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能力概念的发展,确立了一个分析国家强弱的有效框架,为我们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加快构建一个强大国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现有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和要素构成层面.我们认为,只有结合国家职能、权力性质类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才能全面理解国家能力的内涵,进而为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其他文献
关于马基雅维利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民主理论家(并且很可能是西方现代第一位民主理论家)这个话题近些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现有的各种关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诠释进路中,麦考米克的"马基雅维利式民主"是颇具争议的一种进路.本文将延续和扩展麦考米克的"民主主义"诠释进路,从"武装人民"和"赋权人民"两个方面重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进而明确回答"马基雅维利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民主主义者"这个问题.不可否认,有多种因素妨碍了人们对"马基雅维利式民主"的认知与接受,这些因
《理想国》中提出的被冠名为"美好城邦"的理想正义之城在柏拉图看来究竟能否实际存在或是否具有某种切实可行性,一直是伦理学、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通常的看法是,柏拉图的"美好城邦"仅仅是毫无根据的幻想而已,其完全不具备任何可行性.然而,通过对"美好城邦"的出处及其相关文献的细致考察可发现:柏拉图确信"美好城邦"比过去或现在任何现存社会都好,但并不认为其永不可能实际存在,因而"美好城邦"严格说来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更非单纯的乌托邦;柏拉图对"美好城邦"的构建立足于其对于想象力的严肃使
柏拉图把立法者教育视为实现法律统治的次好政制的关键环节.在《法义》中,他首先以克里特法律为例,分析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进而得出结论,着眼于战争的立功不应成为立法的目标,立功立法观克服不了法治的结构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须从立功转向立德.立法者教育须以立德为价值取向,使立法者认识德性的自然秩序,形成对立德立法观的主观认同,愿意以完整德性为依据,建立法律统治的秩序.
禅宗在自身的法脉谱系中,建构起了"世尊如来→西天诸圣→东土祖师"的传嗣序列,以确立本宗合法性.但在此表达框架中,存在着"散圣"这一游离于正统之外、又被囊括进序列边缘的独特圣徒.这些"散圣"多行事放诞,不遵戒律,兼怀神通,常情难测,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本质上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宋代禅门将其完全纳入谱系边缘,这主要是基于笼络民间信徒的目的.但并非所有的民间"散圣"都能升格成功,须经由"民间推举→士人认可→高僧勘辨"的三段步骤,才能最终登堂入室,在正统谱系中叨陪末座.自区域上看,其出生或游化之
小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1年,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自此到2021年,笔者将其称之为后小三线建设时期.凤凰涅槃的后小三线建设曾经遭遇不同的命运,呈现出多种结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民间文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新编地方志等资料的运用,可以梳理、分析和探讨后小三线建设的命运.这一研究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视觉的装置化和自动化,图像的物质表面趋于消失,光电影像成为视觉感知的对象.影像技术的变革引发日常感知范式新变.摄影术的发明首次动摇了感知真实的自然范式,快速摄影制造了"瞬间"的真实感;电影作为类似精神的自动装置,生产了本质上是虚拟真实的"时延";随着视频和电视时代的来临,真实的理据从在场的确证转换为时间的同时性确证,"实时"替代了"此在".在技术时代,空间不再是我们感知"真实"的根基,时间取而代之."真实"在摄影术、电影、电视和视频三种类型的时间影像中多重变容,新的感知范式由此
中国近现代史学中的"早期启蒙"说以阐发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内生性动因为目标,由梁启超率先提出,其以"启蒙"话语梳理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致思路径成为后世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早期启蒙"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经由嵇文甫、范寿康、张岱年、吕振羽等的阐扬,最终定型于侯外庐对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理性总结中."早期启蒙"逐渐成为探讨明清学术、思想演进特质的一种思维范式,是这一时期书写学术史、思想史的标准体系.在改革开放和文化论争的背景下,萧
有观点认为,北方蒙古政权崇儒兴学,在南宋造成了文化危机意识,从而促进了理宗朝理学官学化的进程.然而,考诸载籍,13世纪前60年的大蒙古国与"儒教帝国"的形象相去甚远;南宋文化精英对"夷狄"始终持有一种刻板认知,对北方社会的文化状况亦十分隔膜,且缺乏兴趣.蒙古国家和华北社会从未被感知为"文化威胁"的来源.敌国外患造成的军事压力,虽为理学地位的抬升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但理学官学化的成因,当于南宋内部政治与思想的发展脉络求之,而与当时北方社会保存汉文化的努力无涉.
后现代审美有三种异曲同工的重构,即视觉审美、听觉审美与触觉审美.视觉审美被消费社会引导下的视觉文化所裹挟,日趋浅层化、感官化、同质化,引发审美精英的烦扰甚至是恐惧.听觉审美的初衷是消解视觉权威,重新寻回审美本真,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将纯粹听觉领域的音乐整合进世界图像的狂欢,导致听觉审美未能完成使命.对长期被压抑的触觉审美的挖掘,不仅是对现代美学轻身体感官,重理性意志的纠偏,而且也是人们实现以感官对抗技术,反思现代启蒙的途径.由此,视觉审美、听觉审美与触觉审美的三重表征内括于后现代的反叛之中,共同组建了对抗单一
19至20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 1844—1924)对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美学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将他所了解的真实的作家法朗士隐藏在三个小说角色(贝戈特、"阿纳托尔·法朗士"和叙述者)之后.本篇论文通过对这三个亦虚亦实角色的考证与分析,证实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受到了法朗士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文学体裁、人物塑造、真实与虚构、文学批评观等方面,法朗士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普鲁斯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