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在早期慢性苯中毒机体损伤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大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苯中毒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探讨其早期判断慢性苯中毒对血液系统损害的价值,为临床监测慢性苯中毒机体损伤的发生及其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慢性苯中毒患者48例,依据《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 68-2013)》将其分为慢性轻度苯中毒组、慢性中度苯中毒组、慢性重度苯中毒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水平差异,并绘制工作者受试特征曲线分析其对慢性苯中毒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的慢性苯中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甲亢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接受丙硫氧嘧啶(PTU)治疗为PTU组,另51例接受甲硫咪唑(MMI)治疗为MMI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妊娠结局与母体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PTU组T
对德国的科研之都柏林,从资源禀赋、成绩与优势、科技创新政策、融通创新、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以政策和机制解读与实操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科研创新现状。柏林当前科技创新表现为强调合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政策倡导下的区域间科技创新协同,即在联合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下,与勃兰登堡州以产业集群共建的形式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协同效应,提升国际竞争力;(2)科研领域内的合作,即科研机构和科研设施主动构建或积极融入国际科研网络,提升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3)产学研合作,通过专门部门高效促进科研成果转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肠黏膜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五华县明鑫医院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术后3个月Chiu\s评分、GLQI量表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18.50±2.60)mg/L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联合新产程管理对低危产妇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低危产妇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低危产妇80例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采用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标准进行管理,研究组采用新产程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 间、分娩方式、会阴结局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均长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 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
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将中国科技特派员政策划分为逐步试点、示范推广、深入推进和全新发展4个阶段,研究发现:宏观和微观双动力及其相互作用是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构建由科技特派员、农户、产业化主体等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与农户增收之间因果关系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演化的最终目的;中国科技特派员制度已从专注技术推广的科技性政策演化为注重技术与市场有效对接的综合性制度安排,搭建科技特派员与产业化主体等资源融合的农业科技服务协同平台将成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8例急诊创伤死亡患者资料作为预后不良组,另选择同期400例抢救成功的急诊创伤患者资料为预后良好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至就诊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机械通气情况、抢救措施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刻凝血指标情况,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院后48 h
基于对国内绿色发展评价权威文献的追踪分析,采用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发文量的地区差异明显,华东和西北地区发文量多,但尚未能形成核心作者群,且学术研究与实际管理工作对接错位;研究多集中于宏观与中观层面、经济发展热点和生态环境独特地区,但评价范围多割裂“绿色”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综合集成方法,对社会公平、人类福祉、绿色消费关注极为薄弱,反映地区公平发展的代理指标相对不足。最后提出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的
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解决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等问题的重要抓手。首先从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内涵、特征和要素属性视角出发归纳八大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对科技部公布的15家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的技术布局进行对比;其次借助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厘清系统要素,构建包含生命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框架,运用系统耗散理论、熵值变化系数和适用分析等方法诠释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构建高效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17—2019年科技评价领域的期刊论文为对象,分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布及演化特征、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高质量科技成果评价、学科评估、绩效评价、多元化评价方法等,符合国家科技评价改革方向;领域宽泛但缺少统一的学术语言和共同的认知理念,给学术研究和评价实践带来挑战;对评价方法的探索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及针对“分类评价”“破四唯”等改革导向的分析已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半胱氨酸(Hcy)、S100B蛋白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是否伴有认知障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26分,30例]、轻度组(21分≤MoCA<26分,60例)及重度组(MoCA评分<21分,30例)。分析3组患者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情况,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HCY、S1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