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能力的强弱,是增强文化辐射力的关键。因此,传媒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文化强省建设的成效。媒体不仅要为文化强省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自身也要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先行军的作用。
一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是全省宣传舆论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积极落实中央和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集中精力办好媒体、千方百计搞好经营、认认真真带好队伍”的总体思路,在传媒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2011年,全年被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次数、报刊发行总量、党报发行量、经营收入、实现利润、品牌价值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
一是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集团拥有十一报、三刊、两网站、两手机报,报刊平均期发总量达到187万余份,《燕赵都市报》发行量达到百万份,跻身全球日报发行量百强、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到16.82亿元。在打造党报、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报网互动、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全媒体建设,不断加快媒体转型升级。《河北日报》与河北新闻网实行报网一体化运行,在所有重大报道中实现了报网联动,传播力不断增强;《燕赵都市报》、燕赵都市网和《燕赵都市报手机报》实行“三媒一体”运作模式,品牌影响力不断延伸与提升,百万读者、百万网民、百万手机报用户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二是报业产业不断壮大,总体实力进一步提高。自2008年以来,报业遭遇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我们以转变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集团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市场调研分析,不断强化对经营工作的统筹谋划、动态监测和及时调度,经营工作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通过整合盘活资源、拓展多元经营、加强项目建设、开展资本运营等手段,集团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利润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强项目建设,报业大厦建成并已启用,冀东传媒产业园项目、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与数字印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也已经启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组建了河北报业传媒集团公司,完成了第一批11家单位改制,形成母子公司架构,初步构建起现代文化传媒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强化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机制,为集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
“十二五”期间是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我们要抢抓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增收节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总量、素质、结构、活力和质量;鼓励创新,积极探索报业发展的新赢利模式,进一步提升集团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实力,努力构建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传媒产业格局。
一是集中精力办好媒体,着力增强舆论引导力
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记“姓党”、“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保持与省委工作大局同步合拍,与广大基层和群众同频共振,不断增强舆论引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
继续做好贯彻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的报道。围绕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根据党代会报告的四大板块,刊发系列深度报道,助推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同时,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将各项重大主题报道继续引向深入。继续抓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贯彻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基层建设年”紧密结合,推动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及各项工作落实。
全力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报道,营造隆重热烈的舆论氛围。超前谋划十八大新闻宣传工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把握节奏、有序推进,逐步升温、掀起高潮。
二是千方百计搞好经营,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集团预算,并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加强市场研究与动态监测,及时捕捉商机和调整经营策略,围绕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服务与策划水平,不断扩大创收渠道,确保各项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主营以外业务收入的比重。
多措并举节约开支。进一步增强成本核算意识,从严控制采编、印刷、发行、广告等每个环节的成本支出。同时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堵塞漏洞,有效降低各种成本开支。
切实加强发行工作。进一步加大发行力度,调整发行策略,改进发行机制,在保证发行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把优化发行结构作为重点,提高集团报刊的有效覆盖率和影响力。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成立集团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管理。加快实施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与数字印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和冀东传媒产业园项目,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和推进工作,为集团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平台、拓展空间,使其成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支撑点、增长极。
三是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着力增强发展驱动力
河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内部分配制度、竞争择优的干部人事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内部改革。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方针及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稳妥有序地推进。成立华糖传媒公司上市运作机构,同时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及利润水平,完善治理结构,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编制科学的、严格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以及奖惩措施,构建科学化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的导向和机制。
四是转变报业发展方式,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力
在继续巩固《河北日报》引领地位的同时,积极构建燕赵都市报系,做强做大做优品牌方阵,进一步强化《燕赵都市报》在全省报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站在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加快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全媒体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网和《燕赵都市报手机报》的发展,加强网络与报纸的互动与融合,形成全天候、立体式的报网一体化运行新模式。同时进一步推进媒体整合营销,探寻适合于复合型媒体的全新赢利模式。
着力提升现代数字印刷产业水平,以集团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为契机,积极整合印刷资源,进一步提升设备技术档次和生产能力,实现印刷设备升级换代。
深度开发石家庄、唐山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市场,加大力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大房屋租赁、酒店开发等产业开发力度,以优质高效的多元化经营收入和产业开发的利润来回馈报业、反哺报业,推动报业做大做强。
