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源流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现存文献,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见于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其后,历代医家在<引书>记述的基础上,对颞颌关节脱位一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等方面有所发挥.虽然<引书>中记载的复位手法较为简单,但作为骨科临床的基本操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其他文献
护士在医院出现的时间并不长。19世纪初,英国虽然设立了许多较大规模的医院,但还没有专门的护士,只是由仆役兼管一些护理工作。1836年德国有一位青年宗教人士开设了一所医院,并训练了一批年轻的姑娘专门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这就是最早的护士。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全国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于9月8日至10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文献学者80余人到会研讨.地域广、专业层次高、学科领导多,是此次参会代表的一大特点。
期刊
南丁格尔奖章是国际医学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奖,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红会)评选,1912年开始,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护理工作者.目前,全世界已有1274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奖,我国自1983年第29届首次参加南丁格尔奖章评选以来,已有43名护士获此殊荣[1],这是中国护理界的骄傲.43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绝大多数不仅在年资上是我们的先辈、师长,在和谐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对护理的敬业奉献和对人民的爱
期刊
整个民国时期,政府及西化派对中医的压制和排挤始终没有停息,中医教育事业受到了空前的摧残和损失.中医界为争取中医教育合法化问题,一面与之作长期斗争,一面不懈地维持中医教育的残局,兴办了一些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我们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创建70周年,我是十分欣慰的.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进步是一个必然.医史学会的诞生,是医史学在医学的综合发展中确立独立学科地位的标志.产生医史学会,在国外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相当于医史学会的学术组织于20世纪初即开始设立,这就是我国老一辈医史学家陈邦贤先生于1914年呼吁创建的"医史研究会".可惜当时
期刊
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危机病患最有效的方法,心脏电除颤是近几十年来有关心肺复苏中最大进步之一.研究发现,心脏电除颤带来的复苏成功率更胜于徒手心肺复苏、药物等,电除颤技术已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正是有了电击除颤的发展,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电除颤发展史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成功范例,是医生、生物与生理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作的结晶.今天,美国心脏病协会等国际组织认可了"早期除颤"作为标准治疗概念,除颤也成为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肿瘤专家余桂清同志于2005年12月7日病逝,享年84岁.余桂清,男,汉族,1921年9月15日出生,武汉市人,1947年6月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1955年,他响应党中央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号召,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并在辛勤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期刊
期刊
TIA的定义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1小时分界到1960-1970年确立的24小时分界. 在无影像学帮助区分TIA与脑卒中的时代,这样的定义仅起临床分类作用,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溶栓治疗的发展,TIA已经成为发现和处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时机.新定义重新以l小时分界并强调没有组织学损害证据,有助于尽早发现和处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定义的修订需要把医学科学发展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中华医学会的创立,是伍连德、颜福庆等一批爱国医生为实现医学救国救民理想而促成的壮举.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之初,先辈们就通过《中华医学杂志》创刊号明确地昭示了"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的办会宗旨[1].中华医学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文试对中华医学会20世纪践行"联络华洋医界"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对外交往的情况,作一概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