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农村中学初一学生如何解答应用题的教学。首先从学生进入初中的数学学习兴趣入手,应用类比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两种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列方程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其次是要熟悉各类数学关系式、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最后是通过列表等教学方法把问题条理化、简单化,文中就如何如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举例作出了说明。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
  课改实施至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学习、教学和实践中。作为数学老师,我觉得:课改中的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研究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经验。数学课程目标特别强调“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意识,这一点,在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解应用题一直是大多数同学在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新教材中的应用题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牵涉到了更多的生活实例,它往往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情境。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更接近生活,了解生活。但对于刚刚跨进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解应用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难点之一在于:(1)、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字母代替数的基本思路;(2)学生缺乏生活实践经验,不知如何从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对于初一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 应用类比的教学方法,明确方法,转变思想
  在起始教学中要通过算术方法(小学)和代数两种方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两种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都截然不同的方法。从列式看,算术方法是从已知量出发,弄清各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步考虑,列综算式,一环套一环,最后一环是“求得的数”而代数方法是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直截了当地用等式表示出来。从解法上看,算术解法不唯一,费思考;而代数方法就是解方程,解法单一。使学生通过两方面的对比认识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比算术方法更简捷明快,是方法的进化。
  使学生转变一种认识——把设出来的未知数作为实实在在的已知量去用。这是代数方法的实质。要把学生从小学算术方法的定势思维中解放出来,克服“不存在”、“不知道”的思想,不断强化学生“以假乱真”的思想。
  二、熟悉各个数学公式
  这一点是完成应用题的基础,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应马上反应出题目中相关量的基本关系。如:行程问题的:路程=时间×速度。工程问题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税率问题的:利息=本金×利率×期数。等等我觉得这些 都是在做应用题之前必须知道的,也是做题的基础。
  三、通过列表把题意条理化、直观化
  读题是做题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审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挖掘“等量关系”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因为找出了“等量关系”,列方程的问题可以说是基本解决了。但是如何找出等量关系呢?对于理解能力不高,思维条理性较差,习惯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加之许多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蔽、不易看出,学生更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会经常发现:“工效 时间=工作量”这些意义不相同数量不相等的“方程”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如何在众多的量中选出具有某一意义的量作为等量关系中的量?如何在变化的各量中选出具有相等关系的量作为等量关系中的等?作为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彻底弄懂题意上。可以利用列表把涉及到的各量条理化,直观化。使学生顺利的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表过程:1)、设出未知数,2)、按顺序填表,3)、找等量关系,4)、列方程解答。
  如:例1:甲乙两地相距17千米,客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4千米,货车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同时出发。求:两人相遇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步:设未知数(不难)。设两人相遇的时间为X小时。
  第二步:找等量关系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的题目,所以从题意可以得到:其中的路程17千米在相遇问题中不是单独客车或货车的行驶路程,而是两者的路程总和。即
  客车行的路程(4X) 货车行的路程(4.5X)=总路程(17千米)
  第三步:列方程解答:4X 4.5X=17
  例2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先由甲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
  第一步:设剩下的部分需要X小时完成。
  第二步:以工作量为其量,相等关系题目中告诉了完成工作。(总工作量为1)就有:甲的工作量 乙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第三步:1/20(4 X) 1/12X=1
  通过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对于初中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多次训练,会逐步的养成善于分析题意的习惯,能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把问题条理化,较轻松的达到其目的。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就为以后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解应用题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说上题中的相遇问题,就要了解到两者的路程和就是等于总路程。又比如说在计算顺流逆流问题的时候,同学可以从生活中骑车的过程中体会,当你顺风骑车的时候,很省力,速度也比较快,所以,这时的速度应该是骑车的速度加上风的速度。当你逆风行驶的时候,很费力,速度又慢,所以,这时的速度是骑车的速度减去风的速度。由同样的原理可以知道,轮船顺水的速度是船速加水速,逆水的速度是船速减水速。由此可见,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应用题,还要使学生学会多观察,多总结。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是一下子能培养的,只有多读,多练,多熟悉,才能减轻学生对于应用题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当学生经过锻炼后,能渐渐得达到自己熟练解题的程度时,自然而然,他对于应用题的兴趣就会提升。总之,对于应用题这个数学学习中的难关,我们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克服。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切忌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持之以恒是攻克一切难关的不二之法,对于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长期性艰巨性,我们还是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进而以期更好地完成课改对于初中阶段提出的打好数学基础,加强数学探究,培养数学思考,发展数学能力的要求。
其他文献
首届广博会在去年取得良好的开局之后,许多业内人士对它能否将盛况延续到今年颇有疑问,毕竟,去年的影视节目展是在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上海电视节因SARS原因而停办的情况下
伴随着小学课堂的改革,在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数学教学。数学,让小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中学习多种思维方
或许你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你走在大街小巷的书摊,还是在各种各样的大型图书馆和书店,你都会看到这样字样“几天突破作文”“一个朋让你成为写作天才”之类的话语,要写好作文,
期刊
1.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rn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势也为我国小学的语文拼音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首先会接触到拼音基础训练,可以说拼音对于一个孩子
【摘要】在继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之后,学生学法辅导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专家学者在学生学法辅导领域的研究和成果,分析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本人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加强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策略  引言  近年来,特别是新课标改革后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的研究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初中数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城镇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脉。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权益保障及住房等都需要强大资金支持,而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中面临严重的金融困境。本文在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困境的主要表现和其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金融机构能够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多金融支撑作用提供参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于阅读教学的
创新不是新鲜词,却是个永恒的话题。穿越时空,日新月异,它还是那颗永不坠落的星辰,释放着永不褪色的光茫。现如今,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
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十多年来,ICTC得到了广电总局领导及全国各地广电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使之发展成为我国有线电视业界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