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做中文老师

来源 :现代健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3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目前在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的热潮,不少学校均开设了中文课程。刚从中国广西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正在一所大学读书,十九岁的我也受聘做起了中文老师,面对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众多学生,我认真地教起了他们“妈、麻、马、骂”……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坐在讲台上,煞有介事地连比划带说,“箬笠,means broad-rimmed bamboo hat;蓑衣,is a kind of rain cape made of straw……”
  窗外高大的枫树绿叶婆娑,早上的阳光像星星般洒进来,映亮我的学生们那一双双黑色的、深棕色的、蓝色的眼睛。他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这首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一边跟着我轻声念,一边作笔记。我喜欢在平常使用的教材之外,时不时地讲点诗词,说个故事,谈谈电影,尽量给枯燥的生字和语法教学增添一点活泼的趣味,帮助我的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更感性、更完整的认知。因此,他们很喜欢我这位小老师呢。
  三个学分的课,每周两堂课,每次从上午8点上到9点30。从家里到学校之间,直线的距离并不远,但由于这里是居住在新泽西的人们去纽约上班的必经之路,有课的那天,清早7点钟我必须坐车出门,混在首尾相接、滞重缓慢的车流当中,要花整整一个小时才能挪到学校。对于从小就娇生惯养的我,刚开始确实感觉很难适应,很累。
  但是当我每次走进教室,学生们带着笑的那一声招呼:“老师,早上好!”我就意识到,现在我已是他们的中文小老师了,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做好!
  
  一
  
  我的学生们背景各异,所学的专业也不同,Jade是其中的一位女生,也是最早注册选修中文课的学生之一。她长得娇小玲珑,一头黑发垂肩,笑起来颊上两个酒涡若隐若现。上课总坐在前排的位子上,幽黑清亮的眸子盯着我,觉得我讲的有趣,便微微一笑;若有所领会,便轻轻点头。
  Jade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叫“郭佩诗”。她明白自己名字的意思,第一次上课时写出来给我看,模样颇为自豪。她所认识的中文也不过就是这三个字而已,还不知道怎样发音。她的父母是来自越南的华裔,30多年前移民到美国,他们并不懂中文。佩诗的中文名字是花钱请唐人街里“有学问”的人给取的。佩诗在美国出生长大,从来没有去过越南,更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也完全没有直观的印象。但她对于自己是华裔这一点,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佩诗今年上大学四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不仅功课繁重,平时还要应付找工作的种种琐事,每天的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即便如此,她每次交上来的作业都还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看得出来是个用功的好学生。其他的老师也说她的各科成绩都很好,老师们希望她能够继续升学,到研究生院深造。
  渐渐地我们彼此熟悉了,下了课,佩诗时常留下来和我聊几句。她告诉我,她的父亲早逝,家里兄妹三人全靠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因此她毕业以后不想直接升学,必须先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佩诗又说,她精神上的压力实在很大,已经导致神经衰弱,现在学院的心理辅导老师每周定期和她约谈,帮助她自我调整。
  我问她,那你为什么还要选修这门课,给自己增加一份不必要的负担呢?
  她回答说,是因为半年前一次到纽约找工作的经历。当时那个职位的要求和她的学历经验都吻合,她很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面试。到第二次面试的时候,人家问她会不会中文,她摇摇头,说:“不会。”就这样失掉了那个薪资和福利条件都不错的工作机会。从此,佩诗意识到,在目前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华裔而不懂中文是一项严重的缺陷,所以一听到开设中文课的消息就立刻决定来修这门课。
  “而且,”她笑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两个酒涡一闪一闪地,“我的男朋友也是华裔,他会说英语、汉语和法语呢,我也应该多学一门语言哪!”
  
