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与实践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生教育”实践研究的意义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校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学生素质较好,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这就难免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基于此,学校通过增加有关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珍爱生命,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生教育”主要是指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生存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生存知识、技能和能力;生活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的“三生教育”具体实践
  我们经过一年来的研究、思考、实践,围绕学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构建以“三生教育”为统领的全新德育体系,确定了工作方针——“爱生命、知感恩、善生存、守规则、乐生活、重养成”。
  一、确立“三生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学校通过举办母亲节、教师节等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他人,并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尊敬师长、懂得感恩的心理意识。
  生存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规则教育、红十字应急救护活动等,让每个孩子掌握生存技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急救他人,关心社会和自然,懂得敬畏规则,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友好相处。
  生活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养成教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等,让每个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三生教育”主题活动
  1.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围绕生命教育,学校开展感恩、心理、励志、生态文明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生命教育,让每个孩子珍爱生命,尊敬师长,懂得感恩,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各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及各年级的时间情况,我们分年级开展如下活动——
  七年级:以“如何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家长学校亲子课堂、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徒步扫墓活动。
  八年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家长沙龙、感恩主题教育活动、14岁集体生日活动。
  九年级:毕业年级心理调适讲座、家长学校“家有考生”研讨会、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毕业典礼活动。
  2.开展生存教育活动
  围绕生存教育,学校开展法治、安全、规则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增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让每个孩子懂得敬畏规则,做到遵守校纪班规,学会与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
  结合各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及各年级的时间情况,我们分年级开展如下活动——
  七年级:军训、体能训练、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
  八年级: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组织篮球比赛、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活动。
  九年级:田径运动会,超越自我,挑战纪录;中招体育考试集训晨练,做遵规守纪的表率。
  3.开展生活教育活动
  围绕生活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勤劳守信、爱护环境、热心公益等良好的生活品质。努力让每个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身高雅的情趣和爱好,树立个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为创造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结合各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及时间情况,我们分年级开展如下活动——
  七年级:爱心捐物、学雷锋志愿服务、“迈好初中第一步”养成教育、劳技课程教育等活动。
  八年级:慈善日捐款、关爱自然志愿服务、青春期主题教育等活动。
  九年级:爱心捐书、养成教育、关爱他人志愿服务、“走向高中”主题教育等活动。
  实践探索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发展
  认識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孩子,注重面向全体,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并且以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学生,使学生悦纳自我、树立自信、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在“三生教育”的影响下,安全、快乐、健康、积极地学习,心理状态稳定,特长得到了发展。通过“三生教育”,学生基本学会3种以上家常菜的做法,掌握3种体育运动技能,会唱30首健康向上的校园歌曲,初中阶段读30本有积极影响的书籍,认识30个影响自己人生的教师。
  二、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教师育人能力,为建设德育师资队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此举不但帮助教师得以成长,还积累了提高教师能力的方法及宝贵经验。
  三、“三生教育”为孩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生教育”不仅为显现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潜能提供了展示天地,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四、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
  通过研究与实践,学校完善了“三生教育”体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了“三生教育”的育人功能,形成了“敬生命、懂感恩、会生存、守规则、爱生活、重养成”的德育工作方针,促进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为学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系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人为本的三生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KYZD-S57-001)
  (责 编 帕 拉)
其他文献
目前,在教育出版热潮中,班主任工作类图书是个出版热点。已出版的班主任工作类图书虽不像教辅资料那样铺天盖地,但书店里满架的书作也能让人感觉到气势逼人。这些书是“双刃剑”,有些书对班主任工作的发展、班主任日常实践水平的提升不无裨益,但也有些书会对班主任工作改革的健康发展和班主任日常实践水平的理性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警惕阅读中的危险    有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污染,那么,有没有文字污染?当前
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与2013年相比较,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内容比例)、题型、题量,以及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等几个方面都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备考最后阶段,怎样利用《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如何调整备考策略?考试中如何解题?应注意哪些环节?
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言谈举止干净利落,初见刘均鼎,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均鼎是内乡县第五小学的校长,在内乡县城,家长们总愿意把孩子送到五小。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心中的好奇促使记者几次约访,但都被他婉拒了。这次,他终于同意与记者见面,但时间被限定在1小时以内,因为他说待会儿还要主持召开一个教研会,不能耽误了工作。  1979年,19岁的刘均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内乡城镇一小。在近四十年的从教经
作为行走教坛2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一路走来,有旖旎的风光,有充实的收获,也有很多难解的困惑。这些困惑包括学生成长的烦恼、家长教育的无奈、教师发展的迷茫,也包括学校前进的瓶颈,都使我备感忧思。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有的收效甚微,有的操作性差,总是找不到规律性的东西。  2013年,正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林州蓬勃开展之际。责任使然,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展了以“读”为主旋律的语文课堂教
金水区未来小学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为避免学校在发展中出現同质化的现象,促进学校高起点发展,我们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了探索。  一、开展调查,凝聚各方智慧  围绕“未来三问”——未来为何、教育为何、学生为何,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小学的办学思想定位。  一是文献调查——主要是了解区域资源历史和现状,了解同行的地位,了解“未来学校”的特质。  二是决策层调查——针对学校定性、发展方向、名称、识别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十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于7月中旬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省立足省情,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并于9月16日至17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事关我省长远发展的问题进行又一次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将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有关规定,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科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考试。《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指出,我省在2018年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以后,除语文、数学、外语参加全国统考外,其余由学生根据报考的高校要求及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学科优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
在众多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学校中,能够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壁垒,同时为学生提供升学与就业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和实践的方向。  而确保普职融通高中顺利实现普教与职教双重功能的则是课程。对于课程建设,学校应坚守教育理想,以人为本,恪守教育规律,寻求能更好促进学生成长的现代课程体系。  学校要强调以培养“完整的人”或帮助学生“自我实现”为目标,课程设置要适合全体学生,与学生的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严重滞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为了弄清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的原因,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冷静的思考,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校园硬件设施不完备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中央和地方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
过渡是指行文中各意义单位之间的衔接。恰当的过渡方式既能使行文层次清晰,中心明确,又能使各意义单位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文气贯通,行文流畅。过渡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用过渡词进行过渡,用过渡句进行过渡,用过渡段进行过渡,而以后两种为主。  在行文时,在两部分内容之间用过渡句进行衔接是最常见的方式。  在《长江三日》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