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流中感悟艺术本质

来源 :中国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我离开上海京剧院,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任教。工作性质的转变也引发了我艺术观点的转变:从原来单一的纯戏曲模式调整为较开阔的,涉猎相对广泛的广角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多次出访海外进行文化交流,观摩各类艺术节,更使我在反观京剧时多了一种源于渴望突破而最终回归保守的辩证思维。这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看洋人搬演中国名著《西游记》和我自己导、表演的《朱丽小姐》及一版英国人演的《Miss Julie》了。201 2年6月下旬,上海戏曲学院师生一行15人应邀 Five years ago I left Shanghai Peking Opera Theater and transferred to Shanghai Opera Academy to tea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ure of work has also led to a change in my view of art: from a purely pure traditional opera mode to a more liberal wide-angle mode. In particular, in recent years, many overseas visits to cultural exchanges and observance of various festivals have given me a more dialectical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ing for breakthroughs and eventually return to the conservative. Among these, I feel the deepest than watching foreigners play the Chinese famous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I guide, “Miss Julie” and a British version of “Miss Julie.” In late June of next year, 15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Shanghai Opera Institute were invited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的一种教学形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支撑高校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但
随着中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培养,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中职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有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实施的每个环节都要充分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针对高职Protel教学中,学生学习不带劲,教师偏重于课件播放、操作演示,师生互动不足的现象,我从课堂举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学习过程受情境的极大影响,因此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实施情境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Construct
高校学生社团是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锻炼的第二课堂。本文以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社团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当前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谱写的五幕歌剧。歌剧反映着作曲家所处的世纪转折期社会文化及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本文从歌剧人物性格、心理角度出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中职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懂得职业道德,熟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只有这样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一书,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对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功能。它以能力培养为宗旨,贴近社会、职业、学生,为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现代需求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必要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学好《职业道德与法律》对中职生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农村已成立数字院线310条,本月新增一条,为为惠州市惠影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其中有173条院线订购了1699部影片。步入11月,北方大部分室外
时隔35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第四次将哥尔多尼的喜剧《一仆二主》复排上演。新版《一仆二主》在敬畏经典的同时又注入新的“灵气”。敬畏中创新《一仆二主》是意大利作家哥尔
由朱文旭、杨正勇、肖雪、朱秀英合著的《彝语支民族语言文化概述》(系四川省人文科学重点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一书,于2012年12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