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的远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的远程教学模式在血管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麻醉专业见习学生40名,根据不同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成传统教学组和远程教学组,每组20名.比较2组测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远程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成功率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教学组教学满意度为90.0%(18/20),高于传统教学组的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的远程教学模式可取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58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 2组干预前CF-PWV、SEVR、LAD、LVEDD、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干预后CF-P
目的 探讨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酰脂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湿热蕴结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肝纤维化、氧化应激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目的 探讨腰部六针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因腰痛就诊于西南大学医院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联合腰部六针法,对照组联合传统针灸法,比较2组治疗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VAS评分差值.结果 2组治疗时间、治疗后VAS评分及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部六针法可有效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情况,减少治疗次数,且具有治疗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无并发症等优点.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翼腭联合鼻丘割治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确诊为AR且有手术适应证患者78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症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1/78).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干眼症状,1例患者术后出现流泪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吸烟史、有无鼻息肉、是否随访为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
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常伴多系统(精神心理、神经、运动、消化等)症状表现,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该文综述了ASD流行病学趋势、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旨在为后续该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提供探讨方向.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昏迷时
目的 探讨基于病理报告的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术后诊断期患者的干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肿瘤科就诊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对乳腺癌诊断的接受度,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对乳腺癌诊断的接受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乳腺癌诊断的接受度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法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GD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比较2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以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AI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Barthel指数(BI)和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NSE、MBP水平及GMFM88、AIMS、PSQI、BI、S-S评分
目的 探讨穴位埋针联合手指点穴改善脑卒中患者头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急诊病房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观察C组,每组40例.比较3组头晕持续时间、头晕发生频率、治疗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总满意度、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头晕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针联合手指点穴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头晕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实习是检验医学本科生职业生涯的开始,对其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有巨大帮助作用.近年来,分子诊断学发展迅速,各种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而检验医学本科生的分子诊断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且分子诊断实习时间较短,导致教学效果差.该文根据科室的经验,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法引入检验医学本科生分子诊断实习教学中.首先精心设计不同难度PBL案例,然后通过案例背景知识点的提前预热及PBL案例的分组讨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验室操作PBL案例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最后鼓励学生结合实习经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