  二
  
  对这门课感觉最轻松的要数David,因为他出生在中国,5岁才和父母一起移民过来。他的中文名字也取得相当好,叫“伍谷丰”。他对简单的中文日常会话还有一些印象,可以说上几句,但读和写就完全无能为力了。
  伍谷丰明年也要毕业,学的是市场管理专业。他家里还有一些亲戚在国内,对于国内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比其他的学生更熟悉,更了解,他相信国内的机会更多更好,一心想要赶着“海归”的潮流,毕业之后回到中国发展。所以,他选修这门课是想加强自己的中文水平。开学之前,他告诉父母要学中文,结果被爹娘狠狠地臭骂一通,说,谁叫你小时候在中文学校里不肯好好学,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如今自己知道错了?!你要是真想学,就自己去把每个学分560美金的学费挣出来!
  他倒是自上大学起就在学院的书店打工,可是本来挣的钱全部用来零花的,如今一大半交了这门课的学费,伍谷丰提起来满心委屈:“他们从前逼着我学中文,现在我自己想学了,他们又不相信我!”
  不过他那一双典型的中国父母的这一着狠棋还真是奏效,他对这次学习中文的机会格外珍惜。在我布置下去的小短文作业里,他用自己所知的有限几个方块字写道:
  “今年学院第一年有的学汉语,我好开心。我的汉语不太好,我要学习汉语,我要我的汉语好。”
  我看了忍不住笑起来,告诉他:“亡羊补牢,犹为为晚”。
  
  三
  
  教数字读写那一堂课,我叫学生们用中文说他们自己的电话号码。有两个男生,Vincent和Simon,先后说出来的几个数字一模一样。我好奇之余,问他们道:“你们两个是一家人吗?”
  下面知情的学生都大笑起来:“他们根本是双胞胎呀!”
  怪不得!可是这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两兄弟长得并不是十分相像;而且,他们似乎也很少在一起活动,上课下课都是各走各的,在教室里的座位也相隔老远。两兄弟的性格都非常内向,大部分的时间很沉默,偶尔与我狭路相逢,也都是勉强匆忙地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赶紧跑开。因此我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他们的Last name是“Lee”,我原先猜测他们也是华裔。后来还是和Simon很要好的伍谷丰告诉我,李家是从泰国移民来的华裔,一直在新泽西北部开洗衣店为生,到Vincent和Simon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这两兄弟是名副其实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对于中文一丁点概念都没有。
  在一次短文作业里,Vincent写:“我活在大楼八四零。”Simon写:“我生于近学院,号码是八四零。”
  于是我知道他们都住在学院附近的学生宿舍大楼里,八四零是他们的房间号码。
  Vincent又写:“有工作做每天,卖书、本子、笔,是用为学院。”他是想说自己每天去附近的一家小文具店里打工,而文具店的主要生意对象是圣·彼得学院的学生。Simon也写:“这是我的第三年在学院,学院是很贵。”美国的大学学费昂贵,尤以私立大学为甚。他们的父母要同时负担两个孩子的学杂费用,经济上的压力肯定很大。
  有一天写完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我叫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东西大声念出来。Vincent说的是:“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和姐夫,还有一个弟弟。”轮到Simon了,内容大同小异:“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和(她的)先生,还有一个弟弟。”
  班上每个人听了都哈哈大笑,等不及地打趣他们:“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四
  
