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微针及AFM的单细胞精准激励与力学特性同步测量

来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细胞力学特性与细胞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及机体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研究细胞力学特性对于揭示生命活动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单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它不仅可以在溶液环境下对单个活细胞的形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还能够对细胞力学特性进行定量测量.基于AFM的单细胞力学特性研究在过去数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细胞生理病理行为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然而,由于AFM探针自身难以进行药物递送,目前在超微量药物刺激下的AFM细胞力学特性实时探测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将微针与AFM结合,发展了可对单细胞进行精准药物激励及力学特性同步测量的方法.方法 基于三维操纵仪、微量注射泵、医用注射器、聚四氟管和玻璃微针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上搭建了基于微针的单细胞显微注射系统,并利用拉针仪对毛细玻璃管拉制得到玻璃微针.选取NIH 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HEK 293(人胚胎肾细胞)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3种细胞进行实验.在光学显微镜导引下利用微针将染色剂/药物分子注射到单个细胞,随后控制AFM探针移动到被注射的细胞表面获取力曲线.利用Hertz-Sneddon模型对力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细胞杨氏模量.结果 首先分析了微针针尖孔径尺寸对细胞注射的影响,针尖尺寸较大(针尖外径大于1 μm)时容易对细胞造成明显机械损伤.随后在光学显微镜导引下利用微针将蓝色墨水/PI染液注射到单个细胞并对目标细胞进行连续光学成像,结果显示墨水/PI染液被成功注射至目标细胞.最后将微针和AFM结合对超微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刺激下单个细胞杨氏模量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化疗药物刺激后会导致细胞力学特性改变.结论 结合微针和AFM可对单个细胞施加精准化学刺激并对化学刺激后的细胞力学特性进行同步测量,为超微量药物作用下的单细胞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元代思州田氏土司地区,在多元一体王朝国家的治理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对发现于贵州德江和石阡的两件元代思州土司铭刻内容作了细致的考证,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着力探讨了其隐含的元代末期思州田氏土司走向分裂的历史细节.田氏的分裂固然是田氏家族内部两大房族发展不平衡所致,但从根本上讲,则是深刻地受制于元明之际王朝国家转变的大环境.田氏土司二房田茂安的政治分裂活动不利于家族的整体利益,但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央王朝对思州地区的统一,进而增强了对西南地区统一的基础.田氏的分裂是作为过渡地带的思州地区逐渐融入国
社会生活复杂性导致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子女关系与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可能存在偏差,《民法典》第1073条确立了亲子关系异议制度.当前,亲子关系异议制度存在着如何认定“父”“母”“子女”的范畴、如何理解提起异议之诉时的“正当理由”、如何解决亲子关系否认或确认后产生的抚养费和精神损害赔偿、成年子女仅能提起确认之诉是否合理、否定未成年子女请求权人资格是否合理等突出问题.考虑到平衡血缘真实与身份关系稳定的需要,应当通过适度扩展提起亲子关系异议的主体范围、赋予成年子女否认亲子关系存在的权利、请求权设置消失时效限制
蛋白质是细胞各类代谢和调控等生命功能的执行者,也是致病因子、药物等对机体作用的重要靶分子.研究蛋白质表达是理解生命现象、疾病进程和药物作用的基础.临床上常规检测方法需要大型仪器支持,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即时检测(POCT,也称现场检测、床旁检测)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POCT可以改善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建立一种积极的医疗模式.除诊断、治疗疾病外,对从事应急工作的人员来说,POCT在现场和远程检测方面都有优势,因此研发既准确灵敏又简便快捷的蛋白质即时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端粒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正常的端粒长度与结构对于细胞基因组稳定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端粒DNA序列的高度重复性使其容易形成一些特殊的二级结构,相比染色体其他位置更难复制.结合在端粒上的Shelterin蛋白复合体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组成,该复合体可以通过抑制端粒处异常DNA损伤修复途径的激活维持端粒的稳定.此外,近几年的研究显示,Shelterin蛋白复合体还具有调控功能异常端粒的DNA修复途径选择,参与端粒的复制功能.因此,本文就最近发现的Shelterin蛋白复合体成员调控的端粒处DNA修复及参与的
西汉后期至新莽一世,儒学学术随社会发展与现实政治所需而变.王莽执政之后,其儒学政治赢得了多数儒家知识分子的支持,代汉立新以后,他依照儒经推进改制:一则建构儒经所述之理想世界;二则解决西汉后期以来现实政治之迫切所需.至新朝后期,困境频现,王莽及新朝儒生的高层遂援道家、神仙方术以救急,新朝儒学转型即体现为“崇儒用道”的变化,此时之“道”则呈现出与方术杂糅的状态,是原始道教的先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其一,述及汉家文化传统对王莽思想体系的影响;其二,考证新朝习老学、神仙方术者,探索此一传统对儒生群体的影响;其三,
高等教育是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人体解剖与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特点,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优化,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应用解剖生理学知识与医学、药学、生活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及应用科研服务社会的创新意识,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奠定基础,实现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一体化.
目的 蚓激酶同工酶(LKIs)作为肠溶胶囊的有效成分,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LKIs在其他危重疾病中的研究时有报道.本文关注LKIs在乙型肝炎方面的作用.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分别与不同浓度LKIs孵育,观察这些蛋白质的降解和估计肽链的切割位点.HepG2.2.15细胞与LKIs孵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LKIs灌胃Balb/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抑或影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老人心理健康.利用2017年陕西关中农村老人福祉调查数据,分析了代际关系在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农村老人抑郁中的渠道作用.研究发现,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村老人抑郁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特色农业的初步发展对农村老人抑郁没有显著影响,特色农业的成熟发展可以显著降低农村老人的抑郁水平;特色农业成熟发展可以有效增进代际团结、减少代际冲突,从而改善代际关系;代际关系中联系频率、看法一致性、情感亲密度、家务支持频率和冲突频率在特色农业成熟发展对农村老人抑郁的影响中共同起着渠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所推动下的社会大生产彻底扭转了人们的时空感知.在非理性的社会比较之下,人们为了追求更高层级的消费体验,不得不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获得经济回报的工作上,实际能够用于精力恢复和精神愉悦的消费活动时间反而减少.消费体验的不满足感和过多工作的压迫感构成双重的抑制力量困扰着人们的心灵世界.特定的世俗压力强化了道德维度上的幸福比较式批判观念,制造出曲解幸福的舆论导向,偏颇裁断幸福欠缺个体的生活价值和道德水准.持久幸福的动力并不存在于外界所设立的表象当中,表象所营造的热闹繁华只能引导人们追求暂时虚空的幸福
本文以国外SSCI数据库和国内CSSCI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为主,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绘制国内外乡村振兴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对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的热点演进、发展趋势及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研究都经历了“起步期-蓬勃期-稳定期”三个阶段,主题主要聚焦于“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实践路径及其综合评价”三个方面,不同之处在于国外乡村振兴的研究普遍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实践路径既包括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包括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失败教训;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对国外理论进行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