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病虫害分阶段有效防治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播种至6叶期
  糯玉米播种后至6叶期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食叶性害虫甜菜夜蛾等为害。地下害虫咬断幼苗造成缺苗,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措施如下:
  1.清洁田块地头。前造糯玉米收获后和种植前要及时清除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一起集中烧毁,或深耕翻埋,减少病虫源。
  2.选用抗病品种。糯玉米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型抗病品种,要以抗甜玉米大小斑病为主,同时要兼抗甜玉米纹枯病和青枯病等病害。
  3.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处理对初侵染源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种子消毒可以预防大小斑病等病害。播种前用70%的代森猛锌或40%的拌种双10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70%的代森猛锌或50%的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2%~0.3%剂量拌种。
  4.防治地下害虫和甜菜夜蛾。播种前用50%的辛硫磷1千克对水少量,喷拌细土250~350千克,每亩用15~20千克施于播种沟(穴)内。也可在齐苗期用48%的乐斯本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苗期常有甜菜夜蛾为害,可用20%的米满1500~2000倍液喷雾。
  5.诱虫灯诱杀害虫。诱虫灯对螟蛾、夜蛾等害虫成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对分期播种的连片种植区害虫世代交替,灯光诱杀较果更为显著。将诱虫灯设置在村庄附近较开阔的地面(或甜玉米田间),开灯时间在成虫盛发期的每天晚8~12时,将大大降低虫口密度。
  二、7叶期至抽雄期
  甜玉米7叶期至抽雄期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其幼虫一旦钻入茎秆和雌穗为害,就会对产量造成较大损失。当发现个别植株心叶出现多个直径约1毫米的虫眼时,应马上进行全田防治。这段时间也是预防纹枯病和大、小叶斑病的最佳时期。
  1.积极推广保健栽培措施。
  ①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密度每亩为2800~3200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力促壮苗。
  ②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合理施肥如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明显提高糯玉米的抗病能力;注意排灌、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甜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③早期摘下部病叶,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2.心叶期防治玉米螟。心叶期(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亩用BT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成2000倍液浇灌心叶;也可亩用BT菌粉100~200克,按1:(6~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也可用每克70亿个左右活孢子的白僵菌粉400克左右,按1: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
  3.防治糯玉米大、小斑病。对于常年种植(连片)的田块,要做好药剂保护,防治宜早不宜迟。在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喷洒第一次药。尤其在高温、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雨天前后,要加紧喷药防治,否则容易造成病害大发生,可用10%的世高1000倍液,也可用25%的势克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共喷2~3次。
  4.防治甜玉米纹枯病。甜玉米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宜掌握在雄穗抽出前,一般在病株率达10%以上时,开始防治。可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的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药液要喷到雌穗以下的茎秆上,才有较高防治效果。
  三、散粉至采收期
  糯玉米散粉至采收期是保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发生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还是产量和品质损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有玉米螟、斜纹夜蛾、棉铃虫和蚜虫等害虫为害。斜纹夜蛾、棉铃虫幼虫在吐丝后开始为害果穗顶端,即花丝吐出处,严重影响商品外观。雨天频繁时,斜纹夜蛾为害加重,应在散粉期防治;对蚜虫可在其迁飞扩散前防治。
  1.重点防治玉米螟。糯玉米授粉末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亩用BT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成2000倍液浇灌花丝;也可在抽雄初期,隔株去雄1/2,切断玉米螟的食料,减少虫口密度,还可大大降低糯玉米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甜玉米的商品价值。
  2.继续关注糯玉米大、小斑病和纹枯病的发生。在病叶率或病株率在20%以上时要按以上所述方法防治。
  3.防治夜蛾类害虫。夜蛾类害虫有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常为害花丝,要在幼虫三龄以前防治,可用5%的抑太保1500~2000倍液喷雾。斜纹夜蛾、棉铃虫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可结合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4.防治蚜虫。蚜虫秋季较多发生,常为害雄穗,可亩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45千克喷雾。