  我们班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大家都称他大“Mark”。
  之所以把他称为大“Mark”,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他的个子最“大”,起码有185厘米以上,每次和他说话都必须距离他远一点,否则脑袋仰得令脖子太难过;其二是因为他的年纪最“大”,总有四十出头了,两鬓已经斑白;其三,也是最重要、最关键、最直接的一点——因为他的级别最“大”:他是我的顶头上司,现代与古典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在这个教室以外的地方,人们称呼他:戴斯提芬神父。
  戴斯提芬神父是正宗的央格鲁·萨克逊血统,从大学时代开始学习和研究西班牙语言文化,在哈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即开始他在圣·彼得学院的教学生涯,到如今已经快二十年了。美国大学生对美国以外的国家了解不多,缺乏宏观的世界概念,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神父对此深为忧虑。他认为美国学生这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傲慢无知,终将削弱和降低未来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据企业界的统计资料显示,未来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与国际贸易相关,其中80%的贸易对象在亚洲,但美国大学生中学外语的人75%以上学的是西班牙语,与现实严重脱节。因此神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大力推动亚洲语言文化的教育。圣·彼得学院去年开设的日语课、马来语课和中文课,全都是他努力的结果。
  我随父母移民到美国之后,一边读大学一边勤工俭学。当初我来这里应聘中文老师之时,戴斯提芬神父正应邀在北京讲学。面试我,聘用我的,是当时代理系主任一职的另外一位教授。神父在北京呆了三个多月,回来以后北京带给他的巨大的文化冲击余波犹在,讨论起中国来他兴奋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说:“我爱你们的国家,中国人真是可爱!我一定还要回中国去!”
  他在北京期间学过一点中文,开学之前一见到我就问可不可以到我班里来继续学习。我自然是不能拒绝的,当下和他开玩笑道:“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其实当时我心里认为,他只不过是没有面试过我,对我不放心,要亲自称一称我到底有几斤几两。然而一堂课接一堂课地上下来,他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听讲,老老实实地完成作业,和普通的学生没什么两样,倒让我感觉自己先前对他学习动机的妄加揣测是道地的“小人之心”。
  戴斯提芬神父不消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颇有语言天赋。对于汉字的发音特点他掌握得很快,语法上的重点也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因此进步迅速。可他依然不满意,时不时懊恼地感慨:“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美丽的语言说得和你们一样顺畅流利啊?!”
  听课可以入神,讲课也是一样的。有时,讲台上下融合在一种很愉悦,很轻松的气氛里,另一个我跳出来在角落里审视自己:眉飞色舞,情绪亢奋,对于自己充当的角色,非常满意。所以那天当戴斯提芬神父找我去他的办公室,和我讨论续签下一学年合同的事,我马上就答应了。神父问我:“学生们和你似乎相处得特别好。比如说Joe,曾经当堂辱骂任课老师,是他们系里出名的问题学生,在你班上却不见他找麻烦。你有什么诀窍吗?”
  “不不,”我摇头,“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他们激烈辩论时的面红耳赤,疏忽出错时的懊恼惶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怡然自得,甚至考试测验中的投机取巧,都太像正在读大学的自己,所以面对他们的时候,忍不住要微笑,忍不住要多给他们一点爱心。
  出了系里的大楼,我越过那条宽阔的马路,走向停车场。冬日的寒风刺骨,我匆匆忙忙走着,听见背后有人吆喝,再往前走两步,呼喊的声音却更近了,变得清晰:
  “江老师!”
  我回转身,穿着黑色短袖衬衣的那个“问题学生”领头,几个学生一起从远处向这边跑来。见我回了头,他们便不再上前了,各自提着沉甸甸的书包,与我遥遥相对。
  “老师,学中文,是有意思!明年,教……还是不……教?”伍谷丰问。用的单词和句型,都是我们学过的。
  我微笑,点头,说不出话来。突然觉得风太大了,酸涩了我的眼睛。
  他们一下子笑起来,不约而同,一迭声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他们的声音,飘在风里,像敲击在琴键上一串串错落的音符,那样悦耳动听。我定一定神,端起老师的架子来教训他们,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你们要好好用功啊!争取考个好成绩啊!
  他们嬉笑,一起跑走了。我也转身继续走向停车场。其实教授中文的薪水真的并不高,但这些可爱的学生们令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是区区钟点费可以衡量。在那一间小小的教室里,我借着讲解、听写、领读,所要传授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妈、麻、马、骂”这么简单,而担负着更悠长、更深刻、更沉重的责任。
  过了新年,天若下起雪来,坐车来学校会更麻烦。不过这份工作我会永远做下去的,因为他们叫我:老师。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向他们传授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中国的现在与将来……
