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动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各门学科都面临的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很多能力,但主要是培养以下三个能力,即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作图能力。
  【关键词】观察操作作图能力
  根据教材要求,初中动物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简单的动物解剖和生理实验,动物简图的绘制,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用肉眼或借助仪器观察标本或现象的能力。观察是
  实验课的重点,要使观察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明确本节实验课主要看什么?怎样看好?其次明确实验课的观察主要是对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现象的观察。在观察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如在动物实验中,其顺序大体是:(一)由活到死,即先观察活体,再观察死体;(二)由表及里,即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三)由上到下,即在观察内部时,先看覆盖在上面的部分,再看下面的部分,严格的观察顺序,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至于生理现象的观察,难度要稍大一些,可用启发式进行边提问边观察,以加深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的了解。如观察鲫鱼可提问,鲫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沉浮?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什么线?作用是什么?以加深学生对鳍、鳔和侧线的理解等。当然,观察还可用对比法进行,它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第三,除了实验课的观察而外,还可组织学生课外或野外观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培养和饲养小动物。要求学生必须写观察日记,作好观察记录,写出观察报告。
  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制作装片,解剖动物和各种理化技术能力。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只有规范的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首要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和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或未积极发挥,但我们从两方面去努力。一是尽力创造条件,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二是改革考试办法,把实验操作纳入考试内容,并在分数上占有一定比例,以给学生一定压力,对于在操作中不愿动手,喜欢旁观或有惧怕心理的学生,需要加以引导。其次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器具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操作,务求集中培训,分散检查,要让学生按正确方法多加练习,使之操作熟练。第三,教师要加强实验课堂中的个别或巡回的实验技能指导,如要求学生预习,并用提问方法了解对实验内容和具体操作的方法以及步骤地预习情况。教师可作演示实验,边讲边操作,以加深学生印象,对关键性的地方要提醒学生注意。
  三,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作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后,绘制生物图形的能力。作图是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忠实记录,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演示挂图和课本插图。演示时,教师可结合语言、文字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画图兴趣,认识作图的重要性,使学生乐于模仿,绘制。(二)交给学生作图的基本知识。首先,应指出生物挂图不同于美术图,它的特点在于用点和线来表示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制。首先是科学性,然后才是艺术性。其次是交给学生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作图要真实,图形比例要正确,大小要适中,点要圆实,线要流畅,讲究整洁、清晰,按要求注明结构等,对学生观察实验所得,尽可能要求参照挂图和教材插图作画,而又强调决不是原图照抄。(三)让学生多加练习。练习和训练是形成技能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技能的关键所在。学生在练习中,教师要多加指导,作业要及时批改,认真评讲,优秀作图可举办展览,供互相观摩、学习。(四)发挥黑板画的示范作用,教师画得一手好的粉笔画,不仅对学生可起示范作用,还对学生学习方法起到指导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操作、作图等基础能力,并对这些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有利于其它能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编《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2]沈复初《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其他文献
无论是从素质教育要求还是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学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而思维能力应是诸多能力的核心,它的提高则有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一条途径。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广阔性是要求学生思路要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
【摘要】初中生物是未来生物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学中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其学习内部潜力,点击他们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之成为祖国建设的新生力量。下面是自己在新课改下教师理念转变中的一些尝试与做法,现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新课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不断地发展的实验性学科,且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去培养生
建国初,全国共有市辖区349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辖区数量持续增长,市辖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责任。因此,其职能定位是否准确、优化转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评价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全面考查,以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物理学习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因此,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并重。复习除了要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作用外,主要还在于在老师的指导下疏理知识的脉络,形成相应的能力。在总复习过程中,我觉得应着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标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有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三种,它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尝试模型建构与探究性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模型建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新课
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指组织管理工作投入的劳动量与劳动效果之间的比率,是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持.影响其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源自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另一方面
期刊
【摘要】对与高中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最难学的学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主要有四点。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本文从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期盼引起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困惑对策  上学期我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作了一个学情调查,其中问卷调查表上有两项我作了一下统计:①高中课程中你感到最难学的是哪门学科,②它的难点是什么?下面是问卷的统计结果:  对于高中
期刊
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信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关于创造性的研究  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