  409103重庆石柱县万朝镇政府农服中心 刘学树
其他文献
1.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天敌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目前,适用于蔬菜上的生物农药有Bt乳剂、阿维虫清、农抗120、HD-1、农用链霉素等。如每亩用100~150克Bt乳剂,对水50千克喷雾,可有效地防治菜青虫、小菜蛾、黄守瓜等害虫。用2%的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可防治瓜类白粉病、叶斑病等。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
经济交往 立据为好  现在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需要立字据,打条子的事也就自然多了起来。立字据在法律上叫做合同。但是许多人缺乏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在经济往来中相信君子协定,由此产生出不少的麻烦。一般来说,书面形式是比较郑重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民事活动,有据可查,能够避免不少纠纷。因此,法人进行民事活动,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民间进行一些重要的民事活动,也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1 抹芽。一谈到抹芽,往往被理解为冬芽萌动长出嫩绿色幼芽时进行抹芽。葡萄冬芽和苹果、梨一样,花芽都是混合花芽。但是葡萄要长出4~5片叶后才能见到花序,所以葡萄抹芽要等待新梢长到能分辨出花序多少、大小时才能进行,一般优先选留双穗梢、大穗梢。如果过早抹芽,会抹掉结果新梢,留下不需要的发育枝,影响计划产量的实现。  葡萄萌芽后新梢长至4~5片叶时,新梢基部直径已经很粗,如果硬用手抹除,会使新梢基部结果母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所以“T98A”为母本,以“湘选恢109”为父本测交选育而成的一季中稻杂交稻新组合,在重庆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叶色淡绿,茎秆坚韧,抽穗整齐,熟期着色好,分蘖力中等。重庆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15.7万穗,结实率86.9%,千粒重27克。综合抗性好,穗瘟病综合评级5级,抗高温能力强,一般亩产650千克左右。该品种特别适宜山区和丘
近年来,甘肃省庄浪县实施“平凉红牛全覆盖”的发展定位,把肉牛产业确立为助农增收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努力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玉米 肉牛”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庄浪县年种植玉米23万亩以上,至少可产带穗秸秆115万吨,如能全部带穗青贮可养肉牛20多万头,经养牛转化可获纯收益6亿元。因此,抓好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全面推进“玉米 肉牛”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
一、催芽播种  1 种子消毒。播种前浸种催芽。先将种子用清水洗净,然后倒入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水凉,去掉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将余下的种子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放在30~35℃下催芽,种芽露尖即可播种。  2 苗地选择。选择地势高、水源近、排灌易、肥力高的地块做苗床。亩用250千克石灰消毒土壤。  3 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采用60%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大田
1.整地施肥。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千克,将基肥的1/2铺施地面,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按栽培行距开沟,把其余的有机肥,再加上磷酸二铵30~40千克混合施入沟内,充分与土拌匀,浇水填土起垄。采用(80~100)厘米×(40~50)厘米的大小行栽培,垄高15厘米,深15~20厘米,在畦中间最好也开灌水沟,畦面铺地膜,在高畦上形成膜下暗灌的形式。  2.定植。人参果定植时的适宜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应具备一个前提:栽培地土壤疏松肥沃,不宜连作;两个条件:建堆发酵,盖地膜畦土湿润;三个到位:每亩用菌种550—600袋,每袋0.5千克,培养料使用15—16立方米约7200千克,氮肥尿素使用量占培养料的0.7%。  1.竹荪的生活习性。竹荪为喜氮、好氧性真菌,喜阴湿环境,菌丝生长温度为5—32%,最适为23%;子实体形成温度为20—30%,最适为25%。竹荪的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要
在城市公园、广场、道路和小区的绿化中,利用园林植物不同的种植形式,体现空间的色彩变化,使空间环境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现将常用的几种配置形式介绍如下:  1.孤植。所谓孤植,即单株栽植,它是观赏树木自然式配置的一种方式。在园林绿地中常用这种方式配置于草坪、绿岛及小坡等处,作为重要的风景树种栽植。作为孤植的树种其栽植位置应醒目、突出,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观感;孤植树种体型要大,树势应雄伟,开
据许多农民反映,粮食生虫现象较严重,给粮食的长时间贮藏带来很大困难。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种粮专业户和多年从事粮食管理工作的同志,与他们探讨了上述问题,现归纳如下,供参考。  1.搞好环境卫生。搞好贮粮现场的环境卫生是贮粮防虫的一项重要措施。作法是保持粮仓、粮袋的干燥与清洁,仓外及放置粮袋附近不留杂草、垃圾、污水,堵塞一切孔洞、缝隙,经常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粮食害虫的生长、繁殖场所,消灭隐藏的害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