其他文献
我从来都是不屑于姐弟恋的。对于帅帅的谢霆锋,我虽然不能算作他的Fans,却也颇有几分好感,毕竟都二十五六岁的人了,早已过了小姑娘追星的年纪。可是,当有一天这种爱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早就失去了“理智”。    偶然相遇 无聊的开始    认识莫言很偶然。那是我出差,到北京,由于路途遥远,坐火车,加上工作上的事得小心应付,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累得像蔫了的茄子。我躺在列车的铺上,看了一会儿杂志,火车的
期刊
很多过来人都有这样的感触:恋爱谈得太久,让人觉得疲惫、厌倦,好像所有的激情都在婚前燃尽耗光,等到两人走进婚姻时,已无多少温度,只是觉得应该随其自然的给爱一个归宿,一个说法而已。于是,现在都市里有很多年轻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结婚方式——“闪婚”,让爱的热情在婚姻中如干柴碰到烈火,燃烧得更热烈更持久些。  谁都知道天长地久是一个美丽谎言,没有一段爱情可以维持长长远远的一生,过一辈子倒是
期刊
在婚姻的天平上,如果一端放置感情,一端放置时间,为确保感情的质量,人们通常会增加时间的筹码。然而眼下如流感般在都市蔓延的“闪婚”现象,却打破了这种传统式的平衡:一边是感情急剧上翘,一边是时间极度下压,婚姻的天平颤颤悠悠,当事人依然“大红灯笼高高挂”,真可谓“勇敢者的游戏”。  作为“勇敢者的游戏”,“闪婚族”必须要有大智慧:首先,要有“一眼窥其全貌”的功力,“日久见人心”是来不及了,三五招内就要彻
期刊
英国人托米·麦克休原本是一个建筑工人,实际上,他还是一个有前科的人:吸过毒,曾经因为暴力侵害他人而蹲过监狱。  三年前的一天,坐在马桶上的麦克休突然感到头痛难忍,不一会儿他就栽在了地板上。随后,麦克休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并紧急接受了手术治疗。谁都知道脑出血属于非常凶险的急症,然而麦克休不仅幸运地逃过了一劫,而且性格也彻底发生了改变,就连他的亲朋好友都难以置信。  本来,麦克休并没有什么“艺术细
期刊
现代社会,一切都飞速发展,恋爱婚姻也不例外,“闪婚族”的行情也似乎日渐看涨。从相识到结婚,时间跨度是越来越短,从理论上讲,这个过程1天就可以走完。  从前些年的电视《相约星期六》,到现在风靡全球的“八分钟约会”、“闪婚”,说明人们的婚恋观在变。有的人认为恋爱结婚也应提高效率,也有人认为这是儿戏。我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婚姻的幸福与否,不是用恋爱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有的会因为恋爱时间太长,双方
期刊
本期特别推荐:“闪婚”在时尚    记得,2004年末的时候,听到周围的许多同事、朋友说,今年是孤寡年,不适宜结婚。可是,“五一”我准备背着行囊出去游山玩水时,却收到了好几张“罚单”——结婚请柬。而在一个月之前,我并未听说我的这些曾经单身的朋友们和哪个异性在谈恋爱。看着我惊讶的表情,朋友们笑了——1分钟可以认识一个人,5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何况是一个月,更可以踏上“红地毯”了,这叫“闪婚”。  转
期刊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歌词,是部分“闪婚”者心态的最好注脚。爱,已成为缔结现代婚姻最大的理由,再加上这是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于是“闪婚”有了存在的土壤。  其实,“闪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古已有之。同时,“闪婚”也不单单是中国所独有,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戏剧作品中,才子佳人通常都是闪电式地从恋爱过渡到婚姻的殿堂。以《西厢记》为例,张生和崔莺莺
期刊
她从暴风骤雨的围城危机中一路走来,带着阳光走上清华大学讲坛,走进央视《面对面》,走进246个艾滋孩子的心中。  她,叫张颖,一个36岁的功成名就的创富女性,却为了200多个艾滋孤儿抛下千万产业。    围城起风波:“艾”心富姐被当人贩    在安徽阜阳,36岁的张颖是个赫赫有名的商人。1993年,她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回到阜阳,开办了第一家“李宁运动服”专卖店,年纯收入达两三百万。几年后她又做起了餐
期刊
PKU的全称叫做苯丙酮尿症,是一位叫福林的挪威医生,在对一个具有家族性遗传病的家族进行研究中发现的。患这个病的人群有一些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智力水平低下,身上有一种非常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尿液。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做父母的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聪明机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六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要给孩子及时补充大量的高蛋白物质,才利于小小大脑的发育。但往往,事
期刊
声音怪异是何因    [林森长相帅气,但似乎很怕羞,半天都不愿开口讲话。]    李林森:我都28岁了,可到现在为止,对象是谈一个吹一个,原因是我讲话声音尖细。别人说我像太监,说我娘娘腔,弄得我现在很自卑,在别人面前不敢开口说话。请问我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办法矫治?  万教授:有的男性在变声期甲状软骨发育较快,声带发育较慢,声带被拉紧、张力较大,声音振幅小、频率快,音调仍较高,说话像女性,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