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6例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A组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组,B组为单用奥美拉唑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 结果 A组止血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抑素治疗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治疗
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内科急性重症,占上消化道出血很大部分比例,病情凶险危重,迅速有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76例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分析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① 一般资料本组76例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n=38),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7例,食管溃疡2例,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2例;B组为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组(n=38),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溃疡1例,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3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 治疗方法A组生长抑素先250ug缓慢静脉注射,后以250ug/h微量泵持续泵入,出血停止后维持48小时,同时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静滴,Bid。B组只用奥美拉唑治疗,用法同A组。两组均同时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吸氧,口服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粉,静脉输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抗感染,血红蛋白小于70g/L者予输血治疗等。对用药72小时出血仍严重且危及生命者转外科手术治疗。
③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尿量、呕血量、便血量等,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出血停止标准:(1)呕血、黑便停止或黑便颜色变浅;(2)血压、心率稳定,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3)胃镜证实出血已停止,溃疡面无新鲜出血征象。以上3项中任1项成立即可。
④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24小时出血停止;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无继续出血征象;无效:用药超过72小时仍有出血。止血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⑤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人工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① 止血效果的比较A组显效率3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显效率83.33%,总有效率97.37% ;B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8.42% ,总有效率84.2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 不良反应A组有2例患者静推生长抑素时有恶心、呕吐表现,放慢速度后逐渐消失。B组未见有不良反应。
三、讨论
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目前对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较确切的治疗是内镜下止血治疗,可防止再出血。但内镜下治疗失败时,或条件不允许选择胃镜治疗及难治性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时是否选择药物治疗,现在仍存争议。本文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环状14肽,能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血小板凝集及血块收缩,而且能拮抗胰高血糖素对内脏血管的扩张,进而减少胃肠血流量[1],而对冠状动脉及全身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生长抑素不仅保护胃黏膜和促进黏膜增生,而且使得出血血管不易受胃酸侵蚀,血痂及血块不易脱落,使得出血迅速控制,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能与壁细胞内的H+-K+-AT酶不可逆结合,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从而强力持久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内PH值显著升高大于6以上,并维持此值,使得血小板聚集,加速止血,并使得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痂,使出血迅速停止,并防止再出血。
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肯定,止血率明显高于单用奥美拉唑,且止血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国铭,李石. 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治疗
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内科急性重症,占上消化道出血很大部分比例,病情凶险危重,迅速有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76例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分析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① 一般资料本组76例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n=38),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7例,食管溃疡2例,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2例;B组为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组(n=38),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溃疡1例,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3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 治疗方法A组生长抑素先250ug缓慢静脉注射,后以250ug/h微量泵持续泵入,出血停止后维持48小时,同时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静滴,Bid。B组只用奥美拉唑治疗,用法同A组。两组均同时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吸氧,口服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粉,静脉输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抗感染,血红蛋白小于70g/L者予输血治疗等。对用药72小时出血仍严重且危及生命者转外科手术治疗。
③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尿量、呕血量、便血量等,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出血停止标准:(1)呕血、黑便停止或黑便颜色变浅;(2)血压、心率稳定,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3)胃镜证实出血已停止,溃疡面无新鲜出血征象。以上3项中任1项成立即可。
④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24小时出血停止;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无继续出血征象;无效:用药超过72小时仍有出血。止血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⑤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人工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① 止血效果的比较A组显效率3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显效率83.33%,总有效率97.37% ;B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8.42% ,总有效率84.2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 不良反应A组有2例患者静推生长抑素时有恶心、呕吐表现,放慢速度后逐渐消失。B组未见有不良反应。
三、讨论
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目前对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较确切的治疗是内镜下止血治疗,可防止再出血。但内镜下治疗失败时,或条件不允许选择胃镜治疗及难治性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时是否选择药物治疗,现在仍存争议。本文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环状14肽,能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血小板凝集及血块收缩,而且能拮抗胰高血糖素对内脏血管的扩张,进而减少胃肠血流量[1],而对冠状动脉及全身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生长抑素不仅保护胃黏膜和促进黏膜增生,而且使得出血血管不易受胃酸侵蚀,血痂及血块不易脱落,使得出血迅速控制,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能与壁细胞内的H+-K+-AT酶不可逆结合,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从而强力持久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内PH值显著升高大于6以上,并维持此值,使得血小板聚集,加速止血,并使得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痂,使出血迅速停止,并防止再出血。
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肯定,止血率明显高于单用奥美拉唑,且止血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国铭,李石. 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