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蔬菜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与露地有着不同的小生态环境,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也与露地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遇上持续的低温干旱天气,由于环境温度偏低,蔬菜的抗病虫能力下降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下面介绍几种蔬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关键词: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3.0075
  1苗期病害的防治
  1.1选好苗床
  苗床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尽量不用老菜田(重茬田)土壤育苗,可用生茬土育苗。
  1.2种子处理
  温水育种是用清水过滤后的种子倒入52℃热水中,保持15分钟,后用冷水清洗;药剂浸种、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3~4小时,然后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15分钟,取出用湿纱布盖好闷2~3小时,清洗干净;药剂拌种用50%克菌丹或50%多菌灵,用量为种子量的0.3%~0.4%。
  1.3苗床土壤消毒
  用五氯硝基苯和福美双1∶1复配使用拌土,将苗床整平浇足水后,取1/3土撒到畦内,播种后再把余下的2/3土覆到上面,残效期长,防效可达90%以上;也可播种后,不覆土,先喷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后再覆土。
  1.4穴盘育苗
  采用富含有机质的育苗基质,有利于保持水分和提高根部温度,利于根系生长。
  1.5精管苗床
  合理密植,出苗前一般白天保持床温25℃~28℃,夜间不低于20℃,出苗后及时通风换气。苗期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浇水后撒些干细土护根。若温度持续偏低,应注意保温,以防冻害,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地热线加热的方法进行育苗,或加大育苗床保温空间。
  1.6合理用药
  发病初期拔除病苗,集中处理,然后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土壤喷洒或灌根,能有效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如苗床有根结线虫,苗床应用阿维菌素处理。
  2传染病虫害的防治
  2.1根结线虫的防治
  应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与葱蒜类等不易感染根结线虫的作物轮作;嫁接能明显降低发病率,且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强,促进植株生长;线虫的雌虫、卵和卵块均在作物病根内,清除病根残体可大大减少下季侵染源;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增加线虫天敌微生物种群和数量,抵制线虫和其他病原物;药剂防治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可以迅速高效地控制线虫数量,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目前国内常用的杀线虫剂是阿维菌素,但连续使用,效果不够稳定,原因是线虫产生抗性。阿维菌素和石灰氮混合后覆膜一段时间,防治线虫效果良好。
  2.2枯萎病的防治
  近年来由于瓜类蔬菜连茬栽培,此病危害日益严重,常引起全株死亡,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此病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等瓜类蔬菜。综合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和实行3~5年轮作;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或用55℃温水浸种消毒10分钟后晾干催芽播种;嫁接,目前黄瓜、西瓜、甜瓜、番茄和茄子均有优良的抗病专用砧木,嫁接方法采用靠接、插接和劈接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药剂防治。定植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公斤对细土撒入定植穴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25~0.5公斤,7~10天灌一次,连续2~3次。
  3叶部病虫害的防治
  3.1番茄、黄瓜等蔬菜灰霉病
  2.5%适乐时悬浮剂,属新型高活性保护杀菌剂,是多种根部害虫和灰霉病的特效药剂。40%施佳乐悬浮剂(甲基嘧菌胺),属新一代灰霉病杀菌剂,对抗药性灰霉病菌防效好。用法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600~800倍叶面喷雾,每隔7~10天用药一次。国产农药有:10%嘧霉胺悬浮剂及乙霉威复配制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喷3~4次。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应尽量减少药量和施药次数,并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3.2番茄叶霉病
  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0%发病严重,而低于70%基本不发病。温室消毒:栽苗前按每110立方米硫磺粉0.25公斤的剂量和0.50公斤的锯末混合,点燃熏闷一夜进行杀菌处理,一天后再栽苗;药剂防治:25%阿米西达(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96%恶霉灵30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40%氟硅唑微乳剂4000倍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5天一次。施用粉尘剂或烟雾剂,可于傍晚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关闭棚室闷棚一夜。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10%敌托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公斤,7~8天一次,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300克,交替轮换施用。
  3.3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菌致死温度为42℃,晴天采用高温闷棚杀菌。闷棚头一天上午浇水,提高当天夜温,第2天草苫揭后,大棚密闭,使棚内气温(上部)升至45℃~46℃ ,维持2个小时,再慢慢放风降温。药剂防治:阴天到来前,用30%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15公斤进行预防,要求在结瓜前使用。发病初期可用50%甲霜锰锌,72%霜霉威可湿性粉剂,50%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醚菌酯)喷雾防治。
  作者简介:王翠敏,大专学历,公主岭市苇子沟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根据《延边州全面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近期,全州农机部门切实加强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顿、落实责任制以及排查整顿的各项措施。同时州农机部门在6 ~ 8月期间,组成4个督导组对全州八个县(市)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督导检查各小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进行检查。采取听汇报,检查档案,
近一段时间以来,通榆县以“富民强村固基”工程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三个工程”,夯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实施人才开发工程,筑牢根基。严把党员发展关,重点在45岁以下表现突出的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注重从各类经济能人、大学生村官、复员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服务
近年来,靖宇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实施“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园区驱动、科技推动、市场牵动”等五大战略,推进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龙头带动战略 全县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14户,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42户,年加工农特产品8000吨,各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年实现加工业产值16.9亿元。  项目拉动战略 利用山区综合开发、扶贫、移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各种政策机遇,积极
今年,延边州高光效技术示范任务落实到敦化、和龙、珲春、龙井、汪清等5个示范县(市)、40个乡(镇)、202个村(屯),186家专业农场或农业合作社、2306个农户,示范落实总面积9万亩。此外安图、延吉、图们三个县(市)也安排了试验示范,落实面积1500亩。高光效与常规栽培模式测产情况对比。水稻高光效栽培模式比常规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明显,全州7万亩示范田平均增产11.4%;玉米高光效栽培模式比常规栽培
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支持优势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规模,在重点产区实行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加大新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手段必须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综合治理,科学防治。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症状;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3.0074  1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江西、浙江等南方省份水
8月15日上午,第十三届长春农博会开幕。国家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巴音朝鲁,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8镇2乡6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县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7万,是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