友、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我的孩子以后不一定要多富有,但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关于留学方面的信息,留学前的申请问题现在大概弄明白了。但关于留学后期,孩子出去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真的还不是很了解。例如是不是30%的孩子不能毕业?学分得多学一年才能学满?孩子跟同学们不能好好相处怎么办?希望《留学》杂志能在这方面多给些指导和建议。
  周妈妈
  希望《留学》能请孩子的学长学姐给我们做讲座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加入了很多微信群、QQ群,有好的讲座信息、及时的留学资讯都会在第一时间共享。可以说,留学信息越来越透明。但留学产业化日益加剧,伴随而来的是留学信息的碎片化,和不可辨别性。
  信息过于繁杂,以至于无法辨别真伪。很需要一个权威的媒体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价。比如一所国外院校,我们能拿到的都是些官方的排名,而学校真正的状况:就业率、国际学生状况、当地人的评价等等都很难知晓。这些希望《留学》杂志能够提供更多客观、公正的判断。更希望杂志能提供更多的平台,请一些学校的学长学姐来做讲座,让孩子更能直观地了解学校。
  《留学》家长会8月下旬活动预告:
  8月27日,《留学》杂志将于光明日报四楼编委会会议室召开“管理专业”主题沙龙。为您提供一个直接对话国内外知名管理学院学者、世界名校合作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的机会。
  8月31日,英国毕高公司将于中国北京西海会国际俱乐部举办英国主题日亲子聚会,深度还原英伦文化,英式BBQ、英式糕点烘培、游艇巡游、品酒环节等英式活动将一一呈现。届时毕高将邀请《留学》家长会的学生家长一同参与。
  免费报名参与:13716319877(李老师)
  以上活动的时间、地点为暂定,请学生家长及时关注家长群公告。具体解释权归《留学》杂志所有。
其他文献
坚硬的地板  使榕树的根无法深入泥土  只能在地板上喘息  在喘息里继续延伸  延伸成一片奇特的图形  图形里我看到了鹿挣扎的影子  招牌交付给岁月深处  杂草在时间里狂长  猴儿抢尽先机  霸占鹿的家园  不堪机器的轰鸣声  鹿,或消失或死亡  幸存者退守在角落里看着嚣张的猴子  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类  路已非路  我在泥泞中寻找  干净的去处孤岛  又一阵浪打过来  还好不被淹没  我是茫茫大海
2015中国国际教育展是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CACI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学》本次对话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生建学,请其介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相关情况,并就交流协会如何落实习主席访美成果进行解读。  Q=《留学》  A=生建学  Q: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从什么时候开始举办?今年除了举办教育展外,还会展开哪些重要活动?  A:从2000年起,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每年都组织举办大型
与30年来保持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不同,日本是一个经济停滞近30年的地方。那个发明了“过劳死”一词的国家已进入历史,如今轮到我们忙得热火朝天了。  记得我在北京上大学时,每隔几周回一次老家天津,都会发现一些新变化,到处都是工地。以至于到毕业时,我对自己生活了19年的家乡几乎已完全陌生。上次回国时,我去了趟阔别五年的北京三里屯,却发现那里我也完全不熟悉了。  但在日本生活的这几年,除了晴空塔竣工,这座城
那日,窗外的茉莉  撑开了一朵小蓓蕾。  沁人的香,  使路过的风缓慢了下来。  我把伸向书柜的手收了回来,  那一截純白的诗句,  使众多的噪音从我的体内剥离。  人间的悲欢,在这一瞬间  像花朵的翅膀,  带着缓缓的幽香。
把兴趣爱好变成职业大概是大多数人理想,但姜腾却把理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一名90后,姜腾抓住了自媒体行业带来的新商机,入驻新媒体行业短短四年时间,已经积累了将近900万的粉丝。如今自媒体行业越“炒”越热,人人都想当网红,而姜腾却说,自媒体靠的就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误打误撞”爱好变成了工作  姜腾是地地道道的青岛小哥,外号“锅盖头”。本为消磨时光玩微博的他,意外“玩”成了微博大V,如今还开了公司……
人社部近日公布了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24个职业包括酿酒师、品酒师、涂料生产工、混凝土工、防腐蚀工、手工木工、景泰蓝制作工、硫酸生产工、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工业气体生产工等,涵盖环保、居民服务领域的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以及化工、工美、轻工、印刷、建筑等领域的生产制造人员。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继育婴员、保育员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后,此次颁布的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标准,
海外观察员_严伯钧发自美国加州编辑_王楠供图_CFP  中国在美留学生安全事件多与情爱和心理问题有关,留学生自卫最关键因素是防范于未然,租住安全地段,遇到任何问题随时找警察,谨记保命第一。  美  国匹兹堡4月份发生的校园持刀伤人事件,再一次令家长们的神经紧绷。美国近年来屡次发生校园安全案,中国留学生也不断曝出凶杀等极端事件。我曾亲历波士顿爆炸案,我的朋友也曾身处枪击事发现场。人身安全是留学最重要
2015年8月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第三届常青藤中国论坛”圆满举行。《留学》杂志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与常青藤中国论坛组委会一同搭建起了这一座对接海外留学生与国内各行业精英的桥梁。  2015年,中国留美学生海归人数第一次超过选择留在海外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海归看准的,不仅是国内广阔的就业空间,还有正处在急剧升温阶段的创业大潮。政府前所未有的扶持政策不仅助长了投资人的热情,也让越来越多的
读完这本《结婚话语权》,抑制不住冲动要会一会作者黄梅女士,不仅因为她传奇的经历,还希望得到书中大片大片留白的解读,更别提她竟是李泽厚先生的关门弟子。无论是跨国婚姻,还是涉外恋情,总有挖掘隐私的尴尬。从小心翼翼地引导,到拿着文学名著做介质探讨,终于像第三次见面的熟人那样聊起这些过往和带来的思考。  在  谈到书中第一个让我玩味许久的片段时,黄梅忽然表现出惊喜和兴奋:“我看过不少篇读者的书评,但几乎没
据2013年美国开放门户报告,2012/13年度赴美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增长了26%,打算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竞争对手至少增加了26%。除去那些不易量化的软件竞争力,硬件方面的成绩至少要赢过1/3的申请者,才有“参赛”的资格。  换言之,你的托福和SAT分数需要再高一些。  那些宣称美国大学更看重申请者综合素质的人,忘了告诉你一个前提:你得先有一个漂亮的分数,尤其是对国际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