作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社长
(责编/于亚博)
一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是全省宣传舆论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积极落实中央和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集中精力办好媒体、千方百计搞好经营、认认真真带好队伍”的总体思路,在传媒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2011年,全年被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次数、报刊发行总量、党报发行量、经营收入、实现利润、品牌价值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
一是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集团拥有十一报、三刊、两网站、两手机报,报刊平均期发总量达到187万余份,《燕赵都市报》发行量达到百万份,跻身全球日报发行量百强、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到16.82亿元。在打造党报、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报网互动、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全媒体建设,不断加快媒体转型升级。《河北日报》与河北新闻网实行报网一体化运行,在所有重大报道中实现了报网联动,传播力不断增强;《燕赵都市报》、燕赵都市网和《燕赵都市报手机报》实行“三媒一体”运作模式,品牌影响力不断延伸与提升,百万读者、百万网民、百万手机报用户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二是报业产业不断壮大,总体实力进一步提高。自2008年以来,报业遭遇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我们以转变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集团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市场调研分析,不断强化对经营工作的统筹谋划、动态监测和及时调度,经营工作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通过整合盘活资源、拓展多元经营、加强项目建设、开展资本运营等手段,集团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利润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强项目建设,报业大厦建成并已启用,冀东传媒产业园项目、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与数字印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也已经启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组建了河北报业传媒集团公司,完成了第一批11家单位改制,形成母子公司架构,初步构建起现代文化传媒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强化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机制,为集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
“十二五”期间是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我们要抢抓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增收节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总量、素质、结构、活力和质量;鼓励创新,积极探索报业发展的新赢利模式,进一步提升集团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实力,努力构建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传媒产业格局。
一是集中精力办好媒体,着力增强舆论引导力
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记“姓党”、“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保持与省委工作大局同步合拍,与广大基层和群众同频共振,不断增强舆论引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
继续做好贯彻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的报道。围绕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根据党代会报告的四大板块,刊发系列深度报道,助推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同时,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将各项重大主题报道继续引向深入。继续抓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贯彻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基层建设年”紧密结合,推动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及各项工作落实。
全力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报道,营造隆重热烈的舆论氛围。超前谋划十八大新闻宣传工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把握节奏、有序推进,逐步升温、掀起高潮。
二是千方百计搞好经营,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集团预算,并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加强市场研究与动态监测,及时捕捉商机和调整经营策略,围绕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服务与策划水平,不断扩大创收渠道,确保各项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主营以外业务收入的比重。
多措并举节约开支。进一步增强成本核算意识,从严控制采编、印刷、发行、广告等每个环节的成本支出。同时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堵塞漏洞,有效降低各种成本开支。
切实加强发行工作。进一步加大发行力度,调整发行策略,改进发行机制,在保证发行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把优化发行结构作为重点,提高集团报刊的有效覆盖率和影响力。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成立集团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管理。加快实施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与数字印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和冀东传媒产业园项目,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和推进工作,为集团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平台、拓展空间,使其成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支撑点、增长极。
三是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着力增强发展驱动力
河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内部分配制度、竞争择优的干部人事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内部改革。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方针及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稳妥有序地推进。成立华糖传媒公司上市运作机构,同时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及利润水平,完善治理结构,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编制科学的、严格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以及奖惩措施,构建科学化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的导向和机制。
四是转变报业发展方式,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力
在继续巩固《河北日报》引领地位的同时,积极构建燕赵都市报系,做强做大做优品牌方阵,进一步强化《燕赵都市报》在全省报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站在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加快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全媒体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网和《燕赵都市报手机报》的发展,加强网络与报纸的互动与融合,形成全天候、立体式的报网一体化运行新模式。同时进一步推进媒体整合营销,探寻适合于复合型媒体的全新赢利模式。
着力提升现代数字印刷产业水平,以集团印务中心整体搬迁为契机,积极整合印刷资源,进一步提升设备技术档次和生产能力,实现印刷设备升级换代。
深度开发石家庄、唐山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市场,加大力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大房屋租赁、酒店开发等产业开发力度,以优质高效的多元化经营收入和产业开发的利润来回馈报业、反哺报业,推动报业做大做强。
作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社长
(责